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7月17日起,铁路部门在各省会及计划单列市所在地的27个主要高铁客运站,推出动车组列车互联网订餐服务,引进社会品牌餐食,为旅客提供更多品种、口味的餐食服务。届时,乘坐动车组列车出行的旅客,可以通过12306网站、手机APP等方式预订,既可以订所乘列车餐车供应的餐食,也可预订沿途供餐站供应的社会品牌餐食。旅客订餐成功后,铁路站车服务人员会把餐食送到订餐旅客指定的车厢和席位。 图为北京西至商丘的G801次列车一等座席的乘客在品尝列车提供的餐食。
高铁试行网络订餐、送餐到座,这一便民新举措着实可说诚意满满。在连年吐槽天价盒饭、心塞味道之后,如今高铁乘客终于有望迎来新选择。之所以会发生如此改变,固然与公众经年累月的呼吁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或许还得归因于铁总自身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的提升。此外,随着乘车实名制以及相关移动端应用的成熟,客观上也使得高铁丰富供餐形式具备了条件。这种种因素叠加作用,共同促成了高铁网络订餐的推出。 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高铁网络订餐都可算是多赢之举:乘客得到了更多元的就餐选择,餐饮企业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市场,而铁总在收获舆论好评的同时经济层面想必也是只赚不赔。众所周知,过去高铁上的盒饭定价高昂,销量却极为有限,因而并没有创造太多的收益。如今,高铁方面转换经营思路,变自有餐饮、自己经营为开放合作、许可经营,单是从中收取的特许费、进场费想必就很是可观。
就此而言,高铁推行网络订餐既可看作惠民改革,也可理解为某种生意策略。这其中,夹杂了公共服务、经济效益等多种考量……有鉴于此,公众理应调整好预期,对高铁网络订餐所谓“物美价廉”不要抱有过度期待才是。考虑到“特许经营”给餐饮企业造成的成本增加,考虑到服务人员“送餐到座”的增值服务——这两个显而易见的加价环节,必然会导致乘客的最终订餐价格高于市场行情。 所以,即便是同为网络订餐,高铁上的价码很可能还是要“贵出一截”。当然了,“贵”并不必然意味着不合理。关键是高铁方面能够设定合理的目标利润,能够以公开透明的机制招标招商。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无可指责,终端定价才具备足够的道德合法性。在很多人看来,高铁网络订餐是其回归公益属性的应有之义,但事实上将之理解为高铁深度商业开发的一次尝试或许更为妥当。 作为一种公共出行工具,高铁所构成的消费场景有其特殊性。而随着高铁网络订餐等一系列新举措的推出,这一原本封闭、僵化的细分市场,正明显加快了自我变革的进程。之于此,公众自然乐见其成,却也有必要警惕可能产生的新问题、新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