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2|回复: 0

行走在生命禁区的铁路养护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0 10: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08-10 10:37:2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马千里、赵雅芳、魏玉坤
  在海拔4900米、被称为“天路之巅”的唐古拉地区,格尔木工务段唐古拉线路车间的18名铁路工人,在这里扎根12年,担负着青藏铁路全线中海拔最高、条件最差、灾害最多的125公里冻土线路养护任务。
  8月,唐古拉山上最温暖的季节,最高温却只有15摄氏度。凌晨四点,寒雨阵阵,气温骤降,车间主任李彪林和工友们已经开始了每天的铁路巡线工作。
  “‘天窗点’一般都在凌晨,我们必须趁这一段时间完成作业,保障列车的平稳运行。”李彪林告诉记者,线路工的首要任务是严密监视温度、湿度及其他气象因素变化对冻土路基的影响,并及时养护维修。
  “十里不同天,一天见四季”。在唐古拉地区,昼夜温差超过30摄氏度,铁路可能随时因为热胀冷缩或路基翻浆出现安全隐患。“夏天最怕路基翻浆,对可能翻浆的道床,必须加强检查并及时整治。”李彪林说。
  在海拔近5000米的唐古拉山铁路沿线,线路工每天要推着大约50公斤重的检测仪器,巡检近10公里线路。巡检中,每走几步,李彪林就会有意识地踩一踩路基。每走30米到50米,就要跪下仔细检查轨道。
  “轨距检查要求非常严格,误差要以毫米计。”李彪林告诉记者,如果轨距超出容许误差范围,就会造成列车晃动,甚至会引发安全问题。仅仅检查轨道的水平、高度、轨距,一名线路工一天下来就要跪上三四百次。
  有研究表明,人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生活,相当于在平原负重20公斤,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区基本上不适合人类居住。然而,唐古拉线路车间的线路工人已在这条跨越生命禁区的“天路”,坚守了12年。
  “最难熬的是冬天,气温有时低至零下40摄氏度,一下雪,铁路养护作业更是难上加难。”车间副主任叶彦东说,2009年冬天,山上突降暴雪,影响到铁路道岔的自动融雪装置,“我们在凌晨4点多接到检修任务,雪没过小腿,在大雪里步行三个多小时才赶到现场,整个人都冻僵了,但检修任务一刻不敢耽误。”
  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为了及时处理应急任务,不影响列车运行,线路工人常常24小时待命,“睡觉时不敢熟睡,吃饭也没有定时”。
  对于自己吃的苦他们一笑而过,但对家人的愧疚却一直藏在心底。
  “孩子出生时,我不在媳妇身边,家里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也没办法赶回去。”李彪林语带心酸,“也想过换份工作,但干了十多年了,舍不得。”
  坚守,还是离开,面对这道选择题,唐古拉线路车间的线路工人坚定地选择了前者,而对于来自西藏昌都的线路工洛松尼玛,他却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2011年的冬天,在德令哈工务段从事线路养护工作的洛松尼玛向上级领导提出申请,志愿去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的地方工作。2012年,他被调到了唐古拉线路车间。
  “每天看到雪山、太阳,还有那条伸向远方的铁轨,我的心里很踏实,铁轨也承载着我对家的思念。”洛松尼玛在自己的工作服上,手绘了一条和衣肩等宽的铁路,将青藏铁路“扛”在了肩头。
  “这条铁路是家乡人的幸福之路,守护好它是我的职责。”洛松尼玛说,他将永远守在高原,为青藏铁路的安全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2006年正式开通运营以来,青藏铁路已安全运行12年。正是许许多多铁路人十余载如一日的坚守和付出,才能让这条“天路”平稳延伸至高原深处,为雪域高原送去温暖和希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4-19 19: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