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资料:
水泊梁山的形成历经了岁月磨练和沧桑巨变:隋唐五代时期,由于黄河多次溃决,加之广济河(五丈河)、汶水河、南清河、北清河等众多河流流经梁山脚下,至北宋时期,地势低洼的梁山周围形成了浩淼的湖泊,因有梁山雄踞泊中故史称梁山泺(古巨野泽的一部分),即梁山泊。五代后周显德六年,梁山泊之名始见于史籍。《资治通鉴》载:“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由此推知,梁山泊的形成当在五代后周之后。正如《辞海.梁山泊》所释:五代时(大野)泽面北移,环梁山皆成巨浸,始称梁山泊。梁山泊南至巨野(济州),东至中都(汶上)以西,北至梁山以北约10公里处,西至郓城,呈肾脏形状,东西宽约100华里,南北长约200华里,《宋史》有“绵亘数百里”之载,时人有“梁山泊八百里”之说,是当时江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梁山泊中的山头有梁山、凤凰山、龟山和小安山(安民山)。由于其他山头较小,惟独梁山山体高大、山势险峻,又有其他山头相互拱卫,特别是梁山四周大水浩淼、港汊纵横、芦苇丛生,地形复杂,形成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因此,北宋宣和元年,晁盖、宋江等人义结四方英雄好汉,“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在此山安营扎寨,使其成为英雄聚义的中心。梁山英雄好汉以山寨为营,凭水泊天险,诛贪除暴,杀富济贫,横行河朔,致使“官军数万莫敢撄其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水浒故事,广为流传,名扬中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