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72|回复: 30

高速铁路仍需建设1万公里以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2 13: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面临怎样的难点?交通运输如何谋划好未来的发展?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于两会期间就此接受了《财经国家周刊》的独家专访。

交通仍属短板

  2013年综合交通体系完成了超过2万亿元的投资规模,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吞吐量分别居世界第一。经过20多年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建设,中国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是不是修够了,修多了,交通还要不要大发展?社会上对这个话题的争议持续不断。

  杨传堂的结论是: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衔接不顺畅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首先是路少,根据国家高速铁路网、公路网规划,到2030年,中国高速公路仍需建设6万公里以上,其中包括许多影响路网整体效益的省际“断头路”。高速铁路仍需建设1万公里以上;其次是路的分布密度差。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30年,连接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而欧美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已经连接10万甚至5万人口的城市;铁路货运、内河航道更是短板,导致公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79%,承担低附加值的大宗散货比例过高;民航是发达国家公众长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中国乘坐飞机出行的人还是少数。

  从装备水平提升看,也有差距。杨传堂举例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尚未掌握;内河船型标准化率为40%;栏板货车约占营运载货汽车78%,而欧美国家90%道路货运通过厢式半挂车等专用运输实现;节能减排水平偏低,营运车辆、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仍需下降。

  杨传堂特别强调,“服务”仍是中国目前交通运输最大的短板。在客运方面,公共交通分担率偏低,北京市、上海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仅为46%、37%,致使一些大城市交通拥堵严重,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亟待加强;在货运方面,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多年来一直偏高,高于现代化水平较高国家的平均水平。全国751.6万户运输企业中,个体户占91%,户均仅拥有1.7辆车,而欧美国家户均拥有车辆20辆左右;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全国性的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网络尚未建立;交通运输安全基础相对薄弱,事故总量、伤亡人数仍在高位运行。

给交通生产力松绑

  杨传堂介绍,交通运输部2014年2月24日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交通运输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由他担任组长。

    为了给交通生产力松绑,释放活力,必须理顺交通行业存在多年的难点、热点问题。杨传堂说,交通运输部已明晰了五项改革重点: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稳步推进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二是深化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包括围绕理顺中央与地方事权深化交通运输行业财税体制配套改革,研究构建支撑普通公路建管养的投融资体制,研究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制度;三是深化公路水路管理体制改革,其中包括加快建立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建管养相协调的公路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水运管理、航道管理、海事管理、救助打捞、交通公安管理体制改革;四是深化交通公共服务改革,其中包括加强相关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研究制定,推动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购买交通公共服务制度,加快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体制改革;五是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包括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积极参与和促进交通运输价格改革,深化道路货运管理改革,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完善统一市场准入制度。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支持保障科学有力’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速公路、干线铁路和民用机场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快速铁路网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国道干线公路覆盖所有县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杨传堂说。


发表于 2014-7-15 19: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局HXD1C 发表于 2014-5-30 19:06
我还以为你能说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原来都是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伎俩:
1。轨道交通的优势不要全归到 ...

哈哈还欧洲面积和中国差不多 欧洲也就西欧国家之间来往较多 和东欧很小联系 尤其是最近对鹅螺丝制裁
发表于 2014-6-9 14:31: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滇东高原 发表于 2014-6-8 21:08
高祖不下岗高铁就没法继续前进

相当严重地表示同意!
肾睾阻改善铁路员工福利,受到员工们拥戴,但是他对中国高铁事业的进步,却是一种阻碍。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光知道阻碍!
发表于 2014-6-8 21: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祖不下岗高铁就没法继续前进
发表于 2014-6-3 17: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日本高铁数量不多,但普通铁路密度特别大,运营也好
中国铁路要是不好好提高管理、运营、服务水平,就想多建高速新线,最后会走入死胡同

集中式的ZF建大型工程很在行,上级压倒下级,大城市压倒小城市,干线压倒支线,有了上级政策方向就好办,领导意志
但在大量需要精打细算的细小之处上,领导意志难以覆盖,又没有多少利益,却难做好
发表于 2014-5-30 19: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son2008 发表于 2014-5-29 09:58
另外,老夫再给你上一课,

请你不要动不动就把欧洲和美国放在一起说事,以显示你的国际化思维(实际 ...

我还以为你能说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原来都是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伎俩:
1。轨道交通的优势不要全归到高铁上去。既然你说“欧”和“美”不是一个概念,就也应该知道“轨道交通”和“高速客运专线”也不是一个概念,后者只是前者一个小小的部分。地铁,城市周边通勤铁路,普通客货混跑线路的优点不等同于高铁的优点。
2。欧洲美国面积都和中国差不多,美国在1970年代铁路运营里程就已经达到了32万公里而且早就有了重载技术,不是美国多爱航空而是美国早就进入了轨道交通时代,铁路早都够用了,所以不需要高铁。欧洲也是几十万公里铁路,富裕程度普遍较高,石油缺乏,可是高速客运专线也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这只能说明高速客运专线这个东西不是具有太高的价值。
3。现在所讨论的不是是否发展轨道交通的问题,而是高铁的问题。而在你眼里,凡是对高铁提出质疑的就是否定轨道交通,这是什么混账逻辑?
你不但肚子里真的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且移花接木偷梁换柱就是你的最爱。
发表于 2014-5-29 11: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局HXD1C 发表于 2014-5-28 18:21
要更高眼界你可以跑到世界上去看看,都在大力发展高铁再说别人坐井观天。否则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实际肚子 ...

外国人不发展高铁,中国就不能发展高铁,这个论调的确很怪哈。美国人喜欢飞机,中国人就必须喜欢飞机。
发表于 2014-5-29 09:5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nson2008 于 2014-5-29 10:01 编辑
西局HXD1C 发表于 2014-5-28 18:21
要更高眼界你可以跑到世界上去看看,都在大力发展高铁再说别人坐井观天。否则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实际肚子 ...


另外,老夫再给你上一课,

请你不要动不动就把欧洲和美国放在一起说事,以显示你的国际化思维(实际上那是一种极度愚昧,无知和狂妄的表现)。欧洲各国和美国虽然语言,风土人情和民族个性相近,但是后者与前者各国的国情有很大差异,不要把欧美当成一个概念。

从铁路技术和铁路发展的层面来说,日本和德国,法国之类的西欧发达国家倒是有一些相似性。而美国则与它们大相径庭。

中国腾冲漠河一线以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通需求和模式将会逐渐成为放大版的西欧国家(尤其德国)和日本的模式。


所以,高铁建设和其他轨道交通建设仍将是当前乃至未来更长时间内解决中国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发表于 2014-5-29 09:4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局HXD1C 发表于 2014-5-28 18:21
要更高眼界你可以跑到世界上去看看,都在大力发展高铁再说别人坐井观天。否则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实际肚子 ...

从你回复的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来你已经坐井观天很久了,只能看到西局那一小片天。看不到广阔的外部世界,看不到全球各国的经济,政治,人口和社会情况。

如此一来,你就只能说出此类鼠目寸光,不知天高地厚,还自以为是的话来,让大家耻笑。
发表于 2014-5-29 09:4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nson2008 于 2014-5-29 09:42 编辑
西局HXD1C 发表于 2014-5-28 18:21
要更高眼界你可以跑到世界上去看看,都在大力发展高铁再说别人坐井观天。否则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实际肚子 ...


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漠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和日本不相上下。那条线以西,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烟稀少。所以那条线以东应该大力发展高铁/客专。而那条线以西则应以货运为主。

中国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刚性出行量。而航空运力有限(更不可能超载),所以中国不适合像美国一样大搞航空运输。也不可能采取美国那种长途空运+短途汽车运输的模式,否则中国的道路拥挤将无处不在,包括小县城。

中国铁路的历史欠账太多,所以仍将需要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中大城市间需修建更多高铁,小城镇和中大城市间应该修建更多普速支线铁路。

而中等以上城市都应该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无论是市域铁路,地铁,轻轨还是有轨电车(视具体出行量预测)。如果中国的城市间轨道(高铁)和城市内轨道(地铁,轻轨,有轨电车之类)达到西欧发达国家和日本的密度,那才能基本解决中国的道路拥挤和坐车难问题。
发表于 2014-5-28 18: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son2008 发表于 2014-5-26 15:18
你在西部坐井观天太久了,还是出去跑跑看看吧

要更高眼界你可以跑到世界上去看看,都在大力发展高铁再说别人坐井观天。否则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实际肚子里没什么货。
发表于 2014-5-26 15:18: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局HXD1C 发表于 2014-5-18 19:25
拉萨怎么修350高铁呢?你就吹吧,反正就是键盘上随便打几下而已。

你在西部坐井观天太久了,还是出去跑跑看看吧
发表于 2014-5-18 19: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滇东高原 发表于 2014-4-11 22:42
把所有相连省会都用350高铁接通再修两万公里高铁都嫌少

拉萨怎么修350高铁呢?你就吹吧,反正就是键盘上随便打几下而已。
发表于 2014-5-16 22: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铁就是超前,即不是基于眼前现实柴米油盐需求的。不超前就不叫高铁。
发表于 2014-4-25 16:49: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hubin1983 发表于 2014-4-24 13:11
1000公里以内的开行高铁,超过1000公里的还是开行KTZ比较好。

错。

500公里以内开行动车,500~2000公里开行高铁或动卧,2000公里以上直接飞机了。

ztk可以逐渐消失了,仅限于中西部落后地区。

既有老线铁路的线路资源应该充分释放,拉动货运。
发表于 2014-4-24 13: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1000公里以内的开行高铁,超过1000公里的还是开行KTZ比较好。
发表于 2014-4-22 18: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SCMfromNECF 发表于 2014-4-21 15:06
1000公里以上的长途普速铁路旅行以后会非常少,完全是航空的领域,350高铁在1000公里上勉强一搏
而且100 ...

基本差不多。但是中国一个特殊情况是人口基数太大,收入低的老百姓还比较多,相当长的时间内1000KM公里以上还是普速占主流。欧洲美国适合你说的这种情况。
发表于 2014-4-22 12: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滇东高原 发表于 2014-4-11 22:42
把所有相连省会都用350高铁接通再修两万公里高铁都嫌少

支持你的说法。我觉得。建十万公里高铁都少
发表于 2014-4-21 15: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局HXD1C 发表于 2014-4-1 21:57
中国1000公里以上长途铁路旅行最佳性价比就是类似SS7E/HXD1D/HXD3D+25T的组合。绝对不是高铁。再大量修这种 ...

1000公里以上的长途普速铁路旅行以后会非常少,完全是航空的领域,350高铁在1000公里上勉强一搏
而且1000公里以上出行占所有出行的比例也不会很高,高铁服务50-600公里之间大城市的交通很理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备0506920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京ICP证120035号

GMT+8, 2025-10-31 13: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