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2-3 11:27:04
|
原帖由 bahn.comfort 于 2007-2-3 04:39 发表
又看了些资料,关于车头146.x 加车厢结构。从文中大概看出,应该是DB从总的成本综合考虑,最后大规模部署这类车头,作为目前DB车头中的主力145,146,和cargo的185,186,由于已经部署了不少,继续一定量的部署 ...
动车组可以具备那些优势,但是具体到国家,那么它自然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来向下应用。但是不具备那个特点的话,就没办法了,也就是无法向上应用。身边的例子:北京的bt线由于时刻拍布太松,导致司机开车时要么限制最高速度(50km/h)要么就模拟国铁的加速度启动停车(加速度1.0km/h/s以内),但是显然并非车辆性能达不到高水准(3.2km/h/s)。
由于德国的总客流(近郊+长距离)和我国(如果那样开发的话)及日本的全然不是一个级别,行车密度(主要考虑干扰和扣除)和编组(主要是咽喉占用时间问题)都不必特别大,而且客货基本时分复用(日本有这个意思,但是由于直通货车距离远(距离远=单程1000公里以上)大白天其实也还不少混跑),加上地势平坦立交坡度较小,这就导致机车模式还可以凑合。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德国的高性能动车组技术相对机车车辆技术还是薄弱的(日本恰好反过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