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6|回复: 0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8 12:12:32 | |阅读模式
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即将全线开通,这条横卧在“世界屋脊”上的铁路线从建设的酝酿期开始就备受关注,这其中除了极高的设计和施工难度外,最大的挑战来自青藏高原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那么,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地质和气候难题,建设者们又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难题的?  

    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出发,向北400多公里,有一片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的湖泊,名叫“错那湖”。那里清澈的湖水和湖畔的天然草场是黑颈鹤、天鹅、野鸭和藏羚羊等多种中国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栖息的家园。

    如今,美丽的错那湖成了距离青藏铁路最近的湖泊,两者最亲密处仅几十米。那么,建设者们在铁路建设中是如何保持错那湖区水质的清澈的呢?负责这段铁路施工任务的项目负责人阎陪遵先生指着一条20多公里长、用10多万条沙袋筑起的矮墙告诉记者:“为使错那湖水不遭到污染,我们采取的措施是,通过沙袋隔离墙和隔离网进行防护,确保了湖水的清洁。”     

    阎先生还介绍说,错那湖是典型的高原湖区,海拔超过4600米,区内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长期的低温和短促的生长季节,使当地的植被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十分困难。为使原生植被不遭到破坏,他们采取的措施是,先将草坪移植到养护处进行养护,待路基修筑完成后,再将草坪植回,进行环保恢复。 

    错那湖工程仅仅是青藏铁路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脆弱的高原植被的移植、养护、恢复,这样的过程贯穿在青藏铁路建设的全过程当中。在青藏铁路工地,施工区域是用警戒线严格圈定的,施工人员超出区域作业,即便是操作失误也会遭到重罚。阎培遵先生所领导的一个工程队就因一名卡车司机运送物资时越过红线而被罚10万元人民币,并被责令修复受损的草场。

    在青藏铁路沿线,与高原植被同样得到保护的还有被称为“大地肾脏”的湿地。由于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功能,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保护湿地。为保护青藏铁路沿线星罗棋布的各类湿地区域,工程人员主要采取绕道修建或增架桥梁的方式,减少铁路对湿地的破坏。

    冻土是青藏铁路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为保证在铁路路基修建中保护冻土环境,青藏铁路施工单位一方面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确定取、弃土的位置,严禁任意破坏地表。同时,他们在路基与冻土层之间铺设了大量片石和碎石,以保护冻土层不受破坏。只要冻土不融化,就有足够的强度保证路基和桥梁保持稳定的状态。


    与保护植被等自然风貌相比,青藏铁路建设者保护野生动物的故事更为生动。在近2000公里的青藏铁路沿线,分布着11个现有及规划中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著名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铁路两侧经常活动的珍稀野生动物有10多种,其中包括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等。 

    为保护这些珍稀动物,青藏铁路的设计者详细地研究了它们的活动和迁徙规律,并在铁路沿线设置了30多处供野生动物穿越的专用通道。在每年6月到8月野生动物迁徙的季节里,青藏铁路的各段建设工程甚至不惜每天上百万元的损失,停工等待野生动物自然通过施工区域,施工人员救助野生动物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承建青藏铁路可可西里段工程的总工程师曹玉新先生就给我们讲述了他亲历的救助小藏羚羊的故事:“2002年6月中旬,大批藏羚羊通过可可西里一带,那个时候是最好的施工季节,我们就停下来,最长一次达到10天。大批藏羚羊迁走以后,剩下一只小的藏羚羊躺在那里,站不起来,后来发现它的一条腿断了。我们发现之后马上就把它抱到车里,用我们的羽绒服裹上,带回指挥部,用热水清洗,又从格尔木买羊奶喂养它。我们还在卫生所把它的腿包扎了一下,能站立了以后就送到保护站去了,这是要及时转送的。” 

    在周密的设计和施工期间严格的环保措施的保障下,青藏铁路沿线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近年来,青藏高原藏羚羊、藏野驴等珍稀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加,其中西藏境内藏羚羊种群数量已经从1999年的不足7万只增加到目前的10多万只。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索南达杰保护站,一位名叫文嘎的藏族青年告诉记者,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与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开展了良好的合作:“从昆仑山到沱沱河之间,我们会告诉铁路设计方哪个地方野生动物会经常通过,建议他们在相应地区修建动物通道。刚开始修建青藏铁路时,当时建筑工人特多,有时候动物迁徙的时候我们建议他们停工两三天,等藏羚羊等动物通过,然后再施工。” 

    记者在青藏铁路沿线采访时,除了蜿蜒通向远方的铁路线及其配套设施以外,几乎看不到任何人工开发所遗留下来的痕迹。据介绍,青藏铁路建设工程对工地的自然生态恢复工作要求极为严格。不仅在施工期间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在每一段铁路修建完成之后,要彻底拆除施工设施并恢复原状,对于生活当中产生的各类垃圾,则要严格回收处理,最大程度地保全自然生态的原貌。负责青藏铁路铺架工作的项目经理樊卫勋先生说:“我们施工的用地要到当地环保部门申请,使用之前要对土地进行拍照、摄像,之后才能建临时设施,工程结束之后这些临时设施全部要进行拆除,拆除以后按照原来的录像和照片进行环保恢复。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求全部生活垃圾袋装化,然后集中分类处理。” 

    据了解,整个青藏铁路建设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投入超过了14亿元人民币,这在中国铁路工程迄今的建设项目中名列第一。世界自然基金会拉萨项目办公室主任达瓦次仁先生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对中国政府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当中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表示了肯定:“青藏铁路从设计和施工的理念角度来讲的话,是一个先进的,而且是环保型的工程,尽力避免了对环境的影响。” 

    不过,达瓦次仁先生也对青藏铁路未来可能对该地区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表示了关注。他说,青藏铁路通车后,会有大量游客前往青海和西藏,这会对当地以及铁路沿线的环保工作产生更大的压力。他还指出,青藏铁路也可能导致非法野生动植物产品交易现象的增多。他表示,世界自然基金会将与中国政府加深合作,探索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良好机制。    对于各界对青藏铁路未来运营当中如何注重环保的关注,中国铁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青藏铁路的运营列车实行全封闭管理,车上垃圾以及生活污物、污水均不允许在运行当中排放,而要在指定车站集中处理,沿线各车站的取暖也要采用太阳能等环保型能源,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中国力争将青藏铁路建设成为高原生态铁路,并为中国今后做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环保工作提供良好经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5-20 07: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