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第三勘测设计院
改建铁路南同蒲铁路榆次至侯马北段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一.项目概况
1.建设性质
既有铁路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
2.建设内容及规模
南同蒲铁路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本次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北起榆次西站,南至侯马北站,正线全长 301.8km ,共有32个车站,其中侯马北为编组站,侯月铁路从侯马北站接轨。介西线从介休站接轨,至阳泉曲站止,正线全长 53.13km(含车站相关联路线)。另外,新建义棠-万安联络线和高显-曲沃联络线。
3.工期
南同蒲铁路榆次至侯马北段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总工期安排为1.5年,计划于2007年3季度开工,2008年年底建成通车。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及防护措施
1.生态环境
(1)生态环境影响
全线路基土石方674.41× 104m3;新征用地1514.0亩,其中大部分为城镇建设用地及场地,其余为旱地和荒地;施工工程将临时征用土地,主要是取土场、汽车运输便道、砼预制场等施工占地。
大量的工程取土临时占用了部分耕地,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地的农业生产,另外取土作业会对原生地表的土层结构产生扰动或破坏,可能会造成局部水土流失。
路基、桥梁施工时,设备、材料及土石方运输,砼预制场等施工场所,施工作业时产生的扬尘对周围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路堑、桥涵基础等开挖弃方尽量移挖作填。工程用土统一规划,集中取土。
在线路两侧、路基边坡、站段周围栽种适宜的乔木、灌木及草皮,用于美化改善生态环境。
对路堤边坡坡面采用喷播植草或带截水槽的水泥砂浆砌片石拱型骨架+喷播植草防护。
对路堑边坡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砌片石护墙、护坡或拱型骨架+六边形混凝土空心块+喷播植草防护。
2.声环境
噪声防护措施:
本次评价对于路基地段,距线路外轨中心线较近的集中敏感建筑优先考虑声屏障降噪措施。
路基地段,距离外轨中心线较远或较分散敏感点采取隔声窗、防护栅栏等降噪措施。
高层敏感点采取隔声窗、防护栅栏等降噪措施。
桥梁地段受既有桥梁结构控制,采取隔声窗、防护栅栏等降噪措施。
3、环境振动
环境振动防护措施:
对振级超过80dB的敏感点均采取振动控制措施。
4、电磁辐射
本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完成后,列车运行产生的电磁辐射使沿线各频道信噪比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由于车体的高速移动导致无线信道的快衰落,个别敏感点受干扰影响比较严重,信噪比下降很大。由于工程沿线有线电视普及率较高,本工程对其沿线居民点的电视收看影响一般。
牵引变电所围墙处产生的工频电场和磁场就远低于国家标准,不会对变电所围墙以外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
列车产生的电磁辐射对沿线居民收看电视的影响可通过接入有线电视网来消除,同时可完全消除车体的反射和遮挡影响。建议对敏感点中受显著影响的电视用户预留有线电视入网补偿经费,待铁路建设完工并通车后进行测试,如确有影响,再实施补偿。
5、水环境
本工程范围内共涉及11个排污单位,均为新增的接触网工区或牵引变电所,日排水量较小,一般在0.2-8m3/d左右,污染物浓度低,设计污水存储不外排。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CODcr、BOD5、氨氮等。
经现场核实,沿线各站新建接触网工区和牵引变电所距离车站较远,并受地形条件限制,无条件纳入车站既有排水系统,设计采用化粪池、隔油池预处理,再设土地处理设施处理后,接至污水提升泵井内,经提升后设污水储存池存放,就近作为农灌和绿化使用。
6、大气环境
本线改造完成后,主要采用电力机车牵引,大气污染物排放将减少,沿线空气质量可得到改善。
本工程山西省范围内共设计新增锅炉14台,其中0.35MW型煤锅炉13台(设于太谷、祁县、平遥、义安、介休、义棠、灵石、霍州、圣佛、洪洞、临汾、孝西各站新建的接触网工区内或信号楼内)、0.7MW锅炉1台(设于曲沃机务折返段内),由于0.35MW锅炉使用型煤锅炉,0.7MW锅炉配置脱硫除尘设备,可以使锅炉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另外,沿线将封闭8个车站,其房屋采暖锅炉也将撤销,铁路沿线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得到消减。
三、评价初步结论
工程对所在区域的生态、声、振动、电磁等环境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设计中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环评报告又结合当地环境特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只要这些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本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就基本可以得到控制。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 本帖最后由 山中樵夫 于 2007-9-12 02:2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