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vf
发表于 2013-11-4 19:03:18
很简单,就一个问题,交流车客货通吃,直流车行不?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3-11-4 22:00:10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11-4 16: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都一样,峰值5400,持续4800
变压器、牵引电机,这些肯定是能满足长期5400KW的,只是不知道变流部分是不是能长时间5400KW。
当然,10多年过去了,想改应该很容易,10多年了,变流部分也应该换新的了。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3-11-4 22:03:35
asoya 发表于 2013-11-4 18: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样功率下,进入恒功区早,那么持续速度那块儿牵引力就大,这个从启动到恒功速度阶段牵引力跟最大功率无 ...
我是这么看的,从SS8开始就能900KW轴功率,到了SS9反而降了,这只能说明存在某些缺陷,至于这缺陷是哪部分造成的目前没人知道,那么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跑900KW轴功率显然是很容易的事。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11-4 22:04:05
8k-065 发表于 2013-11-4 18: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之后嘛,就在没看本务,以为都是猪。不过最后一次12年貌似可以闻到柴油味(延安技术停),还有貌似有烟。不 ...
这么跟你说吧,DF11G不可能去钻太行山隧道,全长27.8公里,进去出不来……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11-4 22:14:39
asoya 发表于 2013-11-4 18: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样功率下,进入恒功区早,那么持续速度那块儿牵引力就大,这个从启动到恒功速度阶段牵引力跟最大功率无 ...
还是那话,持续速度不等于恒功起点
比方说,两款车,均为六轴4800KW,牵引特性曲线也一模一样,一个持续速度80,一个持续速度90,两者加速性能亦一样,只不过前者可以满负荷(不一定等于满功率)在80公里以上的速度长时间运行,而后者在80公里只能短时满负荷运行(一般来说按半个小时计吧),假如电机和速比都一样,那就是前者的通风系统更强,而后者在80公里对应的电机发热量还是有杀伤力
SS9的5400峰值是在89公里,呵呵,显然在恒功区前,想也是,假如都进入恒功区了,功率怎么可能还会增加呢
所以DJ如果没有超功率,其在99公里前的牵引力必然全程小于SS9
之所以SS9不标5400,因为仅仅是个峰值,对于机车运用意义不大
SS9用ZD115牵引电机,额定功率就是900KW,所以5400严格说并不应该算超功率,理所应当吧
SS8我倒是见过单台电机峰值到1000KW以上,这个应该才是所谓的超功率输出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11-4 22:17:46
vvvf 发表于 2013-11-4 19: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简单,就一个问题,交流车客货通吃,直流车行不?
实际上还不是区分客货?否则还搞什么D1CD1DD3C的
SS9牵引行邮车也丝毫不吃力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11-4 22:18:39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3-11-4 22: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变压器、牵引电机,这些肯定是能满足长期5400KW的,只是不知道变流部分是不是能长时间5400KW。
当然,10 ...
应该没问题,我估计主要问题应该是通风系统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11-4 22:20:26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3-11-4 22: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是这么看的,从SS8开始就能900KW轴功率,到了SS9反而降了,这只能说明存在某些缺陷,至于这缺陷是哪部分 ...
我是这么看的,不是缺陷,而是轴距,说白了SS8散热条件比SS9强,再加上人为的保守,因为觉得4800足够了
SS8按900运用一点问题也没有
asoya
发表于 2013-11-4 22:45:58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11-4 22: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是那话,持续速度不等于恒功起点
比方说,两款车,均为六轴4800KW,牵引特性曲线也一模一样,一个持续 ...
持续速度是不等于恒功起点,两者有些差异,这对直流交流都是一样的。到现在只看到论坛提及5400KW的短时功率,没有相应的曲线。
从目前能看到的两者牵引特性曲线对比,40km/h的时候,SS9G和DJ2的牵引力就基本一样了(大约250kN),因为SS9G车重,即此时加速能力已经不如DJ2了,也就是说可能SS9G的优势只有0~30左右的速度区间,之后更不可能在大了。
另外,必须注意,DJ2是两百级别的机车,为了跑高速,减速比小,如果调成160,在0~160区间加速优势更大。比如现在的HXD1D,六轴420kN,四轴至少有280kN(按200的大红袍参数来说,对应也就266.6kN和DJ2差不多少)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4 23:33:21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11-4 2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么跟你说吧,DF11G不可能去钻太行山隧道,全长27.8公里,进去出不来……
原路滑行出来。可以在隧道中增加通风竖井{:4_93:}解决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11-4 23:39:49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11-4 23:45:27
dehydro
发表于 2013-11-4 23:57:02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4 2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路滑行出来。可以在隧道中增加通风竖井解决
埋深太大,不能设置通风井。要不早就这么办了。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11-5 00:07:05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11-5 00:26:42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11-5 00:53:28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11-5 12:44:15
本帖最后由 铁道游击队长 于 2013-11-5 13:53 编辑
asoya 发表于 2013-11-4 22: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持续速度是不等于恒功起点,两者有些差异,这对直流交流都是一样的。到现在只看到论坛提及5400KW的短时功 ...
SS9的牵引特性曲线当然包括了,只不过5400是峰值,没有恒功率曲线,这个您可以问WML,我记得他很多年前在这个版块做过图
我没记错的话SS9启动电流从5公里的1305A线性减少至89公里时的1024A,此时功率最大为5400,随后电流继续降低,在99公里降为870A(持续电流),此后机车进入4800恒功区
当然如果DJ能保持恒力矩输出直到恒功起点,那他与SS9的牵引包络线在0到99间肯定会有两次相交,换句话说在这个区间两车互有胜负,即便这样,也不会让DJ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具体的还得看DJ的牵引特性,我没见过
我并不否认DJ改成160的最高速度会更厉害,我只是不相信200的DJ加速能力比SS9强且强那么多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11-5 12:46:09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1-4 2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路滑行出来。可以在隧道中增加通风竖井解决
其实出肯定出的来,就是保不齐后面乘客有一氧化碳中毒的……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11-5 12:47:08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11-4 23: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很多野人部落也用上枪了。不过生产方式嘛,只能呵呵了。
哥们你觉得你有意思吗?我只回应你SS9使用了什么50年前没有的技术
至于SS9的微机控制怎么样,我估计你也不了解吧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3-11-5 12:50:27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11-5 00: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劳斯莱斯还是60年前的技术,不照样是好车。新干线0系列也是50年前的技术,放到现在也是好车。50年前 ...
我并不是对什么所谓50年代差耿耿于怀,而是你说SS9比8K差,你自己往回倒倒看仔细了
既然你也承认是好车,我就不说啥了,当然SS9也算不上多好,走形那么烂
搞笑的就是当年株洲厂为了阻止大同的准高电机发扬光大,上书铁道部说SS7D的中间架子高速不稳定,无奈大同搞出了SS7E,结果SS9的走形却如此烂,可见至少国内,想夸谁想骂谁全凭他的意愿,所言有没有道理真得两说——以此反观前面SS9和DJ的比较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