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在“智能高铁发展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十周年论坛”上宣布,电子客票将于2019年在全国推广。届时,乘客或可实现“刷手机”“刷身份证”直接进站乘车。这标志着中国将真正进入到高铁车票“无纸化”时代。 此次高铁车票“无纸化”的全国普及,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印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刷脸”“刷身份证”“刷二维码”已成时代潮流,电子车票借力“互联网+”,摆脱了纸质车票的限制,让旅游、出行迈上了“快车道”。 其实,中国铁路经历了多次变迁,仅车票已经过四代变迁。车票的不断更新换代,也是时代变迁的印证。 中国铁路的第一代硬板火车票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才结束使命,是使用“历史”最长的车票形式。半手工模式的车票,人工为主的售票模式,效率并不高。而硬板车票产生的环境,是仍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 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和铁路运力地逐步提升,旅客出行的选择日益多元化,铁路车票也在防伪和购买方式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1996年,软纸车票正式在全国推广使用,经过改版后成为沿用至今的红色软纸车票。软纸车票的广泛应用,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和经济发展增速期,也是中国人口红利释放与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铁路建设不断实现新的突破,铁路车票也有软纸车票变为更具“科技感”的磁介质车票。2008年,京津城际列车启用如今广泛使用的蓝色磁介质车票,真正的信息化车票应运而生。2011年12306网站开通,2012年铁路售票全面实行实名制,购票方式越来越便捷,乘客乘车体验也不断提升。 如今,我们即将迎来第四代电子车票的全面普及。与之相伴的是中国日趋全面、日渐完善的铁路网络和强大的铁路运力,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高铁现已建成“四纵四横”的庞大铁路网络,“八纵八横”的雄伟蓝图也呼之欲出。据中铁建设集团数据,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超过2.5万公里,占全球铁路运营里程近七成。同时,智能化高速铁路的发展将技术运用到铁路建设、运营、服务等方方面面,让乘客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温馨。 从硬板车票到软纸车票,从磁介质车票到“无纸化”电子车票,车票的不断换代升级,不仅改写了人们的出行速度,提升了出行体验,更是映照出了中国铁路发展的长足进步,反映出了社会的快速发展。 即将到来的高铁车票“无纸化”时代,是符合社会发展、民众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车票的“瘦身”,可以进一步提升民众的出行效率,也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尽管在真正实现“无纸化”的过程中,仍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实现车票“无纸化”,是迈向铁路服务“数字化”时代的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