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4-26 02:49:11
|
原帖由 Redbee 于 2007-4-25 18:14 发表 
既有线跑小站距的站站停,跑通勤,国外很普遍的现象,我们只能默认他是合理的,不能认为全世界的铁路工程师都比你笨。你的方案纯属幻想,没有严格的经济核算,我们自然无法接受,省钱赔钱不是你说说就算了的。 ...
不能这么简单默认.
国外居住方式,既有铁路条件都跟国内大不一样.以纽约为例,因为地价因素,很多人住到远郊高速公路附近,有钱人在花儿街上班也住到长岛这样的富人区.而纽约出城有几十条铁路,四通八达,长途客运和货运又不那么紧张.通勤铁路乘客一般开车到车站,然后坐车进城.国内目前既有线条件很难,要么没客流,要么没线路.
即使是这样,通勤客流其实是很少的.旧金山的通勤火车caltrain现在已经基本上是通勤专用了,除了通勤以外几天有一列货车.该线路穿越硅谷心脏的十多个小城市,大约80公里距离(少部分车延伸到125公里以外),设20多站,每天白天单向半小时一班车,高峰可以到10分钟一趟,有站站停,有只停3-4站,也有停一半的车站的,总共一天接近100列车,就这样一天也就运送3万名乘客,而且很多只是坐全程的1/3-1/4.该线路一年收入6000万美元,全程(按多数车算,80公里)票价是7.5美元.单向断面客流每天也就5-6000人,平均每趟车上也就坐百来人,但是早上的快车有时会满座(4-5节双层车,定员4-500)
修客专后,既有线多数小站的出路,就是开城际慢车,方便当地居民前往附近中心城市旅行和换城长途列车,兼顾通勤但是通勤不是站站停车的主要目的.城际慢车的作用更象支线航空,不需要10分钟一班的发车频率,1-2小时一班,从早到晚都有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