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jxyczk 于 2007-3-22 14:17 发表 0 s3 K& X% V5 H" ]$ Z
CRH2动车的受电弓为什么在4、6车厢,而不是在机头上面?在机头上不是更近吗?
5 n. L6 s, T; R& @/ H$ A6 `6 \! @% B7 p- x( ^7 l" o2 d( T+ ^
CRH2 受電採用「總線系統」(車頂具有BusBar,為跟車的高壓電纜),只要升起任何集電弓,全車的BusBar皆能受電,其電壓與電流同沿路架空電纜。% S1 r0 W6 U1 j# [7 x1 ~( t6 Q; G
交流電的不同區間,電波相位都有異,如果舉起了兩支受電弓而相差太遠,兩種不同相位的電波混在一起,有機會造成搶電甚至斷路情況。
1 V3 t" s( }' M. \# W6 w3 e( v比較先進的新幹線,每區間之間皆有一「特定區域」,當列車通過時,該「特定區域」的電力來源可由其後區段於0.3秒內切換成由其前區段,如此就可以免除中性區的設立,又可避免電波撞相,保障列車受電的連貫性和穩定性。如果兩支受電弓相距調短,路線上的「特定區域」就可以造得越短,減低切電成本。 s# V; x2 a& }* Z* k
n L N2 r2 K3 n無論如何,「總線系統」列車的兩支受電弓的距離,拉得越近越好。+ \( D' P% T7 b+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