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处嘉陵江和长江交汇处的重庆,依山而建、傍水而生。这个城市因其复杂的地势和气候,有“山城、江城、雾都、火炉、桥都”等多个别称。1942年,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这样描写“战时首都”给他留下的印象:“此地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没有平坦的陆地。人们简直成了力图找到安身之地的山羊。”然而勤劳的巴蜀人,在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中,攀山渡水,构建了一幅幅人、山、江相结合的画卷,也造就了一条条连通天、地、水,极具特色的重庆之路。
1 28
说到重庆的路,首先要提到水。古人逐水而居,在生存本能的驱动下,最终选择落脚这个江河汇流、山水合抱之地。水,是重庆的灵魂所在。嘉陵江北岸,冬泳爱好者在江里游泳。无论寒暑,只要有太阳花花,重庆的长江或嘉陵江里就会有游泳的人,这两条江,也是历史上重庆连接外界的重要通道。(2015)本组图片除署名外,摄影:崔力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2 28
重庆人喜欢把长江和嘉陵江称作“大河”、“小河”,民间有种说法,重庆城的龙头在通远门,龙尾在两江汇流的朝天门,朝天门在过去是朝廷高官登岸和迎接圣旨的地方,现仅余地名和码头。渝中区朝天门码头的浮桥,全靠钢索拉拽,走上去晃晃悠悠,每到汛期江水水位渐高,连接岸边和趸船的浮桥都会逐渐拉长。(2011)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3 28
朝天门,一辆接送三峡游游客的汽车陷在沙滩。重庆两江环绕,每到枯水期,江面就会露出大片沙滩,走的人多了,沙滩上就有了路。(2011)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4 28
江北区石门大桥下嘉陵江畔,崭新的三轮车在江边排队上船,准备通过水路发往目的地。由于两江环抱,重庆的水路运输非常发达(2014)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5 28
重庆沿江而建,每到汛期,江边的建筑都有随时被淹没的危险,但对习惯了“涨洪水”的重庆人来说,来去匆匆的洪峰更多的是好玩 。渝中区长滨路辅路,尽管车辆被洪水淹没,市民坦然以对。(2010)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6 28
渝中区长滨路,民兵划着小艇搜救被困群众,二楼的市民则悠闲的打着牌等着退水。(2010)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7 28
在中国众多“千城一面”的城市中,唯有重庆的道路是立体的,连通天、地、水。重庆嘉陵江索道,是中国第一条城市跨江客运索道。2011年,因为修建新的千厮门嘉陵江大桥需要,它被拆除。(2011)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8 28
在被拆除之前,众多市民前来拍摄嘉陵江索道最后一天运行。曾经载运大量市民南来北往的它吸引了大量“新老重庆”前来纪念和回忆。 (2011)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9 28
在重庆的众多别称中,“山城”是其中最成气候的一个,“城在山上,城又本在众山中”。其中位于渝中半岛的十八梯,全部由石阶铺成,把山顶的繁华商业区和山下江边的老城区连起来。十八梯两边居住着普通老百姓,街上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息,居民沿着陡峭的石板路来往上下。十八梯地处重庆母城,每条石板路都浓缩着厚重历史,如今它已全部拆迁完毕,等待多年后再次涅槃。(2015)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10 28
江北区盘溪,居民在待拆迁的老屋生火做饭。如今这里也拆迁的七七八八,老房子占据的江岸空间逐步被大型楼盘取代。(2009)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11 28
重庆山多,电梯、扶梯就成了重庆人上下山的主要交通工具。1996年投用的皇冠大扶梯,连接上半城两路口和下半城菜园坝,这台扶梯全长112米,宽1.3米,提升高度52.7米,倾斜度为30度,是亚洲第二长的一级提升坡地大扶梯。(2010)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12 28
重庆平地少,许多楼房都是依山而建,地基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道路常常都要高架来连接。据不完全统计 ,重庆现有各类桥梁4500多座,数量和密度远远超过中国其他城市。南岸区融侨半岛立交桥,当年《疯狂的石头》中黄渤撒腿狂奔的“魔鬼立交”,因其独特的螺旋形曾经被网友ps成当年风靡一时的祖玛游戏。 (2016)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13 28
嘉华大桥南引桥。纵横交错的立交不规则的排列。这几年重庆的大型立交越来越多,由于地势陡峭,如北方般规整的立交很少,大部分依势而建的立交都略显繁杂。(2012)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14 28
渝中区牛角沱滨江公园,市民在立交和轻轨的柱子下锻炼身体。这道横在轻轨车站和大型立交之间的小路蜿蜒曲折,从车水马龙的上清寺通往嘉陵江边的纱帽石,如今已被轻轨站扩建工程占用。(2012)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15 28
菜园坝大桥南桥头的“8”字立交。由于高差大,重庆大多数新建的大桥南北引道都是大型立交,努力将桥和路拉到一个平面。(2015)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16 28
渝北区北环立交,下夜班的行人从立交的阴影中走过。曾挂着大大中国结的北环转盘当年由于难以承受越来越大的交通压力,自2011年开始改建成横跨东西南北的大型三层互通立交。如今,三层立交也开始堵车了。(2014)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17 28
渝中区上清寺,大型高架立交桥下透出的一丝阳光将一名下班的工人照亮。(2015)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18 28
嘉陵江渝澳大桥和轻轨桥。渝澳大桥修建于90年代,是老牌嘉陵江大桥的复线桥,是连接江北区和渝中区的主干道,但是随着车辆增加,每到高峰时段运转也不如轻轨来的顺畅了。(2013)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19 28
重庆的轻轨,经常穿梭在山上、水上、楼里面,很有过山车的感觉。渝中区曾家岩,轻轨从公路下方的两栋居民楼中间经过。那两栋楼,没有楼顶公路的地基高,所以如果你住在10楼,窗外有人影晃过千万不要以为蜘蛛侠或者鬼魂来找你了,就是路人而已。(2015)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20 28
渝中区牛角沱,一列轻轨从居民楼的上方开过,晚上乍眼一看,还以为是悬在空中。(2015)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21 28
轻轨遇到大楼只能穿楼而过,真是神一样的交通。渝中区李子坝车站位于大楼第8层,每当轻轨经过此站,远观此景甚是震撼。何渝/东方IC(2015)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22 28
渝中区牛角沱轻轨站,出站的市民沿着一坡阶梯进入下穿道。重庆的轻轨站有的在高处,有的在地下,都需要乘坐电梯或者爬坡上坎才能到达。(2015)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23 28
渝中区解放东路,重庆市民从高楼大厦中间的天桥经过。这座位于在渝中区解放碑左营街大阳沟派出所与鑫龙大厦之间的天桥,离地面约40米,桥面宽约2米,长约30米左右,仿佛飘浮在空中的栈道。(2010)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24 28
从这座天桥出发,1楼你可以出门去破败的下半城吃冰粉凉虾,13楼你可以去解放碑CBD依偎繁华。(2015)重庆晚报-东方IC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25 28
重庆解放碑附近一幢22层高楼的外墙上,分别搭建了两个钢结构的人行天桥。一端连接奎星楼广场,另一端连接高盛创富中心B栋22楼,距地面最大高度65.8米,长23米,宽4米。市民只要几分钟就能从解放碑直达嘉陵江滨江路,走路比汽车都快。(2014) 吉云/东方IC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26 28
江北嘴重庆大剧院,市民在路灯的光影中拍婚纱照。坐落两江交汇处的重庆大剧院,虽然在白天开起来像一只绿色的鸭子,其坡地建筑的三层广场因为漂亮的灯光,这些年渐渐成为越来越多本地市民饭后闲逛和拍摄婚纱的地方,也成为外地来渝旅游的一个新景点。(2015)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27 28
渝北区新牌坊,市民在林荫道上走过。外边堵塞的车辆排起长队等红灯。这几年汽车越来越多,很多路口,走路都比开车更快。(2015)
[url=]全屏[/url]键盘↑↓切换图片
28 28
渝中区储奇门,公交车从绿树成荫的解放西路经过。重庆市的市树黄桷树在这里和中山四路上遮天蔽日的释放绿意,将他们打造成重庆最美的两条林荫道。近年来,重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每三个月就要更新一版地图”,各种现代化的挖掘设备,将以前很难征服的山坡夷为平地,许多城市旧影,只能在照片中寻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