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追火车”的人,他们沿着铁路线,用相机记录列车轨迹;他们坐在车厢里,倾听车轮与铁轨撞击的声响;他们收藏火车模型,在家中搭建一座“火车站”……这群人被称为火车迷,顾名思义,也就是火车发烧友。
马鞍山的90后青年李骞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乘着火车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收藏了上千张车票,组装火车模型,还用照片记录下了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东站的建设历程。
看火车 儿时的憧憬
从懵懂记事开始,李骞就对包着铁皮、冒着白烟、发出汽笛轰鸣声的“大家伙”充满了好奇。
李骞的爷爷家住在花山路与湖东路交叉口的铁道旁,爷爷外出散步时,总喜欢牵着李骞的小手,带着他去看火车,“爷爷以前在建委工作,对城市建设比较了解,常常给我说一些有关铁路、公路以及城市发展的故事。”耳濡目染之下,渐渐地李骞就迷上了与交通有关的事物,“那个时候我还经常让我家人带我到火车站去,站在月台上,看火车轰隆隆进站的样子。”一次趁着火车进站停靠的短短几分钟,爸爸抱着李骞上车转了一圈,从一节车厢头到车厢尾不过短短25米,李骞却瞪大了眼睛,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国度,行李架、座椅、乘客……有关火车的所有细枝末节,都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收模型 过去的纪念
小学时,跟随母亲去上海探亲的李骞在商场里见到了仿真火车模型,“不是那种简单的火车玩具,而是非常逼真的,按照等比例缩小的模型。”据了解,这些火车模型都是按照真车原型依照1∶87的比例缩小复制的,从火车头到每节车厢,车身上的机车编号等信息和真实的火车“原型”一一对应。
这种火车模型的火车头、车厢、铁轨都需要分开购买,售价不菲,李骞虽然眼馋但是也不好意思开口要求父母。小学五年级时,母亲和李骞订了一个约定,她为李骞买了一个火车头,说如果他在小升初时考上最好的学校,就为他买下一组模型。可惜尽管李骞十分刻苦,却还是没能达成这个目标。书架上孤零零摆着的一个火车头一直在提醒李骞,让他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从未放弃过对火车的关注。
等到考上大学,李骞终于开始重新收集火车模型,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谐号动车组……每一组收藏品都代表着一段记忆。
在李骞的火车模型中,有一组双层列车格外惹人注目。“这是运行区间为南京-池州的T7777/8次列车。”李骞介绍,在2010年以前,这趟途经马鞍山的列车原本一直运行到上海,他与母亲去上海探亲经常乘坐,“经过数次调整以及动车组的开通,在途中要多次避让其他列车,让这趟曾经的特快列车不断增加运行时间,变得越来越慢了,最终在2013年3月被停运。”虽然列车已经停运,但是过去乘坐时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为了纪念这份特殊的感情,李骞特意买下了这套模型,在家中重新组装,让T7777/8次再次在铁轨上“跑”了起来。
“很多模型都是我在工作之后有了自己的收入以后才购买的,除了火车模型之外,还有公交车的模型,目前已经在这方面花费了五六万元。”李骞说,可能有人会认为买模型实在太烧钱败家了,但是在他看来,模型虽然昂贵却还是有价格的,因为收藏获得的喜悦以及对于火车等交通领域的热爱之情是无价的。
集车票 背后的故事
从大学时代开始,除了收藏火车模型,李骞还养成了一个习惯——集火车票。就像是集邮票一样,李骞随身带着几本册子,里面的每一张票,他都如数家珍,能够说出它的来历。
“这是一张马鞍山与合肥之间的通票。”李骞指着册子里一张看似普通的车票说到。通票,也就是指多次乘车只使用一张票。据了解,马鞍山与合肥之间直达火车通常是在半夜时分运行,乘车不便,因此李骞乘坐火车往返两地往往要购买从马鞍山到芜湖,再从芜湖到合肥两张票。“有一次买票的时候,合肥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买一张从合肥到马鞍山的通票就可以了,经由芜湖换乘。”李骞尝试了一次,发现拿着这张通票从合肥到达芜湖站以后,再经过车站中转签证,拿着中转车票和原车票,又顺利地登上了从芜湖到达马鞍山的火车。掌握了这样一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小窍门,李骞觉得很有趣,而且一张通票的价格比起两张火车票加起来还要便宜一些。李骞说,他当时能够背下马鞍山、芜湖、合肥车站的列车时刻表,如何转乘、怎么改签他都能迅速列出一个完整详细的计划。
李骞是一个热爱旅游的人,除了东北三省和一些偏远地区以外,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全国各大火车站。尽管坐飞机更快更节省时间,但是在李骞看来,坐火车能够欣赏到行程中不一样的风光。尽管绿皮车已经逐渐被快速列车和动车取代,但是有一些人格外热衷于乘坐这样的老式火车,打开车窗感受风吹过脸颊,听着“况且况且”的车轨声,享受一路说笑一路看风景的慢旅行,对于火车爱好者来说,这或许是一种情怀。“不仅要坐着火车到各地去旅游,到了目的地还要去乘坐当地的公交车、地铁,感受那里的交通文化。”李骞的册子里还收集了台湾的悠游卡、香港的八达通、上海的交通卡、广州的地铁卡等等。
他的册子里还有部分特殊的火车票,“一些是买来收藏的,没有使用过,一些是朋友赠送的。”李骞翻了翻手中的册子,找到一张2012年1月18日哈尔滨至哈尔滨东的卧铺票,票价只需要0.5元,“火车迷们在网上交流的时候,提到了售票系统出现了bug,可以买到这样只需要五毛钱的卧铺票,我觉得很有意思就也去买了几张。”他又指着一张票面价格显示为999999.99元的蓝色车票,笑道,“别被上面的价格吓到了,这只是一张火车票‘换代’时打印出来的样票,是朋友送的。”李骞说,现在他已经收藏了上千张火车票,这些车票的背后是他到过的很多地方,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以及结交的许多朋友。
怀梦想 更好的明天
李骞有一个网名——“瑞士清风”,他用这个网名活跃在诗城各大论坛上,所发的帖子也大多有关交通。最近两年,李骞还多了一个爱好——带上相机去探访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东站。宁安城际铁路的规划和建设意味着马鞍山即将迈入“高铁时代”,能够见证一座车站的建造过程对于火车迷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李骞几乎每隔两个月就要去现场看一看,从一片平地到高高耸立的站前广场主体,从建设初的钢筋水泥到即将竣工的气派宏伟,李骞都一一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下来,他心中还有一个计划,“宁安城际铁路通车时,一端通往安庆,一端连着上海。恰好我爷爷的老家在安庆,外婆则是上海人,等到通车后,我一定要陪着爷爷乘坐城际列车回一趟安庆,再带着外婆回一次上海,让他们体会一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快速与便捷。”看着眼前的繁忙景象,他的耳边仿佛已经响起了列车呼啸而来的风声。
(本报记者 王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