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65|回复: 14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4 14:24:33 |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沫沫在 2005/08/08 12:45pm 第 3 次编辑]

    7月3日的天津,热得要死,本想约个老同学乘47路沿中环溜一圈,但他嫌热,死活不去。这一下午干什么好呢?电视无聊,出去看车又实在太热。干脆坐火车出去转转吧!过过车瘾。做出这个决定时,已经是下午1:00了,看了看时刻表,最终选择了4493,去塘沽南站转转,那个站在一个死角里,去东北的车不经过那里,所以对我很有吸引力。14:56发车,简单准备了一下,向天津站出发!
    来到售票大厅,每个窗口排队的人不多。我发现大厅的柱子上多了几个液晶显示屏,大概是15英寸的,放的是海河开发的消息,不过我觉得太小了,看的人可能并不多,作用不大。买了票,进4号候车室,1547也在这里候车,到了14:35,4493开始剪票,和我一起进的就一个人,挺吃惊的。打开门,连票都没剪就进站了。下到6站台,正好1343晚点10分钟进10道5站台,我喜欢列车进站时的那种气势,爽!我的破绿皮就在12道停着,还没挂机车,正好过去看看,在站台上溜溜,难得在站台上这么清静,连拍照。走到前端,看见站台北侧的墙已经拆了,换了顶端镶嵌蓝色玻璃的漏空墙,很是好看。再看前面,折反段里过来一台DF4D,以为是给我的车挂上的,没想到一拐,上了10道,挂上了1343,仔细一看,是DF4D-0001,没说的!喀嚓!!收进相机,那边的车刚挂上1分多钟,就看见一台DF11又过来了,莫非……DF11牵4493?果然拐到了我的这道,是津段的DF11-0023,拍了几张,回去准备上车,票上的座位号是2车,不理它,上了3车,一车就4个人,从来没坐过这样的车,真清静,车迷坐车就应该是这样!我选择了靠右侧的一个位置,打开窗户,往椅子上一靠,悠闲!下午1:00刚做决定,现在就在火车上了,我从来没这样闪电般地坐过车,感觉有点离家出走的感觉~~~~~由于1343晚点10分钟,所以到了14:45它才开走(正点14:36),14:56分,DF11一声长鸣,4493正点启动。靠窗+人少,外面的线路看得很清楚,我不时探出头拍照,弄得列车员阿姨不停地说:“哎!脑袋!脑袋呀!”一路拍了折反段的n张照片,等车一过唐口地道,车速突然慢了,慢得不能再慢了,时速顶多3-4km/h,也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在唐口地道看车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从唐口地道至十一经路桥之间,速度都特慢,这其间我还拍了那个古老的水鹤。机车一到十一经路桥下,就听前面的机车猛的一阵轰鸣,我知道要加速了,可不!短短的十秒内,列车由3-4km/h加速到了将近20m/h,这过程别提多爽了!一路经过了许多熟悉的地方,南货场、东风地道、车辆段……,看了这些地方无数遍了,在车上看感觉就是不一样。15:10分,列车出了外环线,过了张贵庄站,列车越来越快,按公里标进行了计算,速度最高保持在80km/h,这绿皮22真不争气,才这速度就已经晃得要死,我算速度时写的字都歪歪扭扭的,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坐T11去东北探亲,时速108km/h,在桌子上面写东西稳稳当当,唉!转向架是关键,同是绿皮,用206转向架的就要比用202转向架的要稳得多,可4493是全列202转向架,忍了吧~~~~穿过了蓟港铁路的特大桥、津滨轻轨跨线桥,挺快的,15:30到达塘沽站,不停,继续前进。强!!塘沽的确很漂亮,许多高层建得都很漂亮,过塘沽站好像是一个货站,停着好多的货列,还看见一台津段的DF7-0238,货列都过去了,列车突然一阵猛拐,我知道应该是拐上南站的线路了,到了滨海立交桥,京山正线向北拐了,我的车则继续向前,上了一段单线铁路,路况、环境都很差,再向前,过了新华路立交桥下的一个道口,随即分出了线路,列车员也招呼大家下车,我也站起来准备下车,在车门口,一个女的同列车员聊了起来,看样子是熟人,她们在谈论客流问题,列车员说:“现在不行,早晨都没以前多——修了轻轨……”看样子很是无奈。下了车,得知4494在16:45返回,现在是15:40,有一个小时的探访时间,先不出站,照相!给站牌来一张:
                                |————————|
                                |     塘沽南     |
                                |   tang gu nan  |
                                |    <--塘沽     |
                                —————————
                                 呵呵!画得不好~~~~~~
   
照完站牌,去看看一路辛苦的DF11,刚刚摘钩,向前走了,我观察了一下,塘沽南站只有4股道,北侧可以看见天津碱厂的巨大的烟囱,有70-80米高,3个排一起,很是壮观!向另一头看,可以看见新华路和一个机车库,里面挺着一台DF7-0217和DF7C-5411,当然是京局津段的,这时候DF11回来了,返回是上的是第2道,应该是去列车的另一头挂车去了,等着一会儿回家。目送DF11通过,去看看刚才的机车库,发现DF7C这么一会儿功夫不见了,哈!跑了,走进看看,这个车库有两股道,里面都空了,DF7-0217是停在库外的,这时候,DF7C-5411回来了,出南站的方向走了,向它来的地方看,有许多的油罐,看了半天的车了,出去溜溜吧,我感觉这里的风很大,不知离海还远不远,从出站口出去,就是新华路,再前面,是一堵半米高的墙,再后面是雾蒙蒙的一片,我走过去一看,靠!塘沽外滩公园!!听说过好些次,但今天第一次见到,我这里离公园还有1-2公里的距离,但仍挡不住外滩公园的宏伟,在这里还看得见东方公主号邮轮,风不断地吹过来,不时有船从面前经过,太美了!我喜欢!塘沽离市区不远,但绝对是另一番风景,顶!!
    欣赏完海河的美丽,回头就看见了塘沽南站的老站房,刚看完现代感十足的外滩,又看到了这个站房,古老与现代遥遥相望,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慨,走进看看,发现站房墙面破损严重,在大门的右上方挂着一块牌子:"塘沽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塘沽车站旧址"。这个……不清楚,谁给介绍一下?拍了几张车站外景,然后回到站台,去车的另一头,DF11-0023早已挂好,柴油机还在轰鸣,车门、车窗关得紧紧的,司机在里面享受空调呢吧!重新出站,来到海河边,坐在坐在河边,走了将近一小时,歇会儿,看着眼前驶过的船,远处的邮轮、外滩公园,远处的龙门吊,心中百感交集。这里离海还有一段距离,但我已充分感受到了它的气魄,那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我喜欢大海!
    16:40,该走了,从大门进入站房,里面有一些木制长条凳,但我估计这里很难坐满人,到了售票口,还没说话呢,售票员就递给我一张硬板,可怜的小站一天只有4趟车,这4494是一天当中的最后一趟,旁边的墙上是时刻表,里面的时刻有的都过时了,我改了一下:
               
               天津                   塘沽                塘沽南
  4493        14:56                   —                 15:37
  4491         6:01              6:33  6:35             6:45
               8:00              7:27  7:25             7:15          4492
              17:25                   —                 16:45          4494
   
    快开了,上车。我上的这节车很特别,里面的墙壁是木纹的,很有古典韵味,列车员说这节车晃得最厉害,建议大家去别的车箱,我则在找好的位置等一会儿照相。旁边有人在谈论欧洲杯,说希腊队这次完了,好运到头了。我是不关心足球的~~~~4494在16:45准时开车,路过了天津碱厂,比我想象的要整洁得多,碱厂旁边,在新华路立交桥下有一个广场,叫“红三角公园”,了解一点中国近代史的都知道这个名字的意义。列车又走上了那条环境脏乱差的单线,靠在座椅上,听着轮轨撞击的声音,看着远处的景色,突然有了一种惬意的感觉,车迷对火车情有独钟,当然会钟爱乘火车旅行了。过了滨海立交桥,就看见了京山正线一点一点的接近,随即一阵轮轨撞击的声音,我有回到了京山正线,刚过塘沽站,遇到K215急驰过来,吓我一跳。这时候有个列车员走了过来,刚过我这一排又回来了,吃惊地望着我,说:“你是跟车(4493)来的那位吧?”我一看,这是在天津站开车时查我票的那个小伙子,我点了点头,他说:“你刚才下车了吗?”我说下了,他说:“到那……这就回来?”我又点了点头。“哎?有意思!?”有意思?他居然在我对面坐下来和我搭话,“你去那干什么?”“拍车,拍车站。”“拍它干吗?”他很惊讶,得,典型的普通人对车迷的态度,我说“我是车迷,迷的就是铁路。”“车……迷?”他大概第一次听说这种迷,挺好奇的,他又说:“这车没什么拍的,都快淘汰了。”他在指这车的车底,“你要拍的话,一会儿下车去1站台,那的车好,什么25T、25K的,这车太破。”随后他有微笑地说:“这车也算一个历史,拍拍将来也留的念想吧!”然后友好地拍拍我的腿走了。呵!假如所有的铁路职工都这样就好了。回去的路上拍了蓟港铁路的特大桥,在路过车辆段时发现BSP还没走,1站台是看不见了。列车进4站台,想拍一张机务段的远景,可是逆光,放弃了,那里面就停着DF11G。随即出站,一下午旅行结束,胶卷还剩一些,准备哪天有精力起个早,去1站台捕捉Z42进站,娄点DF11G回家,我想效果会很好。那可是在6:41呀!(完)
 楼主| 发表于 2004-7-4 14:30:44 |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我刚找到点东西:
                            塘沽 与近代中国第一条铁路
    今天的京山、沈山铁路,其发端于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时期,时称京奉(北宁)铁路,其兴建及在塘沽的变故,还有许多故事。
    清末一些新业工交企业的用煤需要,促成了唐山开矿采煤,而煤的生产又和运输问题紧密相连。早在一八七六年(清光绪二年),煤矿主办人唐廷枢就曾作过估算:即使唐山煤采用西法生产,煤的山价降低后,如用牛车将煤运到芦台,再由芦台装船沿蓟运河运到天津,每吨成本也将约白银四两七钱,几乎与进口煤价格相等。如果能修建一条由矿山到出海口的铁路,则煤的运费将降低很多,将比进口煤便宜。因此,开平矿务局乃于一八七九年(清光绪五年)报请李鸿章,拟由该局出资,修建一条由唐山矿到北塘出海口的铁路。李鸿章转奏清廷同意后,正等筹办中,因“顽固派”的谏阻,清廷又收回成命。
    一八八O年(光绪六年)开平矿务局因铁路不能修建,就打算开凿运河来代替铁路。但经勘测后发现,唐山地势较高,无法开凿运河。仍需要用铁路来解决。为此,再次提出申请。考虑到“顽固派”最反对使用蒸气机车,因此申请时特别声明只修建以骡马为动力的、唐山至胥各庄间九公里的轻便铁路,才得到批准。
    这条铁路于一八八一年(清光绪七年)五月十三日动工,六月五日铺轨,同年十一月竣工。命名为唐胥铁路,由开平矿务局管理,是我国自建并延续至今的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通车之初,使用骡马为牵引动力效率极低,不能适应煤矿生产运输需要,迫切希望改用蒸气机车。一八八二年(清光绪八年)开平矿务局所属修理厂的工人们,仅凭金达的图纸,细心钻研,利用一台卷扬机上的锅炉,矿上旧井架上的槽铁及旧车轮,制造出一台轴式0-3-0型蒸气机车,工人们在机车两侧各刻了一条飞龙,因此,俗称“龙号机车”只能牵引两辆12吨煤。但煤运不出。开平矿务局又在一八八六年(清光绪十二年)请求李鸿章准许 路由胥各庄延长到芦台,以代替运河运煤。一向主张修建铁路的李鸿章认为这一建议“妥洽”,必有火车运煤乃能兴旺。就在当年,立即报朝廷批准后,将唐胥铁路向芦台方面延长,名为唐芦铁路。组成铁路公司,是为我国铁路独立经营的开端。
李鸿章将唐芦铁路再延到大沽北岸(即天津附近)的设想,又从国防需要出发,建议将唐芦铁路“南接大沽北岸,北接山海关”。经批准后,一八八八年(清光绪十四年)三月,将该路修建延伸到塘沽,同年八月二十八日修通到天津,名为唐津铁路。
    京奉铁路由唐胥铁路建成通车到沈阳,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几乎经历了清政府对铁路态度的转变全过程。即由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坚决反对,到八十年代的允许“试办”,到一八八九年的“毅然兴旺”,甚至不惜以路权为代价,大量借外款建路的全过程。
    一九四三年将塘沽南站(当时名为塘沽站)由京山线上剔出,使京山线由塘沽站(当时名为新河站)直接连通北塘站,另从支线由塘沽站连接塘沽南站(即今塘沽支线)。其用意是使京山线缩短五公里的运输距离。
    一九四九年初,平、津相继解放,至此,京山线才转为中国人民所有。
发表于 2004-7-4 15:01:33 |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下面引用由沫沫2004/07/04 02:24pm 发表的内容:
碱厂旁边,在新华路立交桥下有一个广场,叫“红三角公园”,了解一点中国近代史的都知道这个名字的意义。
是不是和侯德榜有关系?
发表于 2004-7-4 17:38:39 |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下面引用由齐鲁号2004/07/04 03:01pm 发表的内容:
是不是和侯德榜有关系?
没错,就是那个老品牌
 楼主| 发表于 2004-7-5 22:44:47 |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我忘了把它发上来了~~~~
塘沽南站公交线路及沿途主要车站:
101路 塘沽站——外滩——塘沽南站
507路 轻轨保税区站——外滩——塘沽南站
108路 洋货——外滩——塘沽南站
注:上面所写的并不是该路车的起点/终点。
发表于 2004-7-5 23:32:24 |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塘沽南站有硬纸车票出售啊。没有买?另外门口还有937和621的。
发表于 2004-7-5 23:40:33 |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1、您那天的Z41是沪段的41/42牵引还是35/36牵引啊?
2、47/8路换车了吗?
3、4493还套跑车吗?原来套7110的。现在呢?
发表于 2004-7-6 20:13:34 |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这个贴子最后由DF4D-0070在 2004/07/07 00:05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T132004/07/05 11:32pm 发表的内容:
塘沽南站有硬纸车票出售啊。没有买?另外门口还有937和621的。
有卖的,老刘请看。
今天班里一帮人本来去蓟县的,后在本人强烈建议下改去的塘沽南,具体行程同沫沫的。
本务DF4D-0142(无法体验DF11的良好加速性能),发车晚了9分,所以4493一路狂奔,最高时速到了95左右,老22车把他们都快晃吐了,我的头也让风吹的很痛,但是最后还是晚了3分,回程时间还算正常。
其他:
1.李公楼桥下甩了俩儿25K车
2.折返段内唐段的橘子皮达到了6台,此外红2 038外壳还没拆卸
3.和沫沫聊天的那位查票的小伙我也遇见了,而且他一直在观察我的举动,但是当时我正跟同学海侃,所以没跟他搭上话,不过他应该清楚我是干什么的了。
17_3483_7.jpg
发表于 2004-7-7 00:01:38 |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天!95公里就受不了了?我上次和同学进京,在我的建议下乘坐了4428,过北站后列车狂奔,估计上100了,同学北京下车都没反应过来,问我,到了?先乘50路去劝业场吧。。。我无语。。。。
发表于 2004-7-7 00:10:28 |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下面引用由T132004/07/07 00:01am 发表的内容:
天!95公里就受不了了?我上次和同学进京,在我的建议下乘坐了4428,过北站后列车狂奔,估计上100了,同学北京下车都没反应过来,问我,到了?先乘50路去劝业场吧。。。我无语。。。。
主要还是晃的太厉害了,车有点儿老了,当时小桌上都没法放东西了。
不过我的承受力更强一些,他们身子太糟。
发表于 2004-7-7 00:23:57 |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嘿嘿,以后要向民航学院的同学强烈推荐乘坐4493或者4428,锻炼平衡能力。
发表于 2004-7-7 14:44:15 |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很想到塘沽南站去看一看,还有泰达客站!
发表于 2004-7-9 09:43:42 |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车站简介:  塘沽南站位于京山线177公里处的塘沽站支线上,距塘沽运价里程6公里,地处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市东部。隶属北京铁路局天津铁路分局,为四等站。塘沽南站货场办理货运业务范围为整车,年货运办理能力76.1吨。因无起重能力,货场线已多年闲置无装卸业务。塘沽南站的货运业务主要在管辖的16家33条铁路专用线进行,最主要的是服务于天津港第三港埠公司进出口业务。货运发到量由我国进出口贸易量决定,港口通铁路极大的方便了广大客户运输的需求,支持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塘沽南站共有22名货运员工,24小时以热情周到、方便、快捷的运输为您提供服务是塘沽南站全体员工的服务宗旨。  
塘沽南站比塘沽站还古老。
有关网友沫沫这次出游所涉及到的历史均在下面的文章里:
    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在塘沽留下了大量“自强,求富”的遗迹。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辅设在北塘大沽天津之间,在它横渡海河处留下了个“水线”的地名。1878年,大清邮政的第一条海上邮路起点在塘沽海河上。1880年,在西沽海神庙旁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从此塘沽出现近代机器生产,塘沽诞生了产业工人。在此第一盏电灯照亮了大沽这荒辟的渔村。北洋水师的25艘舰艇除7艘4千吨级以外,其余18艘包括邓世昌的“致远”号,都在此修理过。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参加黄海大东沟海战的北洋水师舰队就是由此出发。它也是中国最早的军械厂之一,它生产的仿德国一磅后膛快炮——把守在大沽炮台的“神威大将军”被英军掠走,现在大英博物馆内。在它的纪念馆中还能见到1917年生产的马克沁机枪。1887年中国最早的铁路企业——津沽铁路公司在现塘沽南站海河边建起了中国铁路第一材料处,1903年迁到现塘沽站河边,即现新河材料场,河边还有原码头遗迹。中国早期建设铁路的材料都是由此发出。1888年中国最早的标准轨铁路辅到塘沽设站,原塘沽站由英国人金达设计,即现塘沽南站,现在它是塘沽地区保留最久的建筑,它的一个小楼上还有英语站名“TANGKU”。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詹天佑首次从事铁路事业就在这里。中国第一个官办的航运业轮船招商局1899年在塘沽建起了码头和货场。在现繁华的乐购对面的海河边还有原码头遗址。第一条驶入海河的中国籍轮船就是招商局的,它打破几十年外国轮船独占海河的历史。中国最早的西式煤矿开平煤矿于1881年在塘沽开凿了煤运外运河,它在海河入口,由于煤船集聚1884年形成村落,因此叫“河头”。这条运河上的煤船远远驶来形象黑猪,所以这条运河被俗称为“黑猪河”,成了洋务运动留下的印记。洋务运动也改变了古老大沽炮台的面貌,守军仿德国陆军建制,装备了进口的克鲁伯大炮,有发电灯、电仪局、探照灯,也有了象封得胜等留学国外的军官。
    天津碱厂是一个拥有80多年历史的纯碱生产厂家,其红三角牌纯碱享誉海内外,目前已发展到经营各种化工产品,其创始人为著名化学家侯德榜。该厂有铁路专用线与港口和国铁相接,可以将纯碱通过铁路专用运到天津港装船出口。
发表于 2004-7-22 14:17:43 |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http://www.hasea.com/non-cgi/usr/22/22_904_6.jpg
按照改点前的时刻表,4493的运行时间才34分钟,可怜的YZ22还不得散架了!
发表于 2004-7-22 14:41:27 |

[推荐]7.3塘沽南站游记

下面引用由Albert2004/07/22 02:17pm 发表的内容:
(www.hasea.com/non-cgi/usr/22/22_904_6.jpg)
按照改点前的时刻表,4493的运行时间才34分钟,可怜的YZ22还不得散架了!
坐此车确实有车要散架的感觉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13 12: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