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火车票销售渠道多元化,网络购票占一半多比例,而传统的火车票代售点市场不断萎缩,生意每况愈下。 近日,记者调查城区的多家火车票代售点发现,两三年前还是门庭若市的火车票代售点如今已经门可罗雀。火车票代售点的经营资质也已不再抢手,不少几年前花高价取得经营资质的投资人正考虑将火车票代售点转让,余下的经营者也在尝试通过附加业务“输血”。 记者走访了城区几个火车票代售点,往年,越到年底,代售点内越忙,购票的排起长队,如今却空空荡荡的。 10月29日上午,德胜路上一家火车票代售点内,两名工作人员因没有买卖而显得有些无聊。他们告诉记者,近年代售点受到网络购票巨大冲击,“一天也就卖个十几张票,整个行业都不行了”。 火车站附近一家火车票代售点内,由于地理位置占优,顾客稍多些。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售票数量与去年无法相比,“连去年的一半都没有”。 昨日下午,位于东茅岭的一家火车票代售点内,直到上午11点,才迎来当天第一位顾客。店主王女士介绍,她做这一行已经8年了,最近生意实在太差了,让她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往年生意不错时,一天能卖200张票,一张票收5元服务费。但今年不同,一天平均只能卖出20多张票,这让全靠卖票数量出利润的代售点陷入困境。而她的代售点光房租一年就要5万元。“主要是受电话、网络购票的冲击。”华天大酒店附近的一家火车票代售点工作人员周莉说,网络购票、电话订票、自动售票机售票等多种购票渠道的介入,使火车票代售点成了人们遗忘的角落。此外,5元尴尬的手续费,更让代售点毫无优势可言。“足不出户,只需点点鼠标,几分钟就可完成网上购票,只要赶在火车检票前取票即可,为何还去代售点多花那5元的手续费。”在湖南理工学院读大二的杨海说。 对于未来,大部分代售点的经营者持悲观态度。“代售点售票已没有优势可言。”洛王藕塘坡一家代售点负责人透露,他已有了转行的打算。随后,记者又来到了新路口的一家代售点,该代售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的生意实在不好,等过了年把售票机找个合适的机会处理掉,不想再干了。 记者调查发现,为了走出困境,部分代售点开始谋求“转型”,从只代售火车票,到现在代售飞机票,提供办理签证、旅游咨询包团等增值服务。他们希望通过拓展业务来求得生存空间。市铁路部门相关人士指出,火车票代售点遇冷的原因不是管理、经营不善,而是时代的进步。此前购票方式单一,火车票代售点的出现,于普通市民来说多了一条购票渠道,于火车站而言则起到了分流减压的作用。如今网络购票技术成熟,市民购票更加便捷、便宜,代售点需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