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jun_0

中国铁路是否能够学习德国的模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02:45:14 |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7-2-1 01:04 发表
德国模式是好啊........繁忙的区间都6线,8线了,村村通都双线了,俺们干线还有单线的呢............

首要的问题是线路严重不足,当然有了那么多线路,咱领导也未必会用。
给德国挑个刺儿,S-bahn略慢,某些 ...


S-bahn也不算慢了,只不过车站比较多而已,平均速度就下来了。

另外,倒不是挺DB,DB也挺孙子的,火车票一个劲儿的涨,周末票已经涨到了30欧,在窗口买还要加两欧。不过人家管理水平的确比较高,各方利益协调的也很好,所以需要我们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02:48:14 |
原帖由 bahn.comfort 于 2007-2-1 01:30 发表

不是他们不想换,治安好的地方比如斯图,慕尼黑都换新的了。但是比如法兰克福这种人渣多的地方,换了一条新线就被那些土人搞破坏弄的差不多了,所以那里sbahn更新计划暂时搁置。


也不一定是土人,搞破坏的德国人也不少,还有其他的外国人。另外,我觉得土耳其的土人素质明显高于德国的,去过一次土耳其,感觉挺不错的,民风淳朴。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02:55:08 |
原帖由 bahn.comfort 于 2007-2-1 01:44 发表

硬件系统不完善没话说,不过强调人为的在调度协调利益分配,那是企业管理上的不足,和基础建设没什么大关系。难不成就因为调度不过来,利益分不均,就认为好的方向不值得学习了。德国的tarifvervand就是很好的例子,各种运营商之间产生一个中间的结算组织,有钱大家赚



我觉得除去硬件以外,这点也很重要。如何去“协调利益分配“是一个重大问题。 德国各个地区交通联盟,他们是如何组织地区间多个公司运营,如何分配利益的,值得国内的管理者研究。最近各大城市搞的电子车票(一卡通之类的)都会有结算中心,这一系统应该对解决利益分配有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03:08:12 |
原帖由 bahn.comfort 于 2007-2-1 02:07 发表
德国所有R列车,基本上都提供自行车位,好像是标配。


对,IC以下的车,都有自行车位,骑车旅游是德国人非常重要的休闲内容。一到周末很多人都会去河边或树林骑车。所以德国人对这个自行车位是有需求的。我现在也被同化了。赫赫。 打算有机会骑一下浪漫之路。
发表于 2007-2-1 03:08:17 |
原帖由 herroyuy 于 2007-2-1 01:04 发表
德国模式是好啊........繁忙的区间都6线,8线了,村村通都双线了,俺们干线还有单线的呢............
...


这就是差距阿,没办法,,,,,

另外,S-bahn只是加速减速比ICE快,这是适应短程交通频繁起停的,长途和高速就不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03:09:45 |
BR 110
br1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03:10:43 |
BR145
145_049.jpg
发表于 2007-2-1 04:26:35 |
原帖由 xjun_0 于 2007-2-1 02:48 发表


另外,我觉得土耳其的土人素质明显高于德国的,去过一次土耳其,感觉挺不错的,民风淳朴。

这个都不是你觉得,德国一直就有这么一个说法,土耳其,东欧,俄罗斯的人渣都被驱逐到了德国,所以德国的这批外国人特别的渣。到土耳其,当地土耳其人都说他们的人渣都去德国了。
发表于 2007-2-1 04:31:00 |
原帖由 xjun_0 于 2007-2-1 02:45 发表


S-bahn也不算慢了,只不过车站比较多而已,平均速度就下来了。

另外,倒不是挺DB,DB也挺孙子的,火车票一个劲儿的涨,周末票已经涨到了30欧,在窗口买还要加两欧。不过人家管理水平的确比较高,各方利 ...


我觉得窗口买票加钱无可厚非,德国人工多贵,而且DB的自动售票机够了,什么支付方法都可以。周末票这种在automat上一个按钮就出来的,就不用劳烦柜台了。德国人特别喜欢被辅导,窗口老是被排的满满的。

对了,DB的售票机,去年WM的时候也升级过了。老的那批反应慢,触摸屏也很迟钝。现在新的效率很高,一台顶老的4台。 斯图火车站去年已经全部换掉了,不知你们鲁尔那里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04:44:30 |

回复 #49 bahn.comfort 的帖子

其实与人面对面的处理问题,是最好的人机界面。不过很多时候die bahn的工作人员给的线路也不是最优的。
鲁尔区automat的系统可能是换过了,的确比以前快,界面也有调整。应该是软件更换。不知道你说的新的这批是什么样子的?
发表于 2007-2-2 21:02:09 |
原帖由 xjun_0 于 2007-1-31 23:44 发表
机车+双层客车+控制车的市郊列车模式很不经济?  这句话能解释一下么?

1.机车+车辆灵活性差,随时开组合列车不方便。改变编组机车功率要么不足要么浪费
2。最大轴重大,噪音震动大,不利于公交化高密度,在我国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容易导致反对。
3。性能不保障,短途低档车为避免和货车冲突,必须具备很高性能(比如北越急行的普通/快速用hk100型最高速度110km/h,为了能在高密度的681/3系hakutaka(最高速度160km/h)之间穿梭(该线路系单线)还得个站停车,加减速性能必须非常高),机车模式达不到此性能。
4。机车模式能量利用差动力制动很不充分,频繁变速维护上好损部件多。
发表于 2007-2-2 22:43:45 |
原帖由 xjun_0 于 2007-1-31 23:03 发表


是这样的。但是好像中国铁路方面更关心远程的。对于地区火车不怎么重视。而希望区域铁路开行的地方政府又没有经营国有铁路的权利。比如北京的13号线,其实我觉得本可以直接用火车线路的。结果还要北京市政府 ...


       直接用既有铁路,有很多平交道口要改造,费用很大,否则每天早上那些路口别想过车了。那些环线西直门到龙泽那段没有电气化,又没有合适的列车,有朋友提到25G的方式,但上下客太慢,又没有配套的客站。另外那种城铁性质的东西政府和铁路存在利益分配和控制权问题。可能后者还是个大问题。
发表于 2007-2-2 22:56:08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2-2 22:43 发表


       直接用既有铁路,有很多平交道口要改造,费用很大,否则每天早上那些路口别想过车了。那些环线西直门到龙泽那段没有电气化,又没有合适的列车,有朋友提到25G的方式,但上下客太慢,又没有配套的客站 ...

平交道问题不是问题,本来来说理应让汽车这种低效率的多爬爬,让他们立交效率更高(钻过铁路)
发表于 2007-2-2 23:47:25 |
建立交桥和钻地道,费用也不少,现有的那几个我看了现在还是平交的地方,应该是拆迁扩建路面非常费事。重要的如三环四环五环什么的都立交或者下地沟了。现有的几个道口因为有了城铁,以后在想改造可就难了。
发表于 2007-2-3 01:01:59 |
其实国内铁路重点在如德国IC以上.IC以下的重点用公路..点与点的连接.再用公路以点辐射成面
发表于 2007-2-3 01:13:16 |
平交道口,上天不能还能入地,不动的话,铁路把人都拉走也行

上图说话

这个地界,不能说它不是市中心吧。。。

小田急小田原线,新宿站外的平交道口

小田急小田原线,新宿站外的平交道口
发表于 2007-2-3 01:32:10 |
连续三个。。。
东武亀戸线亀戸站外,连续三个平交道口.JPG
发表于 2007-2-3 01:43:39 |
东武伊势崎线,北千住站

你立交你的,我平交我的。。。。

不贴了,太多了,一抓一大把
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02:15:31 |
主要还是利益分配问题。技术问题还是好解决的
发表于 2007-2-3 03:02:04 |
原帖由 xjun_0 于 2007-2-3 02:15 发表
主要还是利益分配问题。技术问题还是好解决的

nod, 技术上自己实在实现不了,花钱也是可以买的。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16 18: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