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指出,要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初心和使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16日晚,在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的办事大厅内,兴安街道党工委书记孙明涛正和社区居民一起观看《新闻联播》。“总书记来到我们这里了解社区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融合等情况,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孙明涛表示。
家住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的夏民山一家,是由回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满族共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团结大家庭。夏民山告诉记者:“在我们这里,家庭邻里各民族之间互爱互助,就像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近年来,当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形成全员参与、全民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赤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等多民族文化。“总书记来到赤峰博物馆,让我们文博工作者感到欢欣鼓舞。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是我们坚守文化自信的底气和底蕴。”赤峰博物馆讲解员秦博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赤峰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指出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80多岁的《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金巴扎木苏老人激动地说:“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我们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钻研、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好接班人,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下去。”目前,《格萨(斯)尔》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走进当地校园,同时在民间展演,让更多人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一代接着一代干,守护建设好绿色家园
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腹地,58岁的护林员马永东守护这里已经39年了,眼前这条护林小道,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前几天走过的路。
“现在生态环境好了,上山巡护时,常能碰到狍子、野兔、山鸡等野生动物。来旅游的人也多了,山货不愁卖,大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加坚信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马永东表示,“今后我们一定一代接着一代干,守护建设好绿色家园。”
进入夏季,内蒙古大兴安岭层峦叠嶂,苍松翠柏生机勃勃。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书记陈佰山说:“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贡献国。这么大范围地持续不断建设人工林,只有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做到。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推动林区高质量发展,让大兴安岭‘绿色宝库’发挥更大的生态效应,建成林区美、林业兴、林工富的和谐美丽新家园。”
“总书记要求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我们一定肩负起这一重要历史使命,把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好建设好。”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利平表示。
“总书记说,未来的竞争是年青人的竞争,今天的年青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和栋梁。”暑假留在学校学习的内蒙古大学2017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郭晓宇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为打造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