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93|回复: 0

从一张火车票看铁路光影穿越时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5 10: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12月05日 07:41:11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上海12月4日电(记者贾远琨、丁汀)79岁的美国人查尔斯·宾厄姆4日在上海虹桥火车站成为今年第1亿名从上海乘坐火车出发的旅客。他乘坐G14次“复兴号”列车,10时从上海去北京。
  以发送和到达旅客总量计算,今年铁路上海站(包括上海火车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火车站)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亿人次,平均每天有近60万人次通过铁路进出上海,火车站犹如“流动的城市”。
“磁介质”车票取代近百年历史的“软纸式”车票
  上海是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诞生地,也是当前高铁开行最为密集的铁路枢纽之一。2亿人次的足迹勾勒出中国铁路版图,铁路光影记录了中国铁路发展变迁的百年历程。
  从宾厄姆这张具有纪念意义的火车票出发,跟随我们回访轨道上的中国故事。
  蓝底、内含“磁介质”、实名制……宾厄姆使用的是中国高铁开行和实现网络售票后的“升级版”火车票。
  上世纪30年代的常州开往上海北的火车票,是中国沿用近百年的“软纸式”火车票。2008年,“软纸式”车票被全面启用的“磁介质”车票取代。2009年,全国铁路售票系统升级换代,在车票上增加了二维码,进一步提高了车票的功能性和防伪性。车票变化的背后,是中国铁路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发售系统的不断升级。
  上世纪30年代,常州到上海北单程需要3个多小时,现在,北京到上海最快仅需4个半小时。
不再彻夜排队,铁路售票进入网络时代
  过去,一张春运火车票,牵动着多少家庭的关切,铁路这条回家的路,常常一票难求。2005年至2011年春运期间,为了方便旅客集中购票,上海火车站搭建临时购票大卖场,不少人为了买票彻夜排队。
  随着高铁线路不断开通,运力紧张逐步得到缓解。网络、电话售票渠道开启,旅客不再彻夜排队。
  2009年起,上海站在站区增设自助售票机,长三角地区开通电话订票。随后,铁路售票逐渐进入网络时代。自12306网络购票平台上线,网上售票占总售票量的比例逐年上升。现在,上海虹桥站167台自助售(取)票机已成为虹桥站票务服务主角,承担了80%的售、取票业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也已成为旅客“新宠”。
  超过10%的旅客愿意选择不取车票,直接刷二代身份证乘车,这个比例还在增加。”铁路上海站虹桥车间主任潘冬林说。无线化、无纸化、智能化的高铁出行让旅客脚步越来越轻快。
列车时刻表从纸质版走向智能化
  “新版的列车时刻表有吗?”对于常常出差的人来说,一张列车时刻表必不可少。1974年11月1日起实行的这张列车时刻表,受制于篇幅,部分车次还只印出了开车时间。
  如今,人们通过手机应用软件,不仅可以查询全国所有铁路线路的票额、票价情况,还可以订票、订餐。
  一张列车时刻表已经难以容纳下如此庞大的列车运行网络。预计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
  目前,上海三大火车站每天开行旅客列车485对,超过900趟列车,到了春运等高峰期间,三大站每天开行的列车会达到1000趟以上。以最繁忙的上海虹桥火车站为例,列车运行高峰期,平均1.4分钟就有一趟列车驶离或到达。
  如此高密度的接发列车作业,是不是需要一个庞大的运营管理团队?事实上,列车运行的管理和网络列车时刻表一样简约、智能。
  铁路上海站党委书记李屹说:“在每天旅客吞吐量近40万人次的上海虹桥站,行车室和综控室负责控制全站400多趟列车、400余块电子显示屏和220多台进出站闸机的运行,而每天这里的工作人员加起来不超过6人。”
  设备的智能化和管理的科学化让列车的运行控制更精准、更高效、更安全。
从尽头站到大枢纽的“华丽转身”
  上海地处东部沿海,原本是铁路网线一个尽头站。随着中国高铁版图迅速扩张,“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骨干网中6条与上海相关。上海铁路由此驶上了快车道,完成了从尽头站到大枢纽的“华丽转身”。目前,从上海出发的火车一天内可抵达的省份有25个。
  1997年至2007年,中国铁路实现了6次大提速,旅客列车时速从最快140公里提高至250公里。2007年4月18日,中国品牌的高速列车CRH正式投用。
  此后,中国新开行的高铁几乎都与上海有联系,包括京沪、沪宁、沪杭、沪昆铁路等,使上海在全国铁路网络中的枢纽地位不断提升。
  2017年9月21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以350公里的时速从上海飞驰北京,中国高铁从此迈入了新时代。
  对于旅客而言,高铁时代带来的不仅是快。“以前常常说‘赶火车’,因为车停靠站不确定具体位置,旅客经常要背着大包小包跑,现在动车组列车停靠的站台和位置非常精确,旅客只要站在原地排队等候,就能顺利上车。”从广州到上海出差的旅客樊先生说。
  1876年7月3日,中国第一条投入运营的铁路——吴淞铁路通车,在苏州河二摆渡北岸设上海火车站,时称“上海火轮房”。
  从“火轮房”到铁路枢纽,上海每一座火车站的建成都具有标志性意义。
  1987年,新上海站建成启用,这座全国第一个采用了“高架候车,南北开口,高进低出”布局的车站,开启了中国现代化车站建设的先河。2006年,标志着铁路与地方紧密合作的上海南站开站运营,上海南部有了陆上大门。2010年建成的上海虹桥站,则是中国高铁客运站建设的里程碑,不仅能够实现数十万名旅客快进快出,还能够与机场、地铁、公交、长途客运无缝衔接。
中国铁路的故事不仅有速度,还有温度
  一座车站的背后,是一座城市,将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融入到火车站的建设与管理之中,使得铁路门户成为彰显城市文明的一扇独特窗口。
  拥挤、嘈杂、匆忙……过去,火车站候车室就是等待乘车的地方。如今,直饮水、母婴室、休息区……越来越多的细节改进,让候车室成为旅客的休憩小站。
  高强度的列车开行,大密度的客流吞吐,使火车站不只是一个交通枢纽,更像是一个“流动的城市”。技术突破、速度提升体现了中国高铁的科技含量,与之相匹配的高效、优质服务则彰显了铁路管理的科学与精细。
  铁路服务需要“日新月异”,面对大客流,铁路枢纽每天的工作都有新挑战。
  比如,火车站里正悄悄进行着“厕所革命”。2017年,上海虹桥火车站完成了站内厕所“智能化改造”,所有厕所都安装了智能感应装置,动态发布空位,显示使用状况,减少旅客排队等候时间。
  铁路上海站站长白正国说:“从旅客的需要出发,尽心尽力为旅客做好服务,看似平淡无奇,却为焦急出行的旅客雪中送炭。”
  中国高铁速度提升了,人情味没有淡;互联网时代带来了便利,服务传统没有丢。中国铁路的故事仍在继续,故事的关键词已不仅是速度,还有温度。

新华社记者丁汀摄左图:上海铁路局提供的“1974年上海铁路局时刻表”照片;右图:12月4日,上海市民在展示其用 ...

新华社记者丁汀摄左图:上海铁路局提供的“1974年上海铁路局时刻表”照片;右图:12月4日,上海市民在展示其用 ...

新华社记者陈飞摄▲左图:上海铁路局提供的“民国时期铁路车票”照片;右图:12月4日,79岁的美国大爷查尔斯在 ...

新华社记者陈飞摄▲左图:上海铁路局提供的“民国时期铁路车票”照片;右图:12月4日,79岁的美国大爷查尔斯在 ...

新华社记者陈飞摄▲12月4日,在上海虹桥火车站,79岁的美国大爷查尔斯成为今年第1亿名从上海乘坐火车出发的旅 ...

新华社记者陈飞摄▲12月4日,在上海虹桥火车站,79岁的美国大爷查尔斯成为今年第1亿名从上海乘坐火车出发的旅 ...

▲上海铁路局提供的“六十年代的上海站站台”照片。

▲上海铁路局提供的“六十年代的上海站站台”照片。

上图:上海铁路局提供的“1920年上海北站全景”照片;下图:上海铁路局提供的“上海虹桥火车站近期照”。

上图:上海铁路局提供的“1920年上海北站全景”照片;下图:上海铁路局提供的“上海虹桥火车站近期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11-15 1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