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线
1933年(民国22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聘请程士范负责勘探、设计、建筑从田家庵到长江北岸裕溪口的铁路,即淮南铁路。1934年6月动工,一期工程九龙岗至合肥段当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同年8月,二期工程建设合肥至巢县段,1935年5月建成通车。1935年2月三期工程巢县至裕溪口段开工建设,1936年5月,全线建成通车,全长300公路,总投资850万元,每公里平均造价2.8万公里,是当时世界上造价最低、建设速度最快的铁路之一。许多外国驻华使馆派员参加了竣工通车典礼,太平洋学会年刊和其它一些国外报纸也有报道。
1938年(民国27年)春,日军侵占南京后西进,国民政府对铁路设施实施爆破,淮南铁路中断。6月,日军占领淮南,日本三井矿业会社和三菱矿业会社组成淮南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在九龙岗设立淮南矿业所接管淮南铁路。1940年,日本华东铁路株式会社修复淮南铁路。
1944年6月,日军将淮南铁路南段水家湖至裕溪口之间61公里的铁路钢轨拆下,铺设水家湖至蚌埠的铁路。1945年,日军投降,国民政府接受委员会局部修复。
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济南铁路局军管会接管淮南铁路。9月1日,合肥至裕溪口段在东关站接轨,9月15日,全线修复通车。11月1日,蚌埠铁路分局成立,淮南铁路并入全国铁路网,属蚌埠铁路分局管辖。经过多次改造,淮南线达到一级干线技术标准。
1986年1月3日,阜淮线淮南站交付使用,淮南线的起点由田家庵站改为淮南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