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2-5 18:46:00
|
原帖由 xjun_0 于 2007-2-5 14:59 发表
那私有公司怎么保证利润呢?没有可观的利润,私营公司怎么会有动力接手线路? 另一个问题,德国铁路运营的控制权还是在DB吧?那么多私有公司最后还是听命于DB,经营上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自主权么。
这个现实如果放到中国来是不可想象的,怎么可能一家公司把自己的资源让别的公司经营且赚钱?但是欧洲这点已经在很早以前就出台了相关法律。就拿德国为例子,德国铁路,德国电信当初都是国有企业,占有几乎100%的基础设施资源,但是在资本自由的前提下,欧盟也逐步要求进一步开放各国的市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中立公平性原则,这条原则特别针对电信铁路电力等大型基础运营商,他们必须为其竞争对手提供同样价格的基础线路租金。也就是说,不管谁的火车开1km的铁轨,交的租金大家都是一样或者差不多的。这些是德国有这么多ADSL提供商的原因,其实他们用的线路还都是德国电信的,你在账单上也可以看到,你的上网费一般是2部分,固定线路月租是交给德国电信的,另外的什么flatrat才是给运营商的。当然啦,100%公平原则谁都不相信会有,但是只要法律约束的好,还是可以最大可能实现市场竞争。
其实你可以看一看DB每年的年报,Regio虽然票价不高,但是毕竟常旅客固定且数量保证,再加上regio的大部分票价按照7%的基本增值税率征税,且还有联邦政府每年的公共交通资金补贴,至少大赚不会有,亏损也不太会出现。至于DB他只开放了regio这一块,细心的还可以发现,DB出租的线路大多数还都是没有电器化的,对于线路的拥有者来说,改造这块资金也可以大为减少。再回到那些私有铁路公司,所谓的私有不是我们想象的私人拥有,无非他的资本更加多元化。一般私有铁路公司只服务于当地城市或者少量周边,因此当地政府及民间资本对这些小型的铁路都有注资。
[ 本帖最后由 bahn.comfort 于 2007-2-5 18:5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