|
发表于 2009-2-3 10:54:09
|
|阅读模式
大连专家研究建议渤海跨海通道"南桥北隧"方案 |
| | 《旅顺到蓬莱架桥还是建隧道》后续报道
2008年4月,来自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中远物流的吕靖、李晶、刘子建、李娜、赵焕波、靳志宏等大连专家,开始投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专家们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中国与韩、朝、日间海上交通的影响分析”方面。
大连专家看好“南桥北隧”方案
桥隧结合建成海峡西通道
渤海海峡是指辽东半岛的南端老铁山角与胶东半岛蓬莱登州头之间的峡湾海域。海峡两端最短距离约57海里,合106公里,平均水深25米。它位于环渤海地区C型环岛的缺口处,是东北亚地区的中心部位,东临朝鲜半岛,隔海与日本列岛相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将使环渤海由原来的“C”型环绕运输变为“I”型直达运输,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研究课题组通过对“轮船运输”、“火车轮渡”、“海底隧道”、“海面高架桥”、“南桥北隧(桥隧结合)”、“伏贴式隧道和隧道桥”等多种方案的利弊优劣进行综合比较后认为,在渤海海峡可分别于近期和中长期开辟两条跨海通道:一是在烟台和大连之间以火车轮渡的形式建成海峡东通道,二是于中长期采用伏贴式隧道和隧道桥方案修建大流量的渤海海峡西通道。 吕靖、李晶、刘子建等专家撰文主张在蓬莱—长岛—旅顺之间,以“南桥北隧”即桥隧结合的形式建成海峡西通道。
研究认为,桥隧方案将海面高架桥梁与海底隧道结合起来,是一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选择。海面高架桥是利用现代架桥技术衔接海峡间运输的一种跨海交通工程。它除了具备了海底隧道的一些主要优点之外,还具有通过能力强、综合利用价值大、工程安全系数高等优点。目前国外的跨海大桥一般都采用双层体,上层为4~6车道公路桥,下层为双轨火车道,这样就比海底隧道的运输能力又有成倍增加,并且运输方式更加机动灵活,可以同时铺设管道、电缆等。特别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能够有力的带动旅游业及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具有行车通气性好,后期检查保养费用较低的优点。
从渤海海峡的实际情况看,自蓬莱登州角向北65公里北隍城岛之间,有众多岛礁可以利用为大桥桥基;渤海海峡平均水深仅25米,南部诸岛等深线大都在10米以内,造桥难度比世界其它海峡小得多;海底均为岩基地质,地质条件较好;海峡两岸建材资源丰富,可就近搬运利用。而自北隍城岛向北42公里的老铁山水道,无任何岛屿,如果跨越这段距离,必须要建人工岛作为桥基。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忠振教授进一步认为,之所以选择“南桥北隧”方案,主要是考虑到“跨海通道”北端的大连海域交通运输极为繁忙,许多大型船只频繁通过,如果跨海建桥,桥身太低了不行,桥身过高,又使设计复杂,工程难度加大,提高工程总造价;而“跨海通道”南端的烟台蓬莱至长岛海域,分布有众多岛屿,是天然桥基,可实行“南桥北隧”混合方案。专家建议,在海峡南部约65公里的距离,利用岛礁建桥;海峡北部约42公里的距离,实施海底隧道工程。
烟大铁路轮渡的进一步“升级”
“南桥北隧”优点是直达、便捷、快速、通过量大、长期效益显著轮船运输是眼下渤海海峡的主要运输方式。调查显示,其不足之处在于,运输周期长。以从大连到烟台为例,海峡之间轮船航行时间约为6~8小时,装卸物资时间平均约需20小时,一个运输周期最短为40小时。如果再加上火车装卸间断时间约两天和压港压船耽误10天左右时间,要完成一个运输周期,没有15天时间是不行的,大量时间被浪费在装装卸卸和排队等船上。另外,装卸损耗大,运输费用高。这还不包括因耽误时间而产生的利息支出。
烟大铁路轮渡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轮船运输的不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火车轮渡仍然没有摆脱水运的特点。它仍然要受轮船航速和装卸时间的限制。
“南桥北隧”就运输而言,其最大优点是直达、便捷、快速、通过量大、长期效益显著。在运输过程中,无须中途装卸,运行速度大大快于火车轮渡,通过量成倍增加,且一次性投资、百世享用。
如果在渤海海峡之间的最短距离——蓬莱至旅顺间打通海底通道(及海上通道),汽车通过海峡的时间只需一小时,仅及轮渡所需时间的十分之一;若按国际通行的隧道电气化通过方式(每小时160公里),通过海峡时间只需40分钟;若按每昼夜双向通过火车100对计算,每年最大货运通过能力可达到8000万吨以上,客运通过能力可达到3000万人次。
与华东、华南运距缩短数百公里
大连市与烟台市的铁路运距可缩短1815公里,呈现“强I型”
跨海通道建设将增强东北和山东半岛的直接联系。东北区和山东半岛的联系主要存在两条路径,一条是通过京津冀地区的铁路公路进入山东半岛地区,呈现C型。路途遥远,几经周折。另一条是通过大连到山东半岛的水上运输,呈现I型。但水上运输速度慢,适装货物少,且有时需要倒装,作业繁琐。跨海通道的建成,加强了东北地区到山东半岛的交通联系。使得大连市与烟台市的铁路运距可缩短1815公里,呈现“强I型”。通过跨海通道,东北货物可以迅速直接地到达山东半岛地区。而山东半岛又和苏北,长三角地区的交通网联系,故而使东北地区资源可以快捷方便的进入国内相对发达的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跨海通道的建成,东北地区与华东、华南各大中城市的运距可缩短500~800公里,使得生产要素及时迅速地到达需要的地方,比原来的C型路线及I型路线,节省了时间和物流成本。
大连在东北的地位将得到强化
渤海跨海通道的建成,将东北地区和山东半岛地区直接相连
渤海跨海通道的建成,将东北地区和山东半岛地区直接相连。大部分经横向通道汇入西边道的由东北区进入华北区中转,进而走向全国各地的货物,在渤海跨海通道建成后,会考虑直接经由哈大线或东边道进入山东地区中转。这样,在东北地区综合物流网络中,加强了哈大线和东边道的作用,随之会带来物流网络小通道的改变。渤海跨海通道的建成,将进一步调整东北区的物流网络结构。
吕靖、李晶、刘子建等专家一致认为,大连处在哈大线、东边道的东北地区最终节点位置,又是渤海跨海通道建设的一个终点。故而,渤海跨海通道的建成,必然使得大连城市在各方面得到提升,进一步加强其在东北区的城市中心地位。同时势必直接、间接地影响到东北地区的经济,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扩大内外交流,走向开放型经济道路起到巨大作用。记者 张晓昭
|
|
|
[ 本帖最后由 hzhangxt 于 2009-2-3 11:3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