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61 司机室开门的位置是向内凹的,所以不存在盖板的问题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62 四轴煤水车的老架子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63煤水车的样子不及前进威猛,当然,它只是个小调机而已~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64 水鹤,阴霾的天空下小上游坚持的动力!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65 车体大约移动了10米,这下角度较为开阔了。小程问了师傅,大约5点干活,我们却不能等到,只得下次了,最后留影上游。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66 被打碎的信号机灯罩碎片。为何两显示都为蓝色呢?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67 回来的路上看到附近有一条建好的新线,由某单位新货场接入余下站北头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68 电厂的高压线源源不绝的供给西安市区的部分电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69 那天能见度很低,只看得到新电厂的大概轮廓。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70 告别了西客0032后,我们踏上了返回的汽车,途中经过户县第二电厂,也就是新电厂。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71 新电厂的冷却塔作为余下重工业的标志分外显眼…… [完]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西余线的首次考察以及探寻1141就在这茫茫的大雾中结束了,希望还有机会到这条铁路上来,欣赏它特有的风景。龌龊的余下,颠簸的西户公路……
这次旅行特别感谢西客0032的特别招待,感谢1141没有乱跑,感谢大家欣赏!
p.s.希望firebird的同学介绍你家乡的一些情况以及丰富图片的内容,谢谢!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非常感谢finley 西客0032和红色动轮对余下站的拍摄!辛苦了!希望大家有机会再来。已经半年没回家了,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同时也有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好奇而又一点点陌生的感觉。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确切的说,这个公园是惠安厂自己的,因为是自己建的。当初修建这个桥没花一分钱,全是用厂里的废钢做的。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下面引用由finley在 2005/12/11 11:45am 发表的内容:32 渐渐远去的蒸汽时代下没落的捡煤人的生活,不知如何捡得小康来
这帮人不是小康不小康的问题,而是过着超小康水平的生活!
不光是在路上捡,电厂下来的空车才是他们的“阵地”。一节车厢所剩下的煤渣就能装满一辆三轮车!他们自己都根本用不完,把这当作了“副产业”。一天下来能捡个两三车,多出来的就去卖。
所以铁路站附近的几个村子就是比别的村子富,楼房都不是一个档次的!这一点我相信finley等去的时候都能看见,程可能体验更深。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这是通向远处的那个房子的,是个仓库。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下面引用由finley在 2005/12/11 00:00pm 发表的内容:39 看看这个产品用了多少年,二级文物?!当年一次性铺就的石枕
好像陇海线当时还是单线木枕呢!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左边线路是去惠安厂,右边是去一电厂。在现在看来,左边的线路已经很少有车了,但在若干年前乃至现在许多在国防上(包括出口国外)真正“顶”的东西都是从左边的线路出来运往四面八方的。还有,除了新建的二电厂,什么一电厂 水泥厂包括陕西国防职业技术学院(程的学校)等附近的大小单位以前都是惠安厂的子单位,都是最后分离出去的。
走访西余线的“尾巴”——余下车站
下面引用由finley在 2005/12/11 00:54pm 发表的内容:67 回来的路上看到附近有一条建好的新线,由某单位新货场接入余下站北头
这个就是二电厂的专用线,不过没有引入余下站,而是引入到余下站北端400米处的新车站。很可惜你们这次没去北面,新车站在11月初刚刚投入使用。不过下次还有机会,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