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32步,今天我的微信计步排名肯定又是第一。”56岁的陈小虎以一套标准的形体动作,从调乘的机车上平稳落地,摘下胸前的记录仪,结束了夜班工作,他扫了一眼戴在手腕上的运动手环,笑呵呵地向身边同事“炫耀”。
从制动员、连结员到现在的调车长,陈小虎干了34年调车工作。在他看来,虽然岗位不同,但都是编组场上的“缝纫师”。“车钩‘缝’得好不好,关乎列车运行安全、稳定,尤其是春运,更不能掉链子。”陈小虎说。他每天横向穿越编组场30多条股道,从平均1000多米的股道一端走到另一端,日均往返十几个来回。“每天下来,走2万多步妥妥的,编组场里几乎每个工作地点都有我的足迹。”陈小虎说。
“‘缝’车钩需要一些技巧,不仅要用手钩把钩位调整好,实现精准连挂,而且还需要把风管连结好,发挥更好的制动作用。有时,大组车列等着‘缝’,我们要做到又快又准。”陈小虎一边作业一边给徒弟包凯敏讲技术要领。陈小虎半弯着腰,一只脚踏进股道中,用手钩把车钩调开,顺势蹲下,把两个风管抱在胸前,两手用力往中间一挤压,“哐噔”一声,车钩就“缝”好了。
作为路网性特大编组站,兰州北站调车任务很重。现在,调车组每天平均需要调整车钩至少400个、连结风管至少500次,陈小虎他们早已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