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山西省铁路规划示意图》,美好的前景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一个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上,东西向几条最醒目的大通道:南通道,侯(马)月(山)铁路扩能改造、太焦铁路电气化改造、长治至泰安铁路建设,服务晋南煤炭基地;北通道,大秦铁路4亿吨牵引供电和集疏运配套扩能改造、北同蒲铁路韩家岭至应县增建四线、大同至包头铁路电气化改造、宁武至岢岚铁路扩能改造、准格尔至朔州铁路建设等工程,满足晋北煤炭基地的需求;中通道,石太客运专线建设、南同蒲线复线电化改造等工程,晋中煤炭基地的货物运输就可畅通无阻。另外,太中(银)铁路承东启西,在西北至华北地区之间将形成一条以煤炭运输为主的大能力通道。
几条铁路大通道新建或改造完成后,山西北、中、南三线将会新增近2.6亿吨的运能,除了十分之一左右的白货运输,其余将全部用于煤炭运输。届时,晋煤外运的“瓶颈”将被彻底打通,越来越多的山西煤炭将搭载火车走向全国。
在这个铁路网上,3个铁路运输枢纽点缀其间:太原枢纽、大同枢纽、侯马北枢纽。随着石太客运专线和太中(银)铁路的建成通车,太原枢纽作为连接西北、华北最便捷通道的重要大型枢纽,其意义不言而喻。太中(银)铁路引入太原枢纽事实上形成了枢纽的部分南环线,约30公里的西(南)环线将新建,形成太原枢纽的环状结构。西山支线和太岚线经由石太线、太焦线发往华东、华中地区的货物可以经该线运输。南北同蒲相互交流的货物列车也将由该线运行。这样将减少40多对煤炭货物列车通过太原、太原南站,实现枢纽内的客货分线,对城市环保及缓解石太线榆次至太原北间的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位于京包通道与大(同)湛(江)通道交会处的大同枢纽,是煤运北通道的起点,也是我国铁路网中最重要的煤运枢纽。随着大(同)包(头)线电气化改造、大同北站至大同东联络线的新建、大同东至湖东联络线增建二线、北同蒲四线引入工程的完成,大同枢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随着高显至曲沃联络线增建二线的完成,侯马北枢纽将会更为完善。
到2010年,太原局管内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3426公里,复线率将达到77.6%,电气化率将达到95%以上,货物年发送量将达到56000万吨左右,旅客年发送量将达到6500万人以上,机车保有量将达到1300台,客车配属将达到2000辆。。那时候,运输设备能力将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状况将得到根本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