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1|回复: 4

亚欧大陆桥北疆铁路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0-23 18:05:09 | |阅读模式
  1990年8月16日,兰新铁路乌(鲁木齐)阿(拉山口)段铺轨抵达终点。9月12日,与苏联土西铁路接轨,北疆铁路线路建设胜利完成,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全线贯通。1992年10月31日,北疆铁路转入正式运营。到2002年10月,北疆铁路正式运营10周年。这10年来,铁路是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记者近日探访了北疆铁路沿线。


阿拉山口:崛起的“西部第一口岸”


  阿拉山口是世界五大风口之一。1990年10月20日建起阿拉山口火车站,造型俯视为中国的“中”字、正视像山口的“山”字、又有国门的“门”字含义的车站,令人印象深刻。当时,这里只有一个边防连、一个气象站。


  阿拉山口站站长张永清介绍:建站初期,阿拉山口编组站准轨到发线总共只有7条,其中货物线1条、换装线3对。11年来,经过4次大的改造,站场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准轨到发线达6条,编组线11条;宽轨到发线4条,编组线8条;换装线13对,日均装车数255辆。口岸过货能力不断提高。阿拉山口站的进出口运量每年以13.6 %的增幅递增,车站过货量由1991年的16.3万吨发展到2001年的500.6万吨;旅客发送人数达81425人,运输收入4.08亿元,连续6年保持了全国口岸过货量第二的成绩。为保证口岸车辆使用,铁道部、乌鲁木齐铁路局每年增加乌西口排空车,并确定口岸国际联运货物交车不受限制口限制。为进一步扩大口岸过货能力,铁道部、北疆公司投资近8亿元改造站场,工程竣工后可满足800万吨过货量,同时预留场地,能力可达1300万吨。


  铁路口岸的发展成为阿拉山口口岸发展的驱动力,经历10多年发展,阿拉山口口岸已突破单一的过货功能,向包括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区域型经济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口岸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以进出口贸易为依托的仓储、运输、加工业,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的货物集散中心和以木材为龙头的加工基地。


  当年荒凉的山口如今已成为一个商业、金融、通讯、交通、文化娱乐、旅馆、餐饮、医院、学校等工作、生活设施齐全的新兴口岸城市。常驻单位有铁路、海关、国检、边检、外运、部队等。口岸辖区面积15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覆盖面积7.5平方公里)。口岸总投资已达8.5亿元。口岸固定人口已超过1万人,流动人口超过2万人,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客到这里参观游览。为加强口岸管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党委、政府在阿拉山口设立了口岸党委和口岸管理委员会,行使县市一级党委和政府职能。财政、公安、物价、检察、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齐全。


  自治区口岸办副主任贾士兵告诉我们:阿拉山口口岸自1991年开办临时货运以来,过货量逐年上升。截至2001年,已累计过货2200万吨,年过货量占新疆16个口岸总过货量的88%,在全国同类口岸中仅次于满洲里,居全国铁路边境口岸第二位。1991年至2001年已累计向国家上缴关税及代征税48.3亿元人民币。2002年上半年,阿拉山口口岸过货278万吨,占全新疆过货量的89.5%,同比增长12%;完成关税及代征税6.29亿元,占全疆87%,同比增长20%;完成贸易额7.13亿美元,占全疆70.6%,同比增长27%。


  阿拉山口口岸作为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西桥头堡,已成长为铁路、公路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堪称崛起的“西部第一口岸”。


博尔塔拉州:口岸经济最大受益者


  口岸经济的辐射效应使阿拉山口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阿拉山口口岸所在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经济发展创造了生机。


  亚欧大陆桥开通,博尔塔拉州随之成为我国连接中亚和欧洲的开放前沿。博尔塔拉州抓住口岸所在地的地缘优势,突出抓好口岸经济的发展,围绕口岸旅游、进出口过货和落地加工大做文章;借助口岸进口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上市:在木材进口加工方面,组建阿拉山口木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废钢进口、加工和钢材来料加工方面,组建阿拉山口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有色金属进口和加工出口方面,组建新疆鑫达边贸股份有限公司。为配合国家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口岸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口木材剧增,今年木材进口量可达20万立方米。博尔塔拉州借机发展木材加工业。阿拉山口将成为中国西部最大木材进口、批发、加工、经销基地,形成“木材城”。


  阿拉山口口岸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来兴办企业。口岸资金存量不断扩大,到2000年,各家银行资金存款余额达5亿多元。企业有活力,服务业伴随发展,从而带动了博尔塔拉州的就业,地方税收也相应增长。去年博尔塔拉州地方国内生产总值16.83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第三产业增长11.6%;地方财政收入1.43亿元,增长13.8%。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6.76亿元,同比增长12.3%。


  州党委副书记史少林深有感触地说:博尔塔拉州是全疆最小的州,但由于有了阿拉山口口岸这个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区位优势很明显。全新疆其他口岸全年过货量仅为阿拉山口口岸一天的过货量,因而阿拉山口口岸在全新疆举足轻重,这也提升了博尔塔拉州的政治经济地位。铁路口岸促进了博尔塔拉州的发展,博尔塔拉州更要为口岸搞好服务。搞好了铁路口岸站,不仅铁路受益,博尔塔拉州也受益。


  今年9月4日,国务委员吴仪到阿拉山口口岸考察时,强调要加快口岸的发展,拉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过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让“太阳(上市公司)升天,月亮(龙头企业)明亮,星星(中小企业)闪光”。


奎屯:北疆铁路沿线发展缩影


  北疆铁路边修建、边开通、边运营,沿线车站开办客货运业务分别达9个、12个,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出行、企业营销。北疆铁路公司走访克拉玛依、塔城、阿勒泰、玛纳斯、石河子、博乐等地政府经委,征求意见;到兵团下属农七、八、九、十师以及口岸报关行、乌市八钢等企业、公司调查货源,互通信息,尽一切可能为地方经济提供周到的服务。地方政府和企业重视铁路、支持铁路。在北疆铁路沿线具有代表性的是奎屯市。


  奎屯火车站前,有一条长2.5公里的高等级马路,直达奎屯市政府大楼。这是20世纪80年代市政府投资300万元,为铁路通到奎屯兴建的。马路两旁绿树行行、鲜花丛丛,站前大花坛成了当地新婚夫妻留影的必到之处。


  西安至乌鲁木齐的直快列车延伸到奎屯始发、终到,结束了北疆地区没有直达内地客车的历史。1997年9月,西北首列双层豪华旅游列车开行,不仅方便了北疆各族人民旅行,而且带动了沿线地方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双层客车为奎屯、石河子两市新增流动人口50多万人,投入消费1亿元,新增财政收入1200万元。仅两市新增出租车700多辆,办证和税收就达1710万元。


  奎屯市辖区内有个独山子石化公司,没通火车时,靠汽车从克拉玛依往厂里运原油。现在炼油使用哈萨克斯坦进口的原油,用火车从阿拉山口经北疆铁路运到奎屯,再转到独山子铁路专用线,每天60辆。独山子的成品油也依靠铁路从厂里运往成都、昆明各地。为方便货主工作,铁路在奎屯站为独山子石化公司专设办公室并安装电话。独山子铁路专用线1994年启运时,年运量仅为26.3万吨,到2001年运量已达230万吨,增长774%。独山子石化公司原油加工量也由1987年的154万吨增加到2001年的360万吨,销售收入由6.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82亿元。


  北疆铁路沿线是我国四大棉产区之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好几个农业师分布在这里。北疆铁路开通,摘棉农工往返、棉花外运更加便捷。铁路每年为提供客、货运力要打两大战役。从1997年开行棉农专列,当年4列,输送1.5万人;2001年开行63列,输送8.8万人;2002年预计80列,12万人。为了解棉花外运情况,我们走访了大货主、驻在奎屯的农七师。农七师辖10个农牧团场、14个棉花加工厂,每年可提供皮棉200万担以上、棉短绒1万吨以上,棉花品级居兵团之首,被定为新疆优质棉出口基地。北疆铁路开通后,农七师在奎屯火车站附近建起占地280余亩的棉花储备库,靠火车将棉花运到天津塘沽港,远销美、日、印尼、新加坡等国。2000年底,农七师出口棉外运紧张,车皮短缺,找到北疆铁路公司、乌鲁木齐局求援。铁路全力支持,调来车皮,每天装车60~70辆,到12月底,发送棉花近5万吨,为兵团加快资金周转、出口创效奠定了基础。今年预计棉产值达19.75亿元,同比增长97.5%。


  奎屯市统计局长邹筱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北疆铁路正式运营的1992年,铁路客运量为16万人次,货运量为50万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44794万元;到2001年底,铁路客运量为46万人次,增长187%,货运量为320万吨,增长540%,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24733万元,增长178%。


  由于通了铁路,1975年才设市的奎屯成为新疆第一个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级市,加上近年乌鲁木齐至奎屯高速公路修通,奎屯进一步成为交通枢纽,人流、车流、物流、信息流上升,城市经济每年以两位数增长,发展步伐更快。奎屯市对铁路的作用、地位更加重视,市委书记提出:铁路无小事。在奎屯,高速公路与铁路线之间的空地,已提前预留为铁路发展用地。


口岸经济·陆桥经济·地域经济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作为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西桥头堡的阿拉山口,已经成为全国向西开放的“西口”。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和完善,使阿拉山口口岸联结和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广。


  如何加快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推进阿拉山口全方位开放、多层次开发、宽领域合作,使之成为加快西部开发的增长极?如何以阿拉山口口岸为辐射点,通过亚欧大陆桥带动沿线经济,进而辐射到沿线区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些问题已成为方方面面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关注、运筹的大问题。


  口岸过货量要持续稳步增长。要开发新货源、新品种,拓展新市场。要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口岸接运能力。要加快电子口岸建设。铁路主动配合海关部门,推进口岸管理信息化,加快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推广应用。


  争取建立边境贸易区。在阿拉山口建设边境贸易区,可以使口岸在西部大开发中蓄积强有力的后劲,加快博尔塔拉州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大开放和沿桥经济的发展,为新疆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创造有利的条件。


  实施阿拉山口引水工程和环保绿化工程。优化、美化投资环境,保证今后工业项目的启动实施,满足口岸人口不断增加和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改善口岸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之,要使阿拉山口口岸加快由单一的“过境”功能向进出口的加工、中转货物、边境旅游购物等多功能转变,由主要靠国家投资向投资多元化转变,提高口岸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从今年起,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已将中亚地区的主要国际铁路列入欧洲铁路网络。其中E50线穿越乌克兰全境,直达哈萨克斯坦的德鲁日巴,与中国的阿拉山口接轨。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努力使阿拉山口成为亚太地区与欧洲之间的交通咽喉和贸易枢纽。


  借助亚欧大陆桥,西部地区联合向西开放,新疆推出“全方位开放、外引内联、东联西出”的对外开放战略。越来越多的内地产品通过亚欧大陆桥进入周边国家市场,越来越多的资源性产品从新疆进入内地,亚欧大陆桥作为国际大通道的作用日益明显。由北疆铁路带动发展起来的“陆桥经济带”已经成为新疆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阿拉山口成为“陆桥经济带”和沿边开放带的“T”型交会点。


  陆桥经济的带动和辐射效应为新疆发展、沿桥各省发展注入了活力。要依托亚欧大陆桥,特别是充分发挥大陆桥中国段东、西桥头堡的辐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地域经济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亚欧大陆桥将不仅是铁路的物资陆桥,还将发展为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建立起来的信息陆桥、数字陆桥。


  亚欧大陆桥跨越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差异的三大地带,要以铁路交通运输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使之形成沿桥经济带。通过加强以交通通讯为主的线状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区域生产要素适当聚集在具有较强产业基础和城市规模的大中城市,进一步促进沿桥大城市乌鲁木齐、兰州、西安、郑州、徐州、连云港的开发开放,使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培育沿桥地区经济增长点,支撑和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经过10年、20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的开发建设,把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建设成与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相辅相成的,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一级经济轴线,进而建设成联接亚欧两大陆的经济地带。( 来源:人民铁道报)

发表于 2002-10-30 19:10:14 |

亚欧大陆桥北疆铁路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纪实

发表于 2002-10-31 01:06:31 |

亚欧大陆桥北疆铁路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纪实

发表于 2002-10-31 01:21:30 |

亚欧大陆桥北疆铁路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纪实

发表于 2002-10-31 13:12:54 |

亚欧大陆桥北疆铁路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纪实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6-17 06: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