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kkwwyujp

■我的设想:有60个单人间的卧铺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3 20:12:56 |
不错!不错!很有创意!我就喜欢一个人有这样的独立空间!唉!盼望能够实现量产!!!:victory:
发表于 2007-6-23 20:52:35 |
没法聊天啦。。。:Q :Q :Q

[ 本帖最后由 momo_zhang 于 2007-6-23 20:53 编辑 ]
发表于 2007-6-24 12:53:55 |
这样的车 发生意外 逃生不容易啊
发表于 2007-6-25 16:23:05 |
建议建立列车局域网这样可以  以车厢为单位 对挑 CS 哈哈:lol
发表于 2007-6-25 17:42:49 |
空间太小了.这样有什么好处?票价可以便宜点?卧铺车60人洗淑,方便也是个大问题.要是出了事,那不完了,逃也没办法逃
发表于 2007-6-25 18:19:12 |
LZ你太有才了!!!
发表于 2007-6-25 19:01:21 |
希望楼主能再接再厉,期待会有更好的作品!
发表于 2007-6-25 23:36:01 |
主要是乘务员打扫卫生不方便啊
发表于 2007-6-26 14:16:56 |
原帖由 lmh00518 于 2007-6-25 17:42 发表
空间太小了.这样有什么好处?票价可以便宜点?卧铺车60人洗淑,方便也是个大问题.要是出了事,那不完了,逃也没办法逃


现在的卧铺就是60人定员
这个车的逃生其实比一般的硬卧容易很多,走廊宽度并不窄,而且人们都容易下到走廊。出事时候大部分商务都是被甩出去造成的,这个车可以有效避免这点
但是列车员实在要很辛苦了,估计铁路部门不会愿意的

我建议LZ多留心一下动车组的结构,用N40或者改进型的N60来设计卧铺动车

[ 本帖最后由 Issac1986 于 2007-6-26 14:19 编辑 ]
发表于 2007-6-26 14:20:50 |
赞一个!图做的一流,但是如果真采用了你的设计座车的胖子们会把你痛扁一顿的!:lol :lol :lol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21:38:48 |
我傍晚刚从一家著名的客车厂回来,所以一直没有回复本贴。在6月20日,我已经将N60方案作了改进,并重新制作了3D模型。由于海子网临时关闭,我没能及时贴在这里。而出门的几天一直没有机会上网。现在我把当时的改进后的N60方案贴在这里。下面就是新方案的渲染图片和说明。
那家客车厂的首席专家对这几个方案作出了几乎全面的肯定。虽然指出了几处技术错误和不足,但同时又认为这些都可以很容易改正。
过几天,我将制作改进后的N60实体模型。而且,这次改进后,虽然比原来的要好一些,但我发现仍然有些地方需要改进。所以,实体模型将有更多的改进特征。
在此,由衷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
这个项目,我会持续做下去。
于君
============================



2007-6-20的N60改进方案
2007-6-20

 

        自从本网站在2007-6-12发布系列卧铺车设计方案之后,在许多论坛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热评。这些评议中的质疑和意见大部分都是针对N60方案的。所以,我从2006-6-16日晚开始,暂停了论坛的回复,全力工作了四天,对N60方案进行了重大改进,并全部重新制作了N60车厢的3D数字模型,突击渲染了一部分效果图。下面,我就结合这些图片,对改进的目的、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进行具体说明。
下图是改进后的N60走廊图。图中标注了部分改进位置。
N60新方案对走廊部分的改进说明
  本次改进包括:    ▲走廊地板加宽至0.9米,并降低至0.36米。
        ▲顶舱入口两侧栏杆后移并美化造型。
        ▲取消中舱和底舱之间的栏杆。
        ▲走廊总体造型重新设计。
  以上改进措施使N60的走廊地板宽度由原来的70厘米增加到90厘米。这个宽度比现有的YW25型硬卧车和RW25的走廊宽度都宽得多。并且,由于栏杆的后移,整个走廊通道的视觉空间拓宽了许多。走廊空间的通畅促进了空气的对流。走廊地板高度降低到0.36米之后,底舱乘客的进出难度不仅降低了许多,而且,这个高度还使底舱内的中间台阶也不必设置了。改进后的走廊的通行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能够显著增加乘客在始发站和终点站的上下车速度。更重要的是,空间比较通畅的车厢走廊能使N60新型卧铺车被广大乘客接受的难度降低。
       下图是改进后的走廊直观效果。

[点击图片放大]
N60改进方案的走廊效果图-1
    ▲顶舱的脚蹬方式改进
       ▲在顶舱平台侧面设置了弹簧折叠凳
       ▲在中舱门口设置弹簧折叠凳
   以上措施使走廊内具备了大约40个弹簧折叠凳。和目前YW25型硬卧车上的走廊外侧靠窗凳子一样,这种凳子也会在人体离开后自动弹起。这些凳子便于舱内一些乘客之间的临时的语言交流。并且,中舱和顶舱内的乘客取放行李时,还可以借助门口的折叠凳来降低操作难度。
        虽然这些改进一定程度地改善了N60的乘客之间的交流难度,但仍然比不上现有的YW25型卧铺车更加便于乘客之间的交流。
        下图以人物形态显示了改进后的N60的一段走廊内的乘客之间的交流场景。
[点击图片放大]
N60改进方案的走廊效果图-2
     ▲走廊两侧相对的顶舱和中舱的行李舱空间全部合并,在走廊顶棚上方形成一个大行李舱。
       ▲
对底层卧舱的行李舱移至伸脚洞与走廊地板之间,并 进行移位和扩容

        合并后的每个大行李舱的空间尺寸为1.4米x0.55米x0.8米,共0.616立方米。而现有YW25型卧铺车的走廊顶棚上方的行李舱空间尺寸为1.7米x0.6米x0.5米,共0.51立方米。底层卧舱扩容后的总容积超过了YW25型硬卧车的下铺下面的行李舱空间。下图显示的是合并后的走廊顶棚行李舱。
N60改进方案的合并后的走廊顶棚上方行李舱
    ▲底舱门加窗口并加挂窗帘。
       ▲中舱和顶舱的拉门取消,改为挂帘。
       ▲中舱门洞扩大。
       ▲底舱门设置门槛。


        通过以上措施,N60车厢的安全性得到了改善,乘客在危急情况下更容易从卧舱内紧急撤离至走廊内。由于底舱舱门开窗,即便拉门打不开,也可以利用舱门上的窗口逃生。虽然取消了中舱和顶舱的舱门门板,但挂帘仍然可以满足乘客的隐私性要求。窗帘的透气性有利于保持舱内空气的清新。
        中舱门门洞的扩大,不仅有利于安全逃生,而且还使中舱内的乘客坐在椅子上时的视野更加开阔,气流更加通畅,减轻憋闷感。同时,扩大的舱门洞还使中舱内的车窗外的光线更容易照进走廊内。挂帘的透光性也能够在挂帘状态下向走廊内引入阳光。
         底舱门设置了门槛后,有利于当底舱门板打开时在走廊内行走的乘客的安全。
  ▲在各舱内的坐椅扶手旁的车窗窗沿下方都设置了一个小凹腔。    这个小凹腔的作用是:白天时作为一些小东西的放置位置,而晚上睡觉时可以放进一些特别贵重的小物品。比如钱包、首饰等。由于乘客睡觉时坐椅靠背是放平的,而放平后的坐椅靠背刚好封堵住了那个小凹腔。要想从里面拿出东西,就必须先将坐椅靠背翻开。这样的措施显然可以起到贵重物品防盗的作用。当然,较大的贵重物品,比如笔记本电脑之类的,最好还是放在床尾深处。 ▲将底舱的座椅坐板制成可翻起来的折叠式。 这样,当坐板翻起来后,底舱内的活动空间托宽了,更便于乘客取放行李和首饰物品,也有利于乘务员打扫卫生。 下图显示了改进后的N60卧舱内的各种姿态的乘客。注意其中左下角的底舱内的翻起来的坐板。
[点击图片放大]
N60改进方案的走廊效果图-2
       下图是N60与现有的YW25B型空调硬卧车的铺位空间尺寸对照图。 N60与YW25B的铺位空间布局对比图。图中的网格代表尺寸,每个方格为10厘米见方。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N60的隔层卧舱内的铺位上方的空间高度都明显比现有的YW25B型硬卧车的中上铺的铺上空间高度要高许多。在N60的各层卧舱内的乘客都可以直腰坐在床铺上,而YW25B则只有下铺可以,中上铺的乘客都只能弯腰曲颈,非常不舒服。
         除了上述改进之外,我还扩大了车窗尺寸,以拓宽乘客视野。并将车窗的相对位置错开了一些,以改善每个乘客坐在坐椅上观察窗外景色时的视角。另外,我对车厢的外观和涂装色彩也作了修饰。
        
         由于时间匆忙,此次改进涉及到的缺陷并不全面,以后我还要认真研究更好的方案。不知道这次所做的这些改进能不能解决几天前网友们提出的一系列质疑中的主要问题?希望网友们能继续多提意见。不论什么样的质疑,我都会认真研究,决不会固步自封。没有质疑,就没有进步。
2007-6-21   01:42    完稿     于君







走廊一侧近景,两个弹簧折叠凳放下后的状态。


一段车厢的外形涂装和车窗布局
        

一段车厢的外形涂装和车窗布局-2
发表于 2007-6-27 21:55:21 |
:victory: 先顶再看~
LZ可以发个新帖单独探讨N60改了
发表于 2007-6-28 16:46:26 |
佩服楼主的设计。另外对于N60修改前的设计中的中舱和顶舱的舱门有个小建议:利用舱门本身的厚度空间,在舱门门板里面开一个暗槽,安装一块可以向下拉出向上收入的薄辅助板,辅助板的尺寸与原来舱门设计下方无法遮挡的区域的尺寸相吻合。这样中舱和顶舱的乘客可以先关闭舱门,然后再向下拉出收纳在门板中的辅助板,实现舱门的完全闭合;开门时先将辅助板向上收回舱门暗槽,然后再拉开舱门,不知是否可行?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23:42:51 |

回复 #154 海平线 的帖子

说得对,这种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关键问题是操作的难度、可靠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难以平衡。当万一出现故障打不开时,将危及乘客安全,且不便于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所以,这次改进后,将中上层固定门板取消了,而且下层门板也开洞,以便于逃生和空气、光线的通透。
发表于 2007-6-29 00:14:02 |
建议,舱门可以采用飞机厕所门那样的设计,门搭扣从内外均可手动打开,以备不测

相对于内部锁紧的舱门,我认为这并不影响安全性和私密性。相反的,一旦舱内旅客出现危急情况,便于及时救助
发表于 2007-6-29 13:20:33 |
LZ你以为这是轮船啊 车太高了隧道过不去
发表于 2007-6-29 13:25:40 |
原帖由 yichunchemi 于 2007-6-29 13:20 发表
LZ你以为这是轮船啊 车太高了隧道过不去


这车的高度与25型相同
发表于 2007-7-2 04:27:19 |
一个字------------强!!!!!!!!!!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7-2 10:32:25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7-3 01:13:27 |

回复 #152 kkwwyujp 的帖子

继续关注LZ的改进
我继续提几个疑问
1,N60每个独立的舱室的通风管道好像没有考虑。纵观整体设计,只有中央管道的空间,而没有分别引向各个舱室的风道。各个舱室交错,独立送风管道还需要好好设计。而且我觉得参照汽车的空调风道,过小或者只有一个的话,是不是对一个舱室的空间温度调节不好,即不均匀或恒温困难。

2,继续通风的问题,尤其是送热风时(看LZ的N60设计,没有电加热的暖气片)风的方向很是问题。出风口温度高,身体不适,温度低,单点送风,空气循环不良,恒温不易。(是不是考虑在中央走廊处也设计空调口)

3,如果可能,综合考虑两端处的车厢服务性公共空间后,使两侧的铺位整体平移一个小折叠边座的距离,这样两侧的边座可以同时放下来使用,进一步增加边座的使用率。(但是可能会造成走廊通过困难,只有一侧边座,可以保证推车顺利通过)

4,另外注意到你的新的改进效果图外观的标示是YW25P,这个P有什么意思?呵呵,随便问问。

5,方便的话,多多讲讲去客车厂专家的看法吧,改进的地方都很有道理,有了更大的提高。

[ 本帖最后由 不见不散 于 2007-7-3 01:30 编辑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7-18 12: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