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站大升级:记者探访——火车站将变成啥模样(图)
改建后的站台效果图
现在的站台
昨日,太原火车站改扩建工程进入先期施工阶段。通过此次改扩建,太原经济会得到发展的契机。拥有33年历史的火车站现有设施的情况如何?改扩建后会新增哪些设施?这些设施将带给旅客什么便利?带着这些问题,6月14日、15日,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出站地道增设4部扶梯
现状:
6月14日,记者在值班站长范娟的带领下,走进地下进出站通道内,一进通道立刻感受到阵阵凉意。范娟告诉记者,因地道下面通风、排水设施不好,加上长年积水无法排除,而且地道顶棚还有漏水现象,所以才造成墙壁渗水、地道内非常凉爽的现象。
在2、3、4站台的楼梯处,原有的垂直电梯因年久失修已老化,门前的积水足足有10厘米。“这些电梯是给有特殊需要的残疾人使用的,但年久失修,使用率越来越低。”范娟说,一直以来,工作人员会站在地下通道两侧疏导客流,遇到有些残疾人需要特殊帮助,她们会把残疾人背下去。
改造措施:
在出站地道增设4部扶梯,在通往2、3、4站台处的楼梯处安装垂直电梯,以解决特殊旅客负重上下梯的不便。对地道墙面、地面、顶棚进行重新装修,用防水材质进行屋面顶层铺建,来防止漏水。
■增加两个出站检票口
现状:
6月15日下午,在太原火车站出站集散厅内,相距不到十分钟时间,先后有两趟列车到达太原火车站。记者在现场看到,旅客们进入出站地道后,2分钟内到达出站集散厅,由于检票口只有两个,旅客出站速度很慢,所有旅客都拥挤在集散厅出口附近。记者粗略计算,两趟车下来的乘客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才可全部出站。“集散厅面积小,而且我们检票需要认真核对,加上检票口只有两个,所以旅客出站速度快不起来。”一位检票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检票口少和集散厅容纳人数少都是出站流动速度慢的主要原因。
改造措施:
此次改建,将把原有的出站集散厅拆除,并拆除附近的餐厅,将集散厅的面积扩大。增加两个出站检票口,并在原有出站检票口的基础上加宽至20米。
■站台地面与车厢地面一样高
现状:
凡坐过火车的市民都知道,上车时需要迈上列车的三级悬梯。而且由于列车车厢与台阶的缝隙很大,存在安全隐患。据火车站工作人员讲,曾发生过拥挤将人挤入铁道内的情况。老幼等特殊旅客上下车,也极不方便。
改造措施:
站台地面整体加高1.25米,与列车车厢地面高度一致,这样旅客上车时只需抬脚一迈,就能进入车厢。站台经加高处理后,当火车停在站台,旅客能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上车。特别是老幼残等特殊旅客也能顺利上车。
■站台处建公用设施
现状:
“我们站岗时很少喝水,因为上厕所要走很远的路。”太原火车站4站台的站台客运员魏爱琴说,在火车趟次多的时候,岗位又不能缺人,这期间只好憋着不去厕所,后来索性上班时尽量不喝水。
站台上的风很大,当天下着大雨,记者站了不到十分钟,已经冷得打哆嗦。魏爱琴却只穿着一件短袖,“我们比较耐冻。”魏爱琴笑着说。据记者了解,站台上没有值班员公共房屋,没有火车时,她们会到地道口附近躲避冷风。
改造措施:
出站口附近将新建厕所、配线间、检票及补票等房屋。
■候车室将分普通和客专两类
现状:
14日下午15时,在太原火车站第二候车室。在坐椅中间的过道里,部分乘客横躺在坐椅上,有的还将大件的行李也放在坐椅上,而且不时有乘客踏上坐椅翻越而过。
一位值班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目前的坐椅都是拿螺丝固定,踩踏会使螺丝松动脱落,一旦螺丝掉了,椅子也就不能坐了。
在候车室尽头的检票口,有十多年检票经验的范师傅告诉记者,检票人员不仅要在短短两秒钟的时间里检票,还要辨认票的真假,车次信息是否与所乘列车相符。“有时候一趟列车检下来,握剪子的手都发麻。”
改造措施:
候车室改造,将随站台封闭逐个封闭施工。主要工作量为空调系统安装、消防系统安装等。为防止乘客在坐椅上横躺等行为的发生,候车室坐椅将加扶手。
西侧两个候车厅改造为普通候车室,东侧两个候车厅改造为客专候车室。四个候车室进行功能改造和装修,设自动检票机。高架通往站台的台阶拆除重做,增设4部滚梯。
■新建无站台柱风雨棚
现状:
“雨雪天气,我们经常是一手拿纸板,一手拿炉灰。”范娟回忆说,下雪后,站台靠近铁道的部位积满了雪,冻后很滑,容易发生事故。为此,工作人员会将纸板和炉灰铺在站台的边沿,以保障旅客上下车的安全。
改造措施:
站台上的混凝土雨棚全部拆除,新建钢筑结构的无站台柱风雨棚,将整个站台与铁道包在了一起。
■售票厅增至两个
现状:
14日上午,在太原火车站售票厅,15个开放的售票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队,个别窗口的队伍七扭八歪都排到了售票厅门口。“很少有不排队就能买到票的时候,每次来了人都很多。”正在排队买票的马小姐表示,由于工作原因她经常会乘火车出差,每次最让她头疼的就是排队买票。“由于人流密集,大厅里的空气很不好。”售票厅门口值勤民警告诉记者,由于售票窗口有限,每天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排队情景。
改造措施:
此次太原火车站改造,不仅要对现有售票厅进行增设夹层、进款间等改造,还将增加售票二厅。既有软席候车室,将改为售票二厅,与现在的售票大厅相邻。在售票二厅南侧将增加团购、机动、电订口售票,与其他窗口分开。
改造后,售票窗口将增至35个,大大缓解排队买票的压力,售票一厅(原售票厅)内将设自动售票机28台。
■设母婴、团体及残障候车室
现状:
15日上午,位于火车站进站口集散厅的“全国劳模史改梅助困室”,不足10平方米,是全站惟一的残障候车室。由于空间狭小,这里只摆有9张椅子。仅有的四张婴儿床上都躺着宝宝,由于哺乳室地方有限,顾不得羞涩,几位妈妈在母婴候车室墙边的靠椅上,开始给孩子喂奶。“我们这儿的使用率是很高的,遇到节假日,这里面全都是人。”值班人员告诉记者,现有的母婴候车室设施很难应对旅客需求。“目前,太原火车站还没有团体候车室,遇到旅游团队只能是在相应的候车室内,靠墙站成一排优先剪票上站台。”在候车大厅,范娟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团体候车室,她们只能这样做。
改造措施:
将现有的收费休息厅,改造为母婴、团体及残障候车室,并增加相应设施。
采写:本报记者 要维维 见习记者 李飞飞 摄影:本报记者 刘江
太原火车站历史存档
1896年7月8日
清朝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太原至正定铁路
1904年5月
正太铁路动工修建
1907年10月
正太铁路建成通车,太原火车站(首义门外)迎客
1975年6月1日
新太原火车站建成运营
1993年1月1日
太原站晋升为特等客运站
1993年4月8日
太原站高架楼开工奠基
1994年7月8日
太原站高架楼举行落成典礼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