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楼主: zhaoshuais

[建议]T27/28 平壤/丹东-北京,改经沈大沟海线,修改完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7 15:48:33 |

[建议]T27/28 平壤/丹东-北京,改经沈大沟海线,修改完成

下面引用由zhaoshuais2005/01/27 11:10am 发表的内容:
但现在的方法有一大弊病:只能从辽阳去北京,不能回来.而从长期统计来看,两地间去和回的客流是相等的.
这也不难,2549到鞍山以后,停一会就到辽阳,车体就停站辽阳。
发表于 2005-1-27 16:07:04 |

[建议]T27/28 平壤/丹东-北京,改经沈大沟海线,修改完成

下面引用由T132005/01/27 03:39pm 发表的内容:
K27/8这个车似乎国际列方向并不亏损啊。至少中国车每周开2次是不亏损的。至于到丹东的,就不清楚了。另外,确实,K27/8到沈阳后要挂K19下来的莫斯科-平壤的俄铁列车。所以,这个车的开行更重视的是国际口,而不 ...
还是东方兄的分析深入,透彻,以后国际联运的问题,还要多多向您请教啊。
发表于 2005-1-27 16:41:04 |

[建议]T27/28 平壤/丹东-北京,改经沈大沟海线,修改完成

您还是不要再继续挤兑神州号了!神州号被直特们折腾的够戗了。再推迟的话,估计就要出事了。
发表于 2005-1-27 21:58:16 |

[建议]T27/28 平壤/丹东-北京,改经沈大沟海线,修改完成

我的观点,这件事情,不具有可行性。
且不说别的,改成特快以后走干线变成走支线,有这么改的嘛?而且这么个改法,也不近多少。
2550:关于辽阳的问题,我考虑过以下方案:
1、T11/12拐过来,2550恢复京秦。
2、2550再加一组车体,把A589/590延长至辽阳,1714变点。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08:57:21 |

[建议]T27/28 平壤/丹东-北京,改经沈大沟海线,修改完成

T11-12延长90分钟运行时间不太好.毕竟这车沈阳的客流比重不小.而且这车的票额肯定没有再留给辽阳-盘锦一线的余量.
盘锦的车延到辽阳,而且还加一组车底,也不是好办法.那还不如盘锦的车延到海城,鞍山的车改成北行经沈阳上秦沈的特快或快速呢.鞍山,辽阳,沈阳足够装满一列车(看看抚顺的车就知道了).而且不多花车底(因为秦沈快),还是锦州整备.而且不互相冲击.
其实解决辽阳问题的最好方案就是鞍山始发北行经沈阳上秦沈的特快.但这样一来海城和西柳就成为难题,以前我考虑过把大连的车拉来海城(修联络线)
不过,这种掩盖在大城市光环之下的小城市好象在任何地方都容易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
发表于 2005-1-28 12:29:44 |

[建议]T27/28 平壤/丹东-北京,改经沈大沟海线,修改完成

国列改线改点难度都相当大的,很难调整的。K27/28也是跟不少其它车次一样,春暑运比较火暴,平时比较宽松。
发表于 2005-1-28 13:32:01 |

[建议]T27/28 平壤/丹东-北京,改经沈大沟海线,修改完成

下面引用由T132005/01/27 03:39pm 发表的内容:
K27/8这个车似乎国际列方向并不亏损啊。至少中国车每周开2次是不亏损的。至于到丹东的,就不清楚了。另外,确实,K27/8到沈阳后要挂K19下来的莫斯科-平壤的俄铁列车。所以,这个车的开行更重视的是国际口,而不 ...
T13分析的好!
只是下面这句话中的说法不太明白:
“我国往那边去的列车的车厢之所以不换车,是我国的空调车车底抗寒性达不到毛子那边的气候。往哈萨克斯坦的N895/6的车底就已经体现这个问题了。”
按理说抗寒性(是不是和密封性有关)这样的小问题国内不会解决不了吧?因为国内,尤其是黑龙江北部的一些地区,冬天的气温并不比俄罗斯低,比如加格达奇冬季晚上的气温到零下30-40度很常见,而漠河这样最低能到零下50多度的地方,我国最老的22B车厢不是也一样在附近运行。而俄罗斯除了稀薄利亚腹地的一些地区外,其他地方的冬天并是特别冷(尤其是中亚、莫斯科这些地方,冬天和北京的气温差不多),所以即使我国 的列车的抗寒性能不如老毛子的,跑这些地方也不至于出问题吧?所以我猜想车厢的抗寒性估计不应该是中俄国际列车不换车底的主要原因。
另外,不知道“到哈萨克斯坦的N895/6”是怎么回事?愿听T13详细介绍。
发表于 2005-1-30 21:51:03 |

[建议]T27/28 平壤/丹东-北京,改经沈大沟海线,修改完成

下面引用由zhaoshuais2005/01/28 08:57am 发表的内容:
T11-12延长90分钟运行时间不太好.毕竟这车沈阳的客流比重不小.而且这车的票额肯定没有再留给辽阳-盘锦一线的余量.
盘锦的车延到辽阳,而且还加一组车底,也不是好办法.那还不如盘锦的车延到海城,鞍山的车改成北行 ...
你这个想法还是具有可行性的,不过还有一些细节问题:
1、你说抚顺的K96够在沈阳装满,高峰期可能是,但平时K96的票还是比较好买的 而且2550要是再折过去,三趟车分的话,可能就更装不满了;
2、海城、西柳从地级市的范围说都是鞍山的,鞍山不管好像不太好;
3、上秦沈照顾锦州比较难,锦州南离市区比较远,2590改白天以后,锦州的夕发朝至客流就指2550拣了。
发表于 2005-1-30 22:21:19 |

[建议]T27/28 平壤/丹东-北京,改经沈大沟海线,修改完成

下面引用由chasms2005/01/28 01:32pm 发表的内容:
T13分析的好!
只是下面这句话中的说法不太明白:
“我国往那边去的列车的车厢之所以不换车,是我国的空调车车底抗寒性达不到毛子那边的气候。往哈萨克斯坦的N895/6的车底就已经体现这个问题了。”
按理说抗寒性 ...
那么哈市去伯力的车该用什么车底呢?
发表于 2005-1-30 23:49:25 |

[建议]T27/28 平壤/丹东-北京,改经沈大沟海线,修改完成

下面引用由chasms2005/01/28 01:32pm 发表的内容:
T13分析的好!
只是下面这句话中的说法不太明白:
“我国往那边去的列车的车厢之所以不换车,是我国的空调车车底抗寒性达不到毛子那边的气候。往哈萨克斯坦的N895/6的车底就已经体现这个问题了。”
按理说抗寒性 ...
1\“我国往那边去的列车的车厢之所以不换车,是我国的空调车车底抗寒性达不到毛子那边的气候。往哈萨克斯坦的N895/6的车底就已经体现这个问题了。”
答:我的意思是现在已经差不多到年头的民主德国制造的国际列车车底一直没有实现更换的原因之一就是车底的抗寒性问题以及车底的换轮对的问题。众所周知,毛子那边的气候到了冬季是十分寒冷的。如果换了我国的空调车底过去的话,寒冷的气候会使得空调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而且加挂空电车编组以及中途加油问题在国际协议方面不容易解决。毛子那边的车厢的供电系统是这样的:动力分散电气火车是机车供电,一般旅客列车的供暖一般是依靠沿途停靠站加煤或者车厢自代柴油发电机要么就是机车直接供电了。而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牵引常规列车的机车没有机车供电的,一般就是车站负责加煤。在俄罗斯铁路规定的编组中,是没有空调发电车的考虑的。所以,这个车要副挂空电车,比较困难。K3/4在毛子那边最大编组是21节车,其中在毛子那边固定上2节餐车以及伊尔库斯克上1-3节俄铁客车。K19次列车中途多次摘挂车底,而且涉及双方的成本核算,比较复杂。比如我国乌鲁木齐开往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的N895/6次列车的车底是我国四方工厂生产的RW19、YW18等车底。但是,在使用中,尤其是冬季,车辆供暖以及车辆保暖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其中的解决方式就是自带柴油发电机。说白了就是我国的车底无法正常适应人家那边铁路要求的。N895/6由于运行里程短,可以说是勉强可以适应的。
发表于 2005-1-30 23:56:06 |

[建议]T27/28 平壤/丹东-北京,改经沈大沟海线,修改完成

下面引用由t2352005/01/30 10:21pm 发表的内容:
那么哈市去伯力的车该用什么车底呢?
是哈三的25G车底,到绥芬河之后大家下车走两步,边检外加上毛子车。现在不太清楚如何了,原来的时候是毛子的车过来呢。
发表于 2005-2-1 11:41:25 |

[建议]T27/28 平壤/丹东-北京,改经沈大沟海线,修改完成

下面引用由zhaoshuais2005/01/28 08:57am 发表的内容:
T11-12延长90分钟运行时间不太好.毕竟这车沈阳的客流比重不小.而且这车的票额肯定没有再留给辽阳-盘锦一线的余量.
盘锦的车延到辽阳,而且还加一组车底,也不是好办法.那还不如盘锦的车延到海城,鞍山的车改成北行 ...
鞍山—辽阳—沈阳—北京也不是办法。K96不能作为参考。从城市规模上看,抚顺比辽阳大,抚顺客流也比辽阳大很多的。而且K96的票沈阳也要控制很大一部分,好象没有像2550那样,给鞍山大部分票,而且由于某些特殊原因,K54的票很难买。沈阳人很多也只好坐K96,K96是抚顺和沈阳的客流加一起的。鞍山+辽阳没有那么多人的。何况,海城,尤其是西柳,市场很多,经商的客流很大的,这些客流不能丢。2549车体白天放辽阳是个办法。
发表于 2006-8-1 21:12:40 |
楼主的想法很好
发表于 2006-8-1 21:15:52 |
这么老的贴都能被楼上的发觉,厉害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7-18 0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