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2-4 23: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价慢速列车 于 2015-12-5 10:19 编辑
shuai 发表于 2015-12-4 23:02
那时走什么线? 天津到京广线,自然要走天津分局自己的地盘,而沧州和德州就是天津分局的铁杆同盟。在天津倒车,有着不可不说的几大好处,您说的这种到东北从天津倒车,事实上从1971年以前就开始大批量存在了。那会天津本人城市人口并不是很多,而且天津人说实在的,本身出过远门的人就不是很多。天津不像北京,北京1958年以前妇女是没有工作的,而天津妇女解放前就有工作,但是我认识的很多有工作的人,一辈子别说在外地,就是在天津市里都没有出过差。我奶奶就出过一次远门,我叔奶奶(天津叫老奶奶)到现在最远也仅去过河西区利民道(当然老父亲葬在北仓得去),连火车也没有坐过,而当时的天津站,对付市区不过400万人口且极少出门的天津人,完全玩的转,但是自1987年改建以前,没有一天候车室外边不是满满档档的。而天津的中转签字处排队人口远远多于售票处,足以证明天津很早就已经以中转为主的城市了。
天津的中转,完全是和东北有关系的。首先,很多东北人去北京,并不是直接坐到北京,而是从天津零换乘到北京,我给您举个例子,牡丹江到北京的火车到北京的时间是晚上九点多,而牡丹江到天津的火车到天津的时间是下午二点,可以零换乘天津到北京的314,您明白了吧,您可不要说牡丹江零下36度的气温完全适应北京零下18度的气温,要知道166早就是空调车了,火车上的温度远超过20度,到了北京,人生地不熟的,相差四十来度,冻死都有可能。但下午四点到北京,可以直接天亮去旅馆,很方便。
其次,我们先不说去华东的人,我们就先说去京广线的人吧。毛泽东同志早在1959年就对北京站站长说过:“一定要候车舒适化,赶车散步化”。最早的北京站,连篮球场,电影院都有,但是给大家的感觉是什么,我们说的是1996年北京西站开通之前,没有一天不脏乱差的,零下18度也没有一天不满身臭汗的。毛主席这语录那语录的,这思想那思想的,真正说过的语录,到现在看还就是这句话最实用,可直到1996年北京站列车数量明显减少之前,一天也没有出现过。
1996年之后,东北到京广线去北京倒车,需要换站,那是十分麻烦的事情。再有一点,天津有三个火车站,天津的始发车下行方向这三个车站是完全都停的,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况且在平常时间,天津北站到广州的153次是随到随买的,天津到西安 太原 郑州的列车基本上也没有什么问题,这一点比起北京站要强过万倍。那会单位的差旅费可是有限的,中转时间长了,差旅费是没有的,而且中转的差旅费单位是不给介绍信的,也就是说,1990年之前,在北京倒车,很有可能出现即没有旅馆住,也没有粮票用的境地。
1998年调图,对天津站的影响是最为重大的,由于北京到东北的列车几乎全部迁出天津,天津到北京开了城际列车,天津到东北也开通了哈尔滨 齐齐哈尔 佳木斯,再加上吉林和牡丹江,以及预留票比较多的几趟原天津始发的车,和德州到哈尔滨的列车,京广方向到东北在天津转车的局面实质上已经形成。后来东北到京广京九列车数量增多,天津转车有些弱化,不过那是后话。
其实您不厌其烦的介绍去京广,甚至介绍廊坊人去京广去天津倒车,但是您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一点,天津站和天津西站的地铁是不连通的,换站可并不方便。再有一点,真正哈尔滨到广州的车或人不会太多,估计主力还是沈阳和武汉 石家庄 郑州这几个近地城市之间,这样的话,这些城市之间估计远期车不会太少,再说将来京沈一通车,秦沈一线的进京动车不可能新增,只能保持现状或减少,秦沈届时的动车几乎完全到天津,基本上进津保,到华东都不是重点,华东的动车未来将90%转向烟大随道。到那会走天津是可以的,在天津下车倒车几乎也非常弱化了。至于您说的廊坊人去京广在天津倒车,那就真的是说说罢了,别说不会有那样的人,有的话也是家里有两个癌细胞扩散的这种极特殊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