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4-5-18 19:40:07
|
[转帖]广州——扬州快速列车5月22日起停运!!!
南方网讯 车轮滚滚,春风暖人。转眼间中国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已经“满月”,铁路大提速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日前,记者带着很多疑问,采访了铁路有关部门、旅客和专家,在采访中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串串耐人寻味的数据,铁路大提速也因为这些生动具体、跳跃变化的数字得到了新的破译。
缩短128小时
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给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一位常来往于穗沪之间的王纯女士对记者说:“以前从上海到广州要27个多小时,现在只要24个多小时,节省了3个小时,乘坐火车比过去要快了很多,更方便了很多。”的确,从广州到全国各个城市的旅行时间都缩短了,尤其是往西部地区的列车提速较多。其中广州到重庆的K356次列车运行时间整整缩短了12小时31分,是省时最多的列车。旅客因此可以从从容容在品尝完广州的早茶后,第二天的傍晚时分,又能身在重庆吃上可口的“麻辣烫”。在长途运输中,广州到西北名都兰州、西南春城昆明的时间也缩短了4个多小时。
旅行时间的缩短,大大拉近了西部与东南部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有利于两地的交流与合作。铁路部门告诉记者:经过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后,广铁集团担当的229.5对旅客列车,旅行时间缩短近128个小时。时间就是效益,再加上铁路提速不提价,这128小时就变成了无穷大,其中蕴涵的社会、经济效益无法估算。
日增3万人次
提速火车吸引了广大的客流,使铁路客运市场更加“火爆”起来,特别是新运输品牌的火车票极为紧俏。据统计,4月份,广铁集团公司在提速后,每天发送旅客35.5万人,比提速前日均增加3万人。五一黄金周期间,旅客发送人数421.3万人,同比2002年增加27.8万人,增幅达7.1%.这是历次提速后所没有的增幅最大的效应。
铁路部门告诉记者:原来设想的作为一条旅游线路开发的K222/221次列车也出乎意料地让讲究高效率的商务和公务客流占据了主导地位,支撑了该次列车的高上座率,“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旅游热情也敌不过到扬州、南京经商、公干的热潮,每趟列车的软、硬卧铺都供不应求。而这趟列车的开行还给广州盆景花木市场带来了新的变化,扬派盆景花木大举进军广州市场,对“爱花如命”的“老广们”来说,自然欣喜不已。扬州下辖的江都市是全国著名花卉苗木生产区,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卉之乡”,以地方特色树种瓜子黄杨、水杉、银杏等尤为有名,年产盆花、盆景1000万盆;广州芳村则有亚洲最大的花卉拍卖中心,花价行情影响全国,这两者遥相呼应,联手态势已然成型。铁路提速后广州还引发了一场扬州炒饭是不是蛋炒饭的争论,正宗的淮扬菜就要来了的利好消息,无论是对“食在广州”的声名,还是对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都不是日增3万人的效应所能比拟的。
另外,备受人们关注的“陆地航班”长沙至北京Z17/18次列车,同样大受欢迎,“千里长京一日还”,令该趟列车开行初期就有超过90%的上座率。黄金周期间,5月1日至7日,该趟列车仅单程车票就总共售出3169张,其中7日这天上座率达到了100%。
上升到52.4%的装车兑现率
铁路长期以来一直让位于高峰客流的货运,提速后毫不逊色,争领风骚。据铁道部统计数字显示,5月6日,铁路卸车106815车,同比增加6143车,增长6%,卸车数创历史最高记录;装车100210车,同比增加6744车,增长7.2%,其中煤炭装车44770车,同比多装5268车,增长13.3%.铁路有关部门分析,第五次铁路大提速非常及时,使货运压力有所缓解。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随之也出现了原材料价格上升,能源供应趋紧的状况。以煤炭为例,今年广东预计煤炭的消耗总量约8500万吨,增长9%左右。而据国家统计局快速调查显示,全国63%的企业煤炭库存减少。铁路提速后,货运在能源运输上有了一定的应对能力,运力大增。目前,广东的铁路日均装车兑现率已上升至52.4%,比计划的4200车多145车,比去年同期相比,多207车,增长5%.在能源、粮食、春耕支农等重点物资装车方面,日均装煤921辆、石油216辆、粮食102辆、化肥171辆,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铁路货运同时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目前的煤炭运输,绝大部分是电煤运输,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省市用电量的加大,预计电煤运输将进一步增加。而经济迅猛发展导致工业原材料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铁矿、矾矿和进口矿石的铁路运输量都将会大大增加。尽管铁路货运在提速后运输能力有较大扩充,但仍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长远来看,必须加快客货运专线建设的步伐,摆脱铁路客货混跑的瓶颈限制。
半径在延伸中的“1小时交通圈”
铁路提速为打造新的城市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珠三角铁路沿线“一小时经济圈”初步实现:以广州为中心,无论到花都还是到东莞,乘坐火车的时间都在半小时以内,而到深圳和佛山也只需1个小时。
由于距离感缩短,珠三角人们选择职业的范围更加扩大,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已悄然发生改变:生活在一个城市,工作却在另一个城市,且在一天内,工作范围能够踏足好几个城市。比如,一个深圳的白领可以上午到广州洽淡一笔业务,下午则路过东莞观看一个展会,而晚上就可以回到深圳的家中和家人享用温馨的晚餐。
有专家分析,明年铁路将进行第六次大提速,最高时速将达到200公里,这势必引起提速铁路沿线土地的升值,而沿线升值区域为沿线站1公里半径圈内。如果沿线综合开发做得好,就会形成新的城市中心,从而拉动当地经济和城市的全面发展。
大量升级换代的新技术装备
铁路提速,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装备,使得铁路以前传统的作业方式和知识结构都必须加以改进。以运输新品牌“Z”字头的直达特快列车为例,其车辆乘务员在查找车辆故障时,不必再手拿着榔头从车头走到车尾,用传统的眼看、锤敲、耳听加上经验判断来发现,而是只需在列车车辆工程师室和客车综合控制柜的各种电脑触摸式显示屏上指指点点,就能随时掌握列车所有行车安全设备的技术参数、运行状态并进行“遥控”,只要有可疑情况发生,声光报警装置就会自动报警并进行分析整理和全程收集,并实现车厢之间及列车与地面控制本部间的实时传输。而直达特快列车的微型、智能、集成的客车电气综合控制系统、精确的GPS卫星定位装置、车地双向网络通讯控制设备的应用,使列车乘务员不仅要掌握新型车辆的构造知识,还要掌握以往完全不与车辆搭边的微电子应用、计算机运用、远程通讯监控等技术,并且要懂得强电、弱电、微电之间的转换及所有电气设施的操作和故障处理。
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促使铁路的劳动组织更趋合理。空调列车车辆乘务员原有的检车、发电、内燃、制冷等四大工种,被淘汰、集合和重组,人数由5人定员编制减少到2人,并向1人过渡,实现了检电合一。同时取消运转车长,其职责由车辆乘务员担当。这样,列车乘务员的作业方式由原来的双班制单项作业转变为全程单个综合作业,作业人员由原来的6人减少到1人,效率和效益都大大提高了。(编辑:何静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