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6:24:23

清泰坡,一个注定被跨越的地方。自从8岁从贵阳回来坐快车从清泰坡通过不停车,我就晓得了什么叫跨越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6:50:42

第二章:站牌篇


因为来的晚了些,老黔桂的站牌所剩无几,大家将就看吧
第一张,还是从川弓站开始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6:52:28

大河桥还在用的时候,7444次经过所拍顶部是很有特点的三段式,不是常见的钝角顶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6:55:13

栋青树,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站房很有上世纪60年代的特色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00:08

京寨,又是一个回笼道,只是实在没那个机会带上相机去暴走一趟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01:18

深河,抗战最后的战场,小鬼子还是没在这里站住脚就被打退了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03:55

甲堡车站,我和几个同学花了两个多小时暴走12公里到这里来赶慢车回都匀,结果还是赶上了。不过等车的时候赶上下大雨,还想拍些东西,结果什么都没拍到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05:36

来三张今年暑假暴走都贵段硕果仅存的大昌站牌,横板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06:30

这张是竖版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07:24

逆光版,已经被我处理的看不见阳光了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09:27

最后一张,献给第二个记住的车站,谷峒
站牌的字体还是黑色的好,庄重,宋体字反而显得机巧,华而不实了,因为宋体字有些比划实在太细,不好辨认


[ 本帖最后由 DF7D0086 于 2009-11-5 17:11 编辑 ]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16:27

第三章:桥
说起来,老黔桂这些长长短短的桥,真的不是一句两句话能概括的。这些桥形态迥异,各具特色

先上几张大河桥的桥,要是没这座桥,大河桥车站估计就简称大河了
每根梁都不一样,先是8米的小短梁,接一根钢结构大跨度梁,然后是16米的中长梁,最后是8米的小短梁,估计中国的桥没有哪一座这么特别了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17:56

大河桥上,根本看不出桥梁是什么样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19:09

这座桥的标准户口照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20:29

桥下看桥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25:38

川弓站出来的小桥,某年独自暴走到此,当时还是一片农田河滩,河水里有小娃娃戏水,非常和谐。只是过了短短几年,所有的一切都变化了,下面这座桥是用了几十年的桥,远方有接触网的桥是黔桂新线桥,还是都桥厂制造(都桥厂现状挂靠十五局),不过给他们造完桥,都桥厂的路就被断了,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过河拆桥吧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27:41

剑河桥,小时候老来这里春游,结果现在还是被污染的一塌糊涂,这个暑假也没见有人来此戏水纳凉了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30:30

这里是出贵定,株六复线跨老黔桂的桥。上面那座桥是都桥厂制造,是株六复线的任务。那个时侯应该已经结束了改制,铁道部这个铁牌牌被拿下,都桥厂再也不是部属企业了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37:18

这些石拱桥还有些历史:石材来自龙田大昌之间的石灰岩矿,苏联专家担心这个石灰岩的质量不行,中方技术人员带苏联专家参观贵阳甲秀楼这个历经几百年而不坍塌的石灰岩建筑,苏联专家这才放心让中国人用石块垒砌成桥。当时已经在都匀建成投产的都桥厂产能不足,所以才会有这种算是土法上马的石拱桥。
此石拱桥位置:贵定观音阁区间,从贵定车站沿铁路步行约两小时即可看到,这种桥估计全国所存无几,除了一些实在古老的线路上。

DF7D0086 发表于 2009-11-5 17:38:45

龙田大昌区间一座桥,我一直惦念不忘的一座桥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22周岁纪念 遗照之老黔桂 仅此纪念(全贴完,欢迎顶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