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42:58
老黔桂停运以来最近一张有活着的火车运行的照片,虽然只是一个金鹰。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44:53
对了,还有这个桥。当天出些小意外,没时间下线去拍这座桥,深为遗憾。这座桥位于大昌和乐坪区间
[ 本帖最后由 DF7D0086 于 2009-11-5 17:46 编辑 ]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48:39
这座桥是苦李井回笼道上的桥,桥墩底座都还比下层展线的轨道面还高
[ 本帖最后由 DF7D0086 于 2009-11-5 17:49 编辑 ]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51:35
走了一圈,高度差还是大吧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55:48
旧黔桂线的桥墩很有特点,不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而是用整块石灰岩石材堆砌而成。这在当时也没办法,水泥产能不足,只能用土洋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57:45
这座桥在杨柳街进苦李井的桥,镜头朝向杨柳街方向,但是可惜的是已经没有铁轨了,也没有合适的角度来拍这个桥的外形。这个是我觉得最遗憾的地方。桥部分到此结束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8:05:12
第四章:隧道
对于黔桂线这种困难地区的线路,在有限的资金技术制约下只能能少打洞就打洞,所以黔桂的隧道普遍都不长,最长的东山坪隧道才1745.4米,但是已经很不错了
观音阁隧道,离观音阁车站还是有点距离。还是今年暴走所拍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8:09:18
棚洞,一种很独特的东西,真的是非常独特,半边是山壁,半边是平地甚至是悬崖,为了防止落石损坏车辆线路不得已设置的东西。裕民棚洞这里已经过了观音阁,正在向东山坪进发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8:11:15
裕民棚洞内,记得以前有个娱乐新闻上报道一个貌似这里的地方拍电影,那部电影我至今尚未找到,要是找到了,算是导演有意境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8:16:09
东山坪隧道贵定端出口,还是直线的,图中那个小亮点不是噪点,而是隧道的另外一个出口。这里也成了定东乡人民进出的交通要道,无数的村民走过这个阴暗潮湿恶臭的隧道,回家或者进城办事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8:17:30
东山坪隧道都匀端入口,下面的村寨就从这里穿过云雾山脉,省的翻山越岭的劳累辛苦了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8:19:29
出了龙田往都匀第一个隧道,很有特点的牡丹口隧道,像是桃花源的入口一样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8:20:30
正看牡丹口隧道,还带了点小弯道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8:21:53
隧道里往外面看,真的有种别有洞天之感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8:26:13
大栗树明洞,这边黔桂线的大栗树隧道和那边湘黔线的大栗树车站一样,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8:28:09
隧道之中的反转曲线,曲线才是黔桂线的特色,这个将在接下来的章节说明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8:32:27
夕阳下的隧道,阳光柔和的洒在隧道内壁上,成了一个最常见的隧道符号。隧道顶上的路徽依然鲜红,但是这条线已经没人要了,沿线朴素的居民还是会有机会就揩油,今天砸个站牌,明天拆座房子,后天拿些材料,终于,老黔桂就很快的衰败下去了。这里是黔桂线大昌站往都匀的一个隧道,沙子沟隧道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8:34:03
苦李井隧道,回笼道上的隧道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8:35:38
下面的靖道关隧道,这个回笼道连接的一头
[ 本帖最后由 DF7D0086 于 2009-11-5 18:36 编辑 ]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8:40:55
转了一圈出来的上寨隧道,两个异体字,还有顶上那个小星星,显示出建设的那个年代是多么激动人心。镜头背后就是苦李井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