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沙漠斗争,斗的是意志,斗的是精神。”9月18日,守护乌吉线30多年的车间主任杨德荣如是说。他经历过点煤油灯照明的时代,体会过20多天吃不上蔬菜的艰苦。多年前的乌吉线沿线,与职工相伴的是低矮的房屋、昏暗的煤油灯盏、光秃秃的沙漠,生活补给用品都靠混编列车运送。当时,如果遇上风沙埋道、补给车进不来,职工连喝水、吃饭都得定量。即便如此,一代代铁路职工并没有被吓倒。
如今的车间焕然一新,标准化的二层公寓以及职工网吧、小书屋等一应俱全。这激发了职工热情,促使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书写新时代的“乌吉精神”。
“选择沙漠,就要一往无前。”这是青工任辉留在本井线路车间文化墙上的话。2011年大学毕业后,任辉被分配到本井线路车间本井工区。窗外一排排黑色尼龙防沙网格、沙障紧紧扎到沙丘深处,一眼望不到头,这是乌吉线给他的最初印象。从那以后,他便开始打沙障、挂围栏、清积沙、撒草籽,学会了很多在学校根本接触不到的技能。“乌吉线上最难熬的还是冬天,风一吹,衣服穿少了会瞬间被冻透。”任辉说,“冬天穿啥衣服,现在我已经有经验了。”转眼8年过去了,任辉已由一名线路工成长为车间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