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为何不大量生产BSP
个人感觉BSP车底比25T车底乘坐舒适感强很多,比如宽大的淡绿色车窗,提升了视野效果;车厢内采用射灯,大大提高了灯光效果,也提升了车厢的高档感觉;还有精致的红色洗欶池。可为何BSP的量却不大呢?现在还在新生产BSP吗?造价太高吧? 造价太高了,连早期的25T造价都很高
而且我记得常规的BSP只有软卧和软座,只有青藏版的带硬席位编组
铁总还是要控制成本的
现在连新25G软卧车都简配。 可能和专利转让使用也有关系。不能够直接生产同型号的,但可以仿制成类似自主知识产权的。 关键在成本问题,成本过高,大面积采购成本扛不起。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6-5-17 18: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键在成本问题,成本过高,大面积采购成本扛不起。
大量采购说不定成本能降低呢?
西局HXD1C 发表于 2016-5-17 16: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能和专利转让使用也有关系。不能够直接生产同型号的,但可以仿制成类似自主知识产权的。
BSP就是庞巴迪四方工厂生产的,不存在专利问题。根本原因是价格太高的问题。BSP上来就四五百万,青藏都五六百万了。国产25T现在能250以内。
国产25T纯粹是敷衍了事,外观做成跟BSP那样空调不突出,没有乱七八糟的的突起,完全可以,起码这不是什么涉及到高深技术的地方,都懒得去弄好。 BSP有原装进口的吗? 许虎 发表于 2016-5-19 15: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BSP有原装进口的吗?
有,只有三辆。
原装进口的在承担客运任务吗?
武深3T 发表于 2016-5-18 09: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量采购说不定成本能降低呢?
不见得大批量采购就能降低成本的,只能降低人工成本和批量生产的成本,但是原材料的成本和制造成本没法下降。 波比 发表于 2016-5-19 16: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只有三辆。
原装进口的是真空集便,塞拉门配置吧,现在还在承担客运任务吗?
asoya 发表于 2016-5-18 09:18
BSP就是庞巴迪四方工厂生产的,不存在专利问题。根本原因是价格太高的问题。BSP上来就四五百万,青藏都五 ...
250万是整列还是一节?整列不太可能,一节还差不多 和你一样0520 发表于 2016-5-19 2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装进口的是真空集便,塞拉门配置吧,现在还在承担客运任务吗?
真空集便、塞拉门是国内修改设计制造的。原装没有真空集便和塞拉门。 BSP和25T有什么区别呢? lvgonggong 发表于 2016-5-19 2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BSP和25T有什么区别呢?
度娘上有详细介绍
波比 发表于 2016-5-19 2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空集便、塞拉门是国内修改设计制造的。原装没有真空集便和塞拉门。
原装的3辆,现在还承担客运任务吗?
和你一样0520 发表于 2016-5-19 22: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装的3辆,现在还承担客运任务吗?
那就不知道了。只知道原装车持续运行速度是200km/h。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6-5-19 17: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见得大批量采购就能降低成本的,只能降低人工成本和批量生产的成本,但是原材料的成本和制造成本没法下 ...
生产规模上去后,单节车体所分摊的研发费、模具费啥的不都是降低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