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jiegang1 发表于 2007-5-12 16:51:46

脚盆人真能算计,修好了高速公路又能卖些二手车给非洲人民...

超高速 发表于 2007-5-12 16:54:26

唉!花费这么大代价建成的铁路,现在几乎废弃.实在可惜!

陈勇 发表于 2007-5-12 17:03:48

原帖由 yujiegang1 于 2007-5-12 16:51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脚盆人真能算计,修好了高速公路又能卖些二手车给非洲人民...
9494,我在坦国到处看到有写着日语当用汉字的二手车,廉价卖给他们后,再卖备件

Sarge 发表于 2007-5-12 17:44:05

原帖由 Hercules 于 2007-5-12 15:29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从政治上来说还是起了不少作用的……
此外,80年津巴布韦白人种族主义政权的垮台使得赞比亚有了更近的出海口,坦赞铁路的运量大降。
很难说,恢复联合国席位个人认为是因1969年开始中美关系迅速发展。
美国和苏联在非洲和拉美搞掉听咱话的政权例子可是很多的,所以咱们只能用钱去填了,这只能怨中国的外交一向缺乏远见和战略性,只懂得用钱和做大国的附庸

Sarge 发表于 2007-5-12 17:44:28

原帖由 陈勇 于 2007-5-12 17:03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9494,我在坦国到处看到有写着日语当用汉字的二手车,廉价卖给他们后,再卖备件
改革开放初期西德和日本也这么对咱搞过

Sarge 发表于 2007-5-12 17:47:24

原帖由 pardor 于 2007-5-12 16:1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西方人一贯这样,戴有色眼镜看中国,道理说来也简单,它们想控制非洲的经济,自己吃独食,结果中国人来了,把它们的奶酪抢走了,而且非洲人也觉醒了,它们自然感觉很酸。
我看鬼姥就是傻逼的没话说,咱天朝乱投钱就让他去投吧,投的越多完的越快

苏联/俄罗斯的外交思维和战术,中国是无法和他比的,从中苏/中俄关系上中国经常甘拜下风就可以看出来

陈勇 发表于 2007-5-12 17:59:55

转帖:
    新华网达累斯萨拉姆10月17日电(记者义高潮)马季和唐杰忠合说的关于“拉菲克(朋友)和夸哈里里(再见)”的相声曾在1972年把斯瓦希里语在中国推广了一番,而那段相声的主题——坦赞铁路也在中国广为人知。

坦赞铁路是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央省的新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坦赞铁路于1970年10月开始动工,1975年6月建成通车。中国先后派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5.6万人次,高峰期间有1.6万中方人员在现场施工。

自坦赞铁路建成交工、中国筑路大军班师回国后,为顺利执行中国与坦、赞政府间的铁路技术合作协议,整整30年间先后又有多达近3000人次的中国铁路专家来坦、赞两国工作。目前,在坦赞铁路达累斯萨拉姆站的办公大楼里,除了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管理者的办公室外,还有一个中国办公室。

时而看看手中的报表,时而核对电脑里的资料,第12期中国专家组组长杜坚认真监督着中国政府每年对坦赞铁路运营所提供的无息贷款的使用情况。已经61岁的杜坚1969年起累计在坦、赞两国为坦赞铁路先后工作了18年,他在国内绝大多数工作时间也与这条铁路紧密相连。

坦赞铁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在非洲大陆上最大的援助项目。迄今,坦赞铁路已累计运送了近2500万吨的各类货物,运送了4000多万名各国旅客,逐渐成为东非乃至东南非洲铁路运输系统中重要一环。

在达累斯萨拉姆港口区,当年住满中国铁路建设者的“中国大院”现在已是人去楼空,只有其中的一栋房子里还住着中国专家组。然而在大院的一角却不时地传出酷似铁木工车间的响动。
       “这是我们中铁建的铁件和木工车间在生产加工工程所需零部件,”中国铁路建厂工程集团坦桑尼亚公司总经理包庆连介绍道。

中铁建是当年承担为坦赞铁路沿线设计建设车站和货场的中国建设部门,随着铁路的正常运营,公司的主体早已返回国内,留守的少数工程技术人员逐渐转向承包建设坦桑尼亚工业和民用建筑。靠着苦干加巧干,中铁建从承揽几万美元的零碎小活逐渐发展到承接数千万美元的大工程。目前,中铁建已发展成为外资在坦桑尼亚最具实力的工业和民用建筑承包公司,被坦桑尼亚总统和总理推举为工业和民用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同时,它也是外国企业在坦桑尼亚创造就业机会的典范,该公司下属的坦桑尼亚常备合同工人就有5000人左右。

在距离达累斯萨拉姆西南24公里处,坐落着中国援坦专家公墓,坦赞铁路从其附近通过。公墓内安葬着69位援助坦桑尼亚国家建设而殉职的中国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其中47位在修建坦赞铁路时牺牲。在修建坦赞铁路中,中方共有65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除一名牺牲在中国赴坦桑尼亚的客轮上外,还有17名安葬在赞比亚。他们之中,年龄最小的仅24岁。

公墓打扫得干干净净、陵园内草坪修剪得平平整整、墓碑维护得整整齐齐。在公墓建成后,中国政府还专门责成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总公司坦桑尼亚办事处负责中国专家公墓的日常维护。

每逢清明时节,办事处都会准备白色和黄色的玫瑰,邀请所有在达累斯萨拉姆的中国人到公墓为建设坦赞铁路殉职的中国专家扫墓献花。办事处负责人李麟说:“他们为了国家利益工作在异国他乡,又埋骨在异国他乡,永远都回不了家了,我们身在坦桑尼亚的中国人,难道不应该替他们远在中国的家人和朋友到墓前看一看、献上一束鲜花吗?”

今年6月,坦桑尼亚总理洛瓦萨在陪同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到中国专家公墓祭奠时曾动容地说:“这里就是为坦桑尼亚、为坦赞铁路而献身的中国人远离家园的家。”

pardor 发表于 2007-5-12 18:04:28

原帖由 Sarge 于 2007-5-12 17:4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看鬼姥就是傻逼的没话说,咱天朝乱投钱就让他去投吧,投的越多完的越快

苏联/俄罗斯的外交思维和战术,中国是无法和他比的,从中苏/中俄关系上中国经常甘拜下风就可以看出来

扯得有些远了,不过苏联/俄罗斯的外交思维和战术,中国是无法和他比的这话不知从何说起,苏联强到解体了,周边的几个邻国连红军纪念碑都敢明目张胆的拆。

陈勇 发表于 2007-5-12 18:06:03

转帖:
异国青山上的墓碑:追寻坦赞铁路的故事
费茂华
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以西24公里的地方,在那异国的青山上,有一片中国亲人的墓碑。“一共是64名援助坦赞铁路的职工牺牲,另外还有一名牺牲在从中国开往坦桑尼亚的船上,就给他进行了海葬,所以其实一共是65名。这里是47个,赞比亚是17个。”带领记者来到墓地的坦赞铁路中国专家组翻译周文应介绍说。
墓园不大,大概有3个篮球场大小,周围用1米多高的砖墙围着。在墓园的角落里,有几头牛在悠闲地吃草。坦桑政府为墓园配备了专门守护人员,但仿佛已经很久没有人来整理过了。在墓园的里面,曾经有过一棵参天的大树为中国专家的墓碑遮风挡雨。但是,当地居民为了树上蜂巢里的蜂蜜,把这棵树锯断了。现在,树杆已经枯黄,斜靠在墓园的矮墙上。
在墓园的中央,数十块水泥筑成刷着白漆的墓碑整齐而宁静地挺立着,虽然只有大约50厘米高,却骄傲地指着天空。有的墓碑前还留着花圈----虽然已被阳光和风雨夺去了光彩,却依然袒露着远方亲人的思念。不知是谁在一块墓碑前留下了一支玫瑰,花瓣已经褪色,在风中微微地颤抖。
墓碑上只简单地写着主人的姓名、籍贯和生卒年月。但对于从1965年坦赞铁路开始勘探3年前起就一直在这里工作的老周来说,每一块墓碑都代表着一个令人伤心的故事。

“他叫李景普,当时44岁,是隧道工程队的队长,他家里有一个孩子是婴儿瘫,半身不遂,妻子在有身孕的情况下,还是支持他来支援坦赞铁路,”老周指着其中一块墓碑说:“在从达累斯萨拉姆返回工地的时候,李景普因车祸牺牲,同车的4个人只有一个活了下来。”李景普他们乘坐的吉普车当时整个冲进了一辆巨型卡车的底盘下面,李景普的身体被撞进驾驶室的汽车引擎紧紧地挤压在座椅上,他不断地流血,不断地呻吟、喘息。当人们把座椅拆掉,把他解脱出来时,李景普长长地喘了一口气,最后说了声:“累死我了”就停止了呼吸。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整个墓园里和李景普一样死于车祸的中国专家和工人占了绝大多数。 “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对坦桑尼亚靠左行不习惯,此外当地当时的路面很差,还有滑坡,有的车就整个都翻到山下去了,还有就是原来从国外进口了一批车,这些车底盘比较高,所以稳度不够。”老周叹息道。
这些曾经是父亲、兄长、丈夫或者儿子的鲜活生命,为何要千里迢迢来到这异国的土地,最终埋骨异乡,化做异国青山上的一块块墓碑?
这一切要从1965年的2月17日说起。那天,中国迎来了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尼雷尔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渴望在两个国家之间修一条铁路,这样,刚刚独立的内陆国家赞比亚就可以不必通过被西方殖民主义者控制的南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而将本国的铜矿运往海外,而尼雷尔也希望有一条铁路来将坦桑尼亚南部的矿产和物产送出来,发展经济。那时南部非洲的一些国家还在争取独立自由,尼雷尔和卡翁达也希望通过坦赞铁路为当时的自由战士提供必要装备。
尼雷尔依次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西方以及苏联,但均遭到了拒绝。于是,他抱着尝试的态度,找到了中国政府。此时中国刚刚告别三年自然灾害,有上千万人在饥饿中死去。但出乎他的意料,当他试探性地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出援建坦赞铁路的要求时,竟然得到了他们豪爽的同意。毛泽东对随后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先独立的国家有义务帮助后独立的国家。”

1968年,第一批中国工程师到达达累斯萨拉姆,开始勘测工作。为了完成任务,勘测队员们要用脚一步一步地把铁路要经过的路线至少走上3遍:坦赞铁路总长为1860.5公里。这意味着勘测队员们在1968年4月到1970年6月的两年间,在非洲大草原和原始森林里至少走了5581.5公里。

“人烟稀少,野生动物多,而且疟疾流行。有一种萃萃蝇,人被它咬了就会昏睡过去,再也醒不了。还有一种小咬,从人的汗毛孔吸血,”往事依然清晰地留在老周的脑海里。“当时,酱油都是一种奢侈品,我们吃的是酱油膏,拿它和水兑起来吃,而吃一次新鲜蔬菜就跟过年一样。还有就是可供饮用的水少,都是死水潭,水的颜色是乳白色的,有时候烧开了,喝了还拉稀。”

1970年10月26日,上万名中国筑路工人来到坦桑尼亚,和当地工人一起,拉开了坦赞铁路建设的序幕。他们面对着和勘测队员同样的艰险。“这个地方到了热季非常热,我们有的开施工机械的驾驶员长期坐在椅子上,汗呀,热呀,甚至于把身体下部都沤得糜烂了。但就是这样,为了赶工期,他们都不下火线,”60年代晚期到达坦桑尼亚、现任坦赞铁路中国专家组组长杜坚对我们说:“铁路经过的地方,很多都是沼泽地带。当时我们这些中国人真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另外和当地工人,也是亲如一家。当时在一个烂泥潭里,都一起跳下去。也没有考虑到这样那样的疾病,当然当时也没有听说过什么艾滋病,要是现在就不可想象了。”

1975年10月23日,坦赞铁路提前一年建成并开始试通车和试运营。1976年7月14日,坦赞铁路举行了全线交接仪式。“我总有我们胜利了的感觉。我们战胜了自然的一些困难,战胜了一些人的污蔑之词,终于把这条铁路修成了。我总觉得中国当时在我心中的分量,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分量,是很自豪的。”讲到这里,老周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当时,一位西方工程师在参观完这条铁路后,尤其是像姆马段这样的困难地段之后,感慨万分。他说,中国人了不起,“只有修建过万里长城的人,才能修出这样高质量的铁路。”

沿着铁路,中国人还无偿为坦赞两国修建了车站、机车厂、办公大楼等配套设施,并援助了机车和修理设备。这是当时世界上由单个国家提供的最大的发展援助项目,但中国人带来的,还远远不止这些。“这条铁路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直到现在,人们依然在思考它的作用和意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纳里托莱拉局长告诉我们。
  坦赞铁路中国专家组的司机丹尼尔证实了纳里托莱拉局长的话。当时,丹尼尔就在坦赞铁路的隧道队学会了开挖土机和汽车。工程结束后,他进入坦赞铁路管理局,一直为中国专家开车。“我和中国人一块工作,学到的最好东西是团结互助。中国人最好,我们有饭一起吃。”能够用简单中文对话的丹尼尔甚至为我们唱起了当时的歌曲:“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胜利、胜利。还有一个叫做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敬爱的毛主席,敬爱的红太阳……” 采访期间,几乎每一个和中国人一起工作过的黑人朋友都能脱口而出一些带着当年那个时代气息的中国话:“毛主席万岁、辛苦了、不辛苦、工作好了、为人民服务”等等,中国的印记就这样永远地烙在这些异国人们的心里。
中国的印记也同时留在了非洲广袤的大地上:铭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字样的枕木从达累斯萨拉姆一直伸向赞比亚。走在达累斯萨拉姆火车站,你更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不仅仅是这里的建筑风格,也包括窗户、门的样子,甚至是站台两侧的石棉瓦顶蓬和水泥砖地面都渗透着中国的味道----这里的一切都来自中国,包括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将近30年过去了,达累斯萨拉姆车站的一切都完好如新,整洁的墙面甚至没有一条小小的裂缝,1975年制造的“东方红”列车也依然运转良好。在火车站旁边的坦赞铁路机车修理厂,我们见到了33年前出厂的中国机床,它们依然正常地工作--照周恩来总理当时的指示,援助坦赞铁路的是中国最好的设备。“1998这里发了一次大水,坦桑尼亚的很多道路都被冲毁了,但这条铁路依然完好。” 纳里托莱拉局长告诉我们说。现在,每个星期有三趟列车从达累斯萨拉姆发往赞比亚终点站新卡比里姆博希。列车的车厢里异常拥挤,甚至连厕所和洗手间里都挤满了乘客。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坦赞铁路运行伊始,就碰到了重重困难。除了列车经常晚点外,它的运量一直严重不足。而且,作为世界最贫困国家之一的坦桑尼亚也没有财力来继续投入到坦赞铁路上。实际上,坦赞铁路的每一次设备更新都是依靠外国——主要是中国的援助来完成的。纳里托莱拉局长说,他希望中国政府能继续向这条铁路提供资金和技术指导。而一位我们在列车上遇到的乘客则说得更加直白:“在中国人撤出之后,这条铁路的管理就非常差,我们应该再把中国人请回来,因为中国人非常好,当年就是他们建造了这条铁路,他们对这条铁路非常熟悉,知道该怎么做。”

新华网 2003-11-20


[ 本帖最后由 陈勇 于 2007-5-12 18:11 编辑 ]

porschechn 发表于 2007-5-12 18:39:43

好贴,看了真是感人!!!

Snake 发表于 2007-5-12 19:05:51

感动中。。。默默祝愿

Sarge 发表于 2007-5-12 19:13:00

原帖由 pardor 于 2007-5-12 18:04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扯得有些远了,不过苏联/俄罗斯的外交思维和战术,中国是无法和他比的这话不知从何说起,苏联强到解体了,周边的几个邻国连红军纪念碑都敢明目张胆的拆。
苏联佬外交上赚的很多的,基本没怎么赔过,咱们的思维和战术与他们有很大差距,这么说你该理解拉

纪念碑这事不好评价,但是纪念苏联煽动东突的那个纪念碑必须拆除

ylsd620 发表于 2007-5-12 20:17:17

为陈老大的精华帖子喝彩,为中国人民的付出遭到冷落遗憾!!!小日本,看到中国在非洲得到好处了,它这个畜生也故意去援建高速公路抵制中国........

飞扬 发表于 2007-5-12 21:43:33

这么强的帖子不留名不行啊。
敬礼+:victory:

耗子要坐车 发表于 2007-5-12 22:25:49

怎么一个人都没有..荒废拉?

pardor 发表于 2007-5-12 22:42:01

原帖由 Sarge 于 2007-5-12 19:13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苏联佬外交上赚的很多的,基本没怎么赔过,咱们的思维和战术与他们有很大差距,这么说你该理解拉

纪念碑这事不好评价,但是纪念苏联煽动东突的那个纪念碑必须拆除

呵呵,说起来苏联毛子在外交上和咱们的思维上确实是不一样的,不过感觉苏联占便宜完全是利用自己的国力以大压小,斯大林就是一个有浓厚的大国沙文主义思想的领导人。当时的中国和当时的苏联国力相差还是很悬殊的,所以苏联能够采取现实主义的外交取向,对自己有利的就干,赔本,哪怕是先赔后赚的买卖都不干。而中国就不行了,从现实角度出发,只能做附庸了,要想树立自己的影响,只能暂时赔本赚吆喝了,不过坦赞铁路这个本赔的还是值的。而苏联的外交总体来都是当时赚了,但苏联解体后再看就不一定赚了。比如当年侵略了波罗的海三国,在德国入侵波兰时在波兰人最困难的时候从背后给人来了一刀,这都是斯大林办得好事,现在到了拉清单环帐的时候了。

小猪Z10次 发表于 2007-5-13 01:25:53

哎,就这么荒废了!!向那些长眠在地下的烈士致敬!!!

滇越铁路 发表于 2007-5-13 02:03:14

这车近看,远看,仔细看怎么都觉得和我国米轨车很相同.难道也是我国生产的?
http://bbs.hasea.com/attachments/forumid_36/20070511_39c8031a59713567ce852kJtZrLmitmA.jpg

http://bbs.hasea.com/attachments/lbupfile//132_3274_1141926527.jpg



http://bbs.hasea.com/attachments/forumid_36/20070511_a74123bbbfcba7c78e2aaDzEt6IDOMgZ.jpg

http://bbs.hasea.com/attachments/lbupfile//132_3276_1141926731.jpg


http://bbs.hasea.com/attachments/forumid_36/20070511_b9278910b84acb61d035lLrtsY6NLDXl.jpg

http://bbs.hasea.com/attachments/lbupfile//132_3270_1141925836.jpg

兰局西固段 发表于 2007-5-13 15:13:00

呵呵,非洲也有意甲球迷吗?我看到了一个身着帕尔马队服的黑人!
那些专家长眠在异国他乡,感觉真的很悲壮......敬礼!!!

陈勇 发表于 2007-5-13 18:02:01

原帖由 滇越铁路 于 2007-5-13 02:03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车近看,远看,仔细看怎么都觉得和我国米轨车很相同.难道也是我国生产的?
当然全是中国的,这是中国政府最大的外援工程
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查看完整版本: 坦赞铁路掠影(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