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45|回复: 15

沈阳铁路局三年规划-机务系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30 14:34:25 | |阅读模式
机 务 系 统
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全面提升装备、科技和管理水平,实现机车装备现代化、检修基地化、运用循环化、乘务制度单乘化、安全救援快速化、供电设备远动化、机务管理信息化。
二、实施方案
(一)整合机车检修资源
1.检修基地布局。
在既有检修基地基础上,3年内扩充苏家屯机务段电力机车检修能力,维持锦州、山海关、梅河口检修基地规模,逐步取消大连ND5机车中修能力,形成4个机车检修基地格局,内燃、电力机车中修11个台位。其中,电力机车中修4台位、内燃货运机车中修4台位、内燃客运机车中修3台位。
(1)苏家屯电力机车检修基地。
在沈山电化工程项目中,新建1座6552平方米的电力机车小辅修库,形成5个台位电力机车小辅修能力。充分利用沈山电化投资,补充部分电力机车轻大修工装设备,使其具备电力机车轻大修能力,配备电力机车小辅修必备的工装设备。
整备场新建电力机车登顶安全监控装置及风雨棚2772平方米;新建监控化验楼1944平方米;扩建教育楼2395平方米;对既有电力机车中修库及电器辅间地面进行改造;新建信号楼196平方米,改造信号设备;补充配备电力机车轻大修、小辅修工装设备。
2006年7—12月工程项目变更报铁道部审批、核准。确定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并开始施工设计,完成设备调研及选型工作。
2007年1—6月完成拆迁、生产过渡等工作,基建工程及配套设施的改造开工;7—12月基建工程基本完成。
2008年6月末苏家屯机务段形成电力机车小辅修11个台位能力。
(2)山海关内燃机车检修基地。
沈阳机务段山海关检修车间利用既有内燃机车中修能力3个台位(现无喷漆库),承担全局客运内燃机车及DF8型内燃机车的中修任务。
(3)梅河口货运内燃机车检修基地。
3年内,维持梅河口检修车间既有能力,承担全局部分老型机车中修任务。2008年上半年,陆续取消吉林、赤峰中修台位,原由吉林、赤峰承担的内燃机车中修任务,分别由梅河口、锦州检修车间承担。
(4)锦州机务段内燃机车检修基地。
3年内,维持锦州机务段既有的内燃机车中修能力,承担全局部分内燃机车中修任务。2008年,随着新线及地方铁路建设投入使用,将承担随之产生的检修工作量和吉林机务段中修下马分流的检修任务。
(5)大连ND5机车中修能力。
维持既有检修规模,随着ND5机车逐步被电力机车取代,其中修能力自然取消。
2.机车检修微机化管理。
2006年7—12月,确定具体方案,编制、完善系统。
2007年1—6月,选点,购置硬件,安装调试系统,初步运转;7—12月,完善、推广。
(二)整合机车运用资源
1.机车运用。
(1)机车交路。
客运机车实行集中配属,形成以沈阳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全局使用“一台客运机车”的格局;货运机车形成以苏家屯、锦州、通辽、吉林等4个货运机务段为中心的区域循环运用格局。
①客运机车交路。对沈阳机务段SS9型机车进行直供电改造20台,实行京秦沈线电力机车混套运用。
在现图内燃客运机车分线混套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混套面积,2006年6月末前实现沈丹、沈吉、梅集、浑白、长图线客运机车混套和沈哈行包、长白、长四、长哈、四梅、浑白线客运机车混套(平泉口客车因受北京局列车无线电台151米制式限制,对锦州区客运机车单独混套)。
2006年10月全路第六次提速调图前,在现图内燃客运机车混套的基础上,对目前不衔接的机车交路,按以沈阳为中心,全局使用“一台客运机车”、节省机车使用台数的要求,提出客车运行线调整方案,实现全局内燃客运机车混套运用。
②货运机车交路。通过调整客、货运机车交路,实现机车混套运用,取消方向别,2006年5月末前完成全局核减200台机车目标。2006年6—9月,对现图摘挂列车单套、一条运行线两头对跑机车中间折返的情况进行调整,实行机车混套、拉通,节省机车使用台数。
尽快开通苏北折返所,供哈大线电力机车整备使用,以压缩机车入库折返时间,提高机车运用效率。
2006年10月全路第六次提速调图前,按照优化、延长机车交路,节省机车使用台数的要求,提出货车运行线调整优化方案。
2007年按计划进行货运机车乘务员驾驶各型机车培训,将现行以苏家屯、锦州、通辽、吉林4个货运机务段为核心的循环区域打开,实现全局机车循环运用,取消区域方向限制,根据车流变化合理调整各区段机车运用台数。
沈山电化后,货运电力机车实行以苏家屯为中心的沈山、沟海、哈大线循环运用。2008年,山海关机车乘务员不再担当客运机车牵引任务,锦州、山海关机车乘务员共同担当天津北—沈阳西、金州间货运牵引任务。
在白城、大安北、通辽、赤峰、叶柏寿、阜新、锦州、沈阳南(已有砂箱)、沈阳西、四平、长春北(已有砂箱)、梅河口等站建立上油、上砂点,打破机车因油、砂对运行公里的限制,实现机车直通。
③使用机型。按提速重载要求精简牵引机型,将现有的13种机型精简至6—7种,即客运机车采用SS9、DF11型,货运机车采用SS4、DF8B型及120公里大功率内、电机车,调车机车采用大功率DF7、DF7E型机车,其他机型逐渐淘汰。
根据各区段牵引能力和客车提速需要,按计划调整各区段客、货运机车机型。结合沈山电化,将调整下来的56台DF8B型机车投入到西部线运用,解决平齐、通让、大郑、京通、通霍线牵引能力问题,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将调整下来的41台DF11型机车用于牵引跨局及管内快速旅客列车,解决未实现电化区段的跨局及管内快速旅客列车提速需要。
向铁道部申请,2006年末前将现有的45台DF4A型机车全部报废,将现有的408台DF4B型、15台SS3型机车按计划报废,ND5型机车逐步淘汰,2008年末前完成。
向铁道部申请,2007年增配SS4改型电力机车120台,满足沈山、鲅鱼圈电化后货运列车牵引需要;增配SS9型电力机车40台,满足沈山、沟海电化后客运机车牵引需要;增配90台DF8B型机车、30台DF11型机车,满足DF4A、DF4B型机车报废换型和非电化区段提吨提速需要;2008年增配100台DF8B型机车、30台DF11型机车,满足DF4A、DF4B型机车报废换型和非电化区段提吨提速需要。
(2)机车乘务制度。
2006年7月末前管内各区段客、货运内、电机车全面实行轮乘制。按计划进行单司机培训,到2008年末,对运行时间4小时以内的旅客列车全部实行单司机执乘,4小时以上的旅客列车全部实行双班单司机执乘;运行时间超过9小时(不超过16小时)的货运机车全部实现双班单司机执乘,机车乘务员实行包线轮乘;对调小机车实行双班司机执乘。对担当直通车流超过16小时的可实行三班单司机执乘。实行双班单司机后,为保证乘务员休息质量,对全局内、电机车座椅进行改造,2007年末前客运内、电机车改造完毕;2008年末前货运内、电机车改造完毕。
(3)货车牵引吨数。
货车牵引吨数实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长大、沈山、平齐、通让、大郑、京通、通霍等干线拉通,重车方向牵引吨数达到5000—5500吨,2006年5月已基本完成;第二步对有提吨条件的支线,基本实现与干线牵引吨数匹配,达到畅通枢纽,减少列车增减轴的目标,2006年末前完成;第三步按照全局“一台车”的要求,按步骤组织牵引试验,确定各型机车在各区段的牵引定数标准,2007年末完成。
(4)机车地勤保障。
2006年6月前各机务段完善地勤(燃整)车间职能,沈阳、苏家屯、锦州、通辽、吉林机务段签订跨段机车联保协议,初步实现机车全局联保机制,重点解决好机车跨段保洁问题。年末前打破段别,建立全局“保障一台车”的地勤保障体系,保证长交路和轮乘制条件下的机车运用质量和文化状态。
2007年末前为电力机务段配备电力机车登顶作业安全监控装置及风雨棚13套,实现电力机车登顶作业安全由人控改为机控和全天候作业。为苏家屯、锦州、通辽、吉林、梅河口运用车间机车整备场安装5套轮对动态检测装置。
(5)采用信息化新技术、新设备,提升机车运用安全管理能力。
2006年6月前全局初步开通使用“列车运行状况调度查询系统”,建成“地对地、地对车、车对地”安全监控体系,建成机务处—机务段安全信息及多媒体交班系统。9月前,为机务段运用科安装与路局调度所的直线电话TDCS系统。年末前,完成机务段运用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升级工作,实现监控数据异地退勤转储传输及互联网页查询功能;建立司机报单计算机管理网络,与监控装置结合,实行电子司机报单体系。
2007年6月前建立机车地勤保障计算机管理网络和机车地勤检查、整备、保养、保洁电子台帐。年末前,完成机车监控装置全面开通操纵优化曲线功能;建立全局机车乘务员计算机培训网络,配备电脑、投影仪等先进设备;在全局范围内42个上油点建立燃油收、发信息系统,统一配备微机;全局内燃机车安装防撞土挡装置,各车站尽头线、切入正线的专用线安装地感器,与监控装置配合使用。
2008年,将机务各软件系统进行整合,优化数据库结构,实现运用安全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年末前,实施卫星传输的机车远程监控及诊断维护系统。
(6)改善乘务员待乘环境。
2006年末改造标准化公寓4个(沈阳、叶柏寿、梅河口、沈阳西一乘公寓);2007年改造标准化公寓12个(沈阳北、大连、锦州、沈阳西二乘、通辽、长春北、长春、大石桥、吉林、沈阳南、赤峰、白河公寓);2008年将剩余的12个公寓全部改造(丹东、金州、通化、鹿道、朝阳川、凤凰城、珠斯花、浑江、泉阳、白城、阿尔山、陶赖昭公寓)。
2.机车司机培训。
单司机培训考试。2006年完成1000人;2007年完成3000人;至2008年完成5000人,并取得内燃单司机资格。
司机提职考试。铁道部每年组织两次考试,每年通过人数达到300名,至2008年提职司机达到900人。
内燃转型培训。2007年完成内燃单司机转电力单司机培训480人,并取得电力机车单司机驾驶资格。
动车组司机培训。2007年6月前培训动车组司机200人,并取得动车组司机驾驶资格。
内燃司机驾驶各种机型培训。2006年培训1000人,2007年培训3000人,至2008年培训5000人。
机车乘务员轮训。对机车乘务员进行常年轮训,每期200人培训1个月,至2008年轮训5000人。
实施机车司机等级制。2006年培训等级司机300名,2007年培训等级司机800名,至2008年培训等级司机1300名,按司机等级拉开工资收入差距。等级制司机必须具备局管内全天候的标准。
(三)救援设备设施建设
将现有8个救援列车的40台附属专用车辆全部替换,并重新配备相应限速最低120公里/小时的路用专用车辆,由车辆部门配属、检修。2008年8月前完成。
(四)牵引供电系统建设
改进哈大线接触网技术。分段绝缘器改为消弧分段绝缘器,2007年上半年完成35台。哈大线长葛产水平腕臂绝缘子存在质量问题需更换为8KN绝缘子,2007年上半年完成5500个、下半年完成4500个;2008年上半年完成5500个、下半年完成5500个;重污染区段3000个腕臂绝缘子全部改为复合绝缘子,2008年下半年完成。
改造山海关地区设备。山海关地区接触网零部件(包括铝合金腕臂、定位器、整体吊弦)全部达到哈大线标准,2007年下半年完成;2处分相点改为绝缘锚段关节
发表于 2006-8-30 22:06:00 |
沈局厉害啊,明年就要全部报废DF4A、B啦
发表于 2006-8-31 08:39:44 |
没有提动车的,只说培养司机。。。难道三年之内沈局分不到?!
发表于 2006-8-31 08:45:03 |
原帖由 Watier 于 2006-8-30 22:06 发表
沈局厉害啊,明年就要全部报废DF4A、B啦

用8B替代好想法
发表于 2006-8-31 09:07:11 |
增加那么多的机车好像有点悬,呵呵
发表于 2006-8-31 09:54:23 |
很详细的官方资料啊,感谢楼主。

“向铁道部申请,2006年末前将现有的45台DF4A型机车全部报废,将现有的408台DF4B型、15台SS3型机车按计划报废,ND5型机车逐步淘汰,2008年末前完成。”
—————沈局现有的DF4A(0***)都在通辽段吧?大都是南方调配的吧?2008年淘汰ND5是不是快了一点?

“按提速重载要求精简牵引机型,将现有的13种机型精简至6—7种,即客运机车采用SS9、DF11型,货运机车采用SS4、DF8B型及120公里大功率内、电机车,调车机车采用大功率DF7、DF7E型机车,其他机型逐渐淘汰。”
“向铁道部申请,2007年增配SS4改型电力机车120台,满足沈山、鲅鱼圈电化后货运列车牵引需要;增配SS9型电力机车40台,满足沈山、沟海电化后客运机车牵引需要;增配90台DF8B型机车、30台DF11型机车,满足DF4A、DF4B型机车报废换型和非电化区段提吨提速需要;2008年增配100台DF8B型机车、30台DF11型机车,满足DF4A、DF4B型机车报废换型和非电化区段提吨提速需要。”
—————没想给锦段配DJ3跑沈山吗?呵呵(电化完成后估计锦州与唐山混跑津沈、津连间货运)
                大郑、通让、平齐等线要全面上DF8B了?算上现有的加上这90台沈局将有160台左右的DF8B。
                DF11准停产了,由沈局通过部里下单复产吗?呵呵。沈丹、沈吉等线将由DF11跑客运吗?现有的大量DF4C以及70多台DF4D没有说法吗?
                增配40台SS9G证明不知何处有过的调旧SS8跑沈山客运的说法破产了。

“对沈阳机务段SS9型机车进行直供电改造20台,实行京秦沈线电力机车混套运用。”
—————本来就是可直供电的,后来拆了,又要改回来?
                京秦沈线电力机车已经是混套运用了吧?
发表于 2006-8-31 12:23:05 |
上局沪段DF11 DF8B多现在已电化,好多内燃都要外调,这些外调机车足以弥补沈局的申请需要
发表于 2006-8-31 12:29:53 |
原帖由 fd 于 2006-8-31 12:23 发表
上局沪段DF11 DF8B多现在已电化,好多内燃都要外调,这些外调机车足以弥补沈局的申请需要

二手货呀!
发表于 2006-8-31 14:02:28 |
原帖由 fd 于 2006-8-31 12:23 发表
上局沪段DF11 DF8B多现在已电化,好多内燃都要外调,这些外调机车足以弥补沈局的申请需要

确实,发贴时疏忽了,多谢提醒!
还有济局的11/8B,也是外调的来源。

ND5就这么淘汰了比较可惜,虽然本人一直不很喜欢。本来是可以到平齐等沈局“西部线路”发挥作用的,估计是作为进口机车的运用成本和备件检修方面的问题还是上8B难度小一些。
发表于 2006-8-31 15:55:08 |
原帖由 Redbee 于 2006-8-31 08:39 发表
没有提动车的,只说培养司机。。。难道三年之内沈局分不到?!

客运计划里提到动车了.
发表于 2006-8-31 15:58:44 |
这个只是计划,将来存在很多变数,很多可能与这个设想不一样.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8-31 18:56:10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8-31 19:43:00 |
原帖由 ziang0415 于 2006-8-31 18:56 发表
希望能实现这个计划!:lol:lol:lol

一定
发表于 2006-9-2 20:42:33 |
光现在全局使用一台机车的事都黄了,实现啥了还。
各大站段全张贴三年规划,什么客运,机务,车辆.....
很多现在的做法就决定实现不了了
发表于 2006-9-3 14:16:04 |
受不了了,刚要来没多久的韶三儿要报废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9-3 14:40:19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16 1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