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75|回复: 9

有汽车行业前车之鉴,中国高铁VS汽车行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2 08: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可思议的惊天逆转











最近的中国高铁可谓风头一时无两,先是中日生死对决、中国高铁置之死地而后生,拿下了印尼(雅加达—万隆)的高铁项目,这是中国高铁第一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将全面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方将参与勘察、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点击文章标题可阅读高铁见闻前面推送的文章《中日对决印尼高铁狗血剧幕后》。

本文配图均为中国最新研制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图片来源四方股份公司、长客股份公司。

此外,中国高铁还先后拿下了俄罗斯高铁(莫斯科—喀山)的设计标、印度(首都新德里—孟买)高铁项目的设计标、美国高铁西部快线项目(赌城拉斯维加斯—世界娱乐之都洛杉矶)的高铁设计标,以及泰国准高铁项目(时速180公里)廊开至马达普项目……当然,还有一条外界知道不多,但是早已是中国囊中之物的伊朗高铁(首都德黑兰—伊斯法罕)项目,全长335公里,设计时速300公里,2011年7月,我们几乎已经拿下,伊朗政府也已经正式批准,但是因为伊核问题被迫中止,现在伊核问题解决,项目也即将解冻上马……但是的但是,中国高铁还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习大大已经在英国开始了访问,英国的HS2高速铁路项目,也是中国志在必得的,在这个项目上已经多次上演的中日巅峰对决将再次上演,我们有信心将日本再一次斩于马下,岂不快哉?还有新加坡至马来西亚高铁项目、美国加州高铁项目、土耳其高铁项目……世界历史即将迎来属于我们的高铁时代。


中国高铁的发展毫无疑问可以用令世界瞠目结舌来形容,有汽车这个失败的例子作为前车之鉴,本来列强以为可以轻车熟路,通过”市场换技术“的陷阱,让中国抛弃此前以”中华之星“为代表的自主研制路线,通过提供技术的诱饵,再次达到全面占领庞大到无与伦比的中国高铁市场的目的。但是这次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有占领中国高铁市场,而且让中国高铁抓住机会,站在巨人肩膀上练就了盖世奇功,然后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嗨得不亦乐乎!


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明明不符合好莱坞的传奇剧本?中国高铁是怎样做到的?如果进一步思考,那就是中国高铁有没有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高铁模式“,如果有,这种模式是什么?这种模式是不是可以复制?


请看高铁见闻最新力作,首部世界高铁发展史《高铁风云录》对于此事的论述。



我们先来看一下同样走过引进技术道路的两个产业——汽车工业和高铁工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有何不同。













需要思索的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是中国高铁人天生比汽车人聪明?这个用屁股想都不可能是真的。是中国高铁市场太大,所以在技术引进谈判时占据优势?中国高铁市场确实是全球最大的,但是与汽车市场相比却差得太远,尚不及其二十分之一,真正占据优势的应该是汽车行业。如果都不是,那该如何解释?









我认为这个问题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词来回答,我将其归纳为一种模式,也就是中国高铁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庞大的市场拉动




虽然这不是中国高铁成功的全部,但却是中国高铁成功的必要前提。没有庞大市场的拉动,企业的创新就不可能持续,当然也不会有今天高铁的成功。中国高铁的市场有多大?看看《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就明白了,这是让多少国外高铁制造企业垂涎欲滴的庞大蛋糕呀!



二、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是立足全球化的而不是闭门造车的




这一点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中国高铁模式的最基本特征。

2004年以来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让中国高铁有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机会。原始创新当然伟大,但是放着已有的创新成果不加以利用,而一定要从头去做,其实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改革开放政策之所以伟大,正在于让中国打开国门,能够有机会利用一切人类的已有成果,避免再做一些重复的无用功,加快发展的脚步。



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以我为主”的创新道路。




在这一点上,“高铁模式”与“汽车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汽车行业的做法是成立合资公司,然后由外资企业导入技术,由合资企业进行生产,然后再占领市场。合资企业的中方或许会认为,我们占有对等或者占优势的股权比例,而且工厂的工人主要都是中国人,通过这种合资,我们肯定能够学到先进的技术。当然中国人也确实学到了很先进的汽车技术,但是主要局限于制造技术,而不是研发技术。如果合资企业没有研发能力,而仅仅是制造能力,那么这个合资公司就只是技术导入方的生产代工厂。所以,一个企业只要是采用技术导入的方式而不是自我设计研发的方式去运作,那么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具备真正的创新能力。


在高铁技术引进初期,也走过了与汽车行业类似的道路,但布局完全不同。最初,高铁主要也是进行技术导入,所谓从国外引进技术,其实就是拿到制造图纸,也就是一种生产能力,而不是设计能力。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中标的两家单位各拿到60列订单,其中3列整车进口(派人到外国企业里学习),6列散件组装(在外国企业的技术指导下动手实践),51列国产化(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替换进口零件提高国产化率)。这个阶段走过之后,各个高铁制造工厂的生产能力与水平发生了质的提高,通过高标准产品的导入,对整个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设置、质量把控都带来革命性的提升,这正是我们一定要引进技术的最重要的原因。至少在表面上通过技术引进把自己由矮矬穷打造成高富帅。但是如果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仅仅是停留在这阶段,那么它们与汽车行业没有太大区别。如果要论高富帅,其实汽车企业做得比高铁企业还要好很多。汽车企业的员工一样会觉得自己在生产世界上第一流的产品。


但是高铁行业的布局更高一筹,一个小小的不同将让它们走上完全不一样的发展道路。这个不同就是,汽车行业导入技术的是合资企业,而高铁行业导入技术的是中国的独资企业。成熟产品的导入,必然很快就会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这是由导入产品的竞争力所决定的。合资企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导入第二款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引进技术的中国企业接下来要做的却是开发一款新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一个会走上“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另外一个却会走上“引进—改进创新—全面创新”的道路。

所以我们说生产技术可以引进,但是创新能力却引进不来,这种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创新实践才能获得。下面我就以CRH2型车系列,来简单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当初中国引进的是日本东北新干线的E2-1000型车,在中国被命名为CRH2A,共60列订单,3列原装引进,6列散件进口,51列车自主生产。作为日本东北新干线的成熟车型,时速250公里的CRH2A的优秀品质自不待言,在中国高铁市场上的表现也是有口皆碑。如果要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显然就要增加时速300公里的产品。如果是合资公司,最好的方法显然是继续由外方导入成熟品种,事实上位于青岛的中外合资企业四方庞巴迪公司(即BST公司)就是这么做的。如果是中国自己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新一轮的技术引进却不是最好的选择。第一这要花费大量的成本,第二人家还不一定同意。为什么,怕技术外泄培养潜在竞争对手。所以到了时速300公里动车组阶段,中国企业只好自己动手研制,于是就诞生了CRH2C型动车组。CRH2C与CRH2A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但这个区别不是因为一个是时速250公里,一个是时速300公里(指CRH2C一阶段),而是因为一个是没有设计而只是生产制造,另外一个则是自己设计自己生产。当然这还只是一种改进创新,但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接下来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CRH2C二阶段和全面创新的CRH380A型高速动车组。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生产技术可以通过购买转让,但是创新能力却无法转让,那它究竟来源于何处呢?创新能力是经验性质的,它只能从创新实践中获取。中国高铁的创新能力只能来源于引进技术之前的创新积累。







从唐老鸭到庐山号,从中原之星到中华之星,这些设计研发实践,为中国高铁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正是这个行业创新能力的体现与载体。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CRH2型动车组的技术引进负责人正是当年中原之星动车组研发的总负责人。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此外,中国高铁的创新体制也拥有独特的优势,形成了政府、企业、高校、研究院所联动的创新机制。



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和铁道部的强势主导




这也是导致高铁产业与汽车产业发展路径迥异的第二个原因。由于不能攥成一个拳头,中国的汽车企业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各个击破。毫无疑问,中国汽车企业也想使用自己的品牌,也想买断外方的生产技术,但是谈判非常艰苦,有最先投降的企业,愿意放弃使用自己的品牌,愿意成立合资企业,允许合资企业技术由外方导入的模式,于是也最终奠定了中国汽车行业的这种格局。但是在高铁引进时,铁道部只指定了两家谈判的公司,而且规定必须向中方转让技术。在此后的发展中,铁道部又定点向中方企业而不是外资企业或者合资企业采购动车组,对中国高铁研发企业的技术创新形成了巨大的拉动作用,这是中国高铁技术创新能够最终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事实上,对于一个战略新兴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初期时,这种做法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因为这个时候,这种产业的市场还有待培育,产业链尚不完整,成长环境风险较大。当然,这也并非中国独有的做法,在战略新兴产业中,这是世界大国常有的做法。如1970年代成立的空中客车案例就是典型代表,为了赶超波音公司,空中客车持续享受了法国、德国、英国等欧盟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最终奠定了与波音公司并驾齐驱的航空双寡头格局。


当然现在就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中国的汽车行业未必最终不会成功,毕竟有如此庞大的市场进行支撑,要想不成功还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中国高铁的发展之路也任重道远,全球高铁市场的博弈也正风起云涌。对于今天的中国高铁而言最多也只是事业小成,如何让自己更上一层楼,真正引领全球市场的发展方向,才是中国高铁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要认真修炼的功夫。

本文节选自高铁见闻所著世界首部高铁发展史《高铁风云录》第六章。《高铁风云录》即将在各大书店上市,敬请关注。

来源:高铁见闻  交通之家有收录

发表于 2015-10-22 09: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厚广的垃圾文章,不看也罢,在微博多次秀下限。
发表于 2015-10-23 20: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 “高铁崛起” 在于 “统一领导”
2015-06-21 环球网

2015年6月18日,中铁二院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就中标的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勘察设计部分与俄罗斯铁路公司正式签约,项目合同金额约24亿人民币,这是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第一单”。该段铁路设计时速最高将达到40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地面铁路“第一速度”。

  实际上,俄方一开始的合作伙伴并非中国,而是德国。两国合作成立联合体,工作三年之后,依然解决不了该项目的多种技术难题。在此情况下,俄方转而选择了中国。根据合同,中方不但要承担该项目的勘察设计,而且要负责投融资、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这意味着,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第一单”是一个检验和体现中国高铁综合实力的整体项目。

  德国电视一台网站的一篇文章说,现在大家一说到手表,就会想到瑞士制造;一说到机器,就会想到德国制造;一说到电子产品,就会想起日本制造; 一说到名牌奢侈品,就会想到法国、意大利制造;如今若说起高速列车,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制造。

  的确,中国高铁在技术体系、制造与施工能力、成本与金融支持等方面,已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整体优势地位。

  2007年以前,中国还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而今天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一万六千多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一半以上,且在多国承揽高铁工程。在短短的几年里,中国高铁能取得如此显赫甚而令人惊异的成绩,是后来居上、弯道超车、跨越发展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我国很多行业无法实现后来居上、弯道超车,而偏偏高铁能够做到呢?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但笔者以为,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我国铁路部门始终保持着对国内市场的统一领导。这种统一性形成了对外的唯一性,能够有效避免内部的各自为政、相互损害,从而集中力量以庞大的国内市场为筹码,迫使西方跨国公司不得不以转让核心技术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提条件。

  在中国高铁崛起之前,世界上掌握高铁技术的跨国公司有德国西门子集团、法国阿尔斯通集团、加拿大庞巴迪集团和日本的日立与川崎重工。实际上,这些掌握高铁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极不情愿向中国转让技术;但是令其垂涎的中国市场因铁道部的把守而不得随意进入,故不得不以技术作为门票。就这样,铁道部先后把加拿大的轨道技术、法国的电控系统、日本的牵引系统和德国的行车控制系统陆续引进了中国,并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逐步构成了比其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完整的升级版的先进技术体系。一位铁路系统的领导同志谈及这个问题,坦诚而自信地说:“我们承认中国高铁的技术来自德法日等国,是引进学习的结果;但我们也可以自豪地对他们讲,我们吸收、集成、再创新,现在中国高铁的技术比他们全面,比他们先进,比他们更有竞争力,是一个整体的优势。”

  相比之下,我国汽车业完全是另一种情况。本来,中国汽车业拥有和中国铁路一样的优越条件:市场庞大,拥护众多,发展潜力巨大,如果体质机制对头,完全可以将世界汽车强国的最先进技术全部引进中国,然后加以集成创新,进而使中国成为世界汽车最强国。然而,由于缺乏全国性的行业统筹,各地汽车企业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各自为政,相互杀价,把外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降得很低,导致德、日、美、法、韩汽车厂商在不转让技术的情况下,轻易实现了对中国市场的占领与垄断。最后的结果是,市场让光了,道路堵塞了,空气污染了,利润流失了,而技术没换来。这种情况,不但给中国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影响了中国的产业升级。

  类似的情况还有钢铁业和稀土业。按说,中国是铁矿石的最大买家,在国际市场上应该有定价权,但实际上没有。因为,各个钢铁企业各自为政,相互抬价,把铁矿石价格越抬越高,结果全中国的钢铁业把利润拱手送给了澳洲、巴西的铁矿老板。稀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卖家,按理更应该有定价权,但实际上也没有。因为,各个稀土企业各自为政,相互杀价,把珍贵的稀土杀成了白菜价,把利润拱手送给了美日欧。这两个行业的惨状,究其根源,就是在行业体制上,缺乏统一领导和行业统筹,这和铁路部门的情况形成鲜明反差。

  经验教训证明,大企业如果主要面对国内竞争,应加以分拆,以利于充分竞争,让广大消费者受益;反之,如果主要面向国际竞争,则应实行企业整合和行业统筹,以形成统一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分拆,还是整合,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之,几十年来新自由主义把中国害惨了,不能再听他们忽悠了。


   跨越、曙光 功不可没!


中国高铁三国杀(高铁技术引进纪实)
作者:高铁见闻

  然后大戏就开始上演了,这是一个被写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科书的经典案例。

  2004年6月17日,铁道部委托中技国际招标公司为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进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招标,并在《人民铁道报》以及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同时发布了名为《时速200公里铁路动车组项目投标邀请书》的公告。这次招标对投标企业条件的限定,让铁道部处于绝对主动的位置。公告明确投标企业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注册的,具备铁路动车组制造能力,并获得拥有成熟的时速200公里铁路动车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国外合作方技术支持的中国制造企业(含中外合资企业)”,

这段话翻译一下就是两个意思:

第一,投标企业必须是中国企业,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以及日本高铁制造企业本来想直接参与投标,这一条件将它们挡在了门外;

第二,中国的企业也不能随便投,必须有拥有成熟技术的国外企业的支持,这一下又把中华之星、蓝箭等国产动车组挡在了门外。

这次招标了还明确规定了三个原则,第一关键技术必须转让,第二价格必须最低,第三必须使用中国品牌。

  决定这次技术引进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个,那就是铁道部只指定了两家企业能够技术引进,一家是南车集团的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是北车的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这被称为“战略买家”。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日本高铁制造企业都明白,这次招标虽然只有140列动车组订单(140列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天量,要知道阿尔斯通因为十几列动车组就与西门子对薄公堂,详情请见本书第四章),只是针对第六次大提速,不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描绘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可是世界从来没有的高铁大市场,这个市场大到没有任何一个高铁企业可以忽略。

他们要进入中国高铁市场就只能找合作伙伴,对象只有俩,一个南车四方,一个北车长客,二对四,中国的这两家企业占据了绝对的战略优势。

铁道部还要求,投标前国外厂商必须与中国国内机车车辆企业签订完善的技术转让合同,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取消投标资格。更狠的是,铁道部还设置了一个考核环节,叫做“技术转让实施评价”,考察对象是中国投标企业,裁判是铁道部成立的动车组联合办公室,简称“动联办”。虽然你中标了,但铁道部先不付钱,然后国外企业作为老师要向国内企业传授技艺,动联办不考核国外企业教得怎么样,它只考察国内企业学得怎么样,只要是国内企业没有学好,他就不付钱。实话说这个规定有点太霸道了,国外企业不但要全心教,还怕遇到笨学生,因为即便他全心教,碰到笨学生学不好,他的钱一样打水漂。没办法,这些国外企业只好把压箱底的活拿出来了!

前几年有些负能量满满的媒体一直质疑中国企业是否从这次技术引进中获得了核心技术。其实与一些技术外行,就一些过于技术的问题进行争论没有太大含义,看看中国高铁今天取得的成就,看看已经通过美国律师事务所以及知识产权局评估的CRH380A型动车组,看看中国高铁已经开始在全球四面出击的今天,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切。

  本文节选自高铁见闻所著《高铁风云录》第五章。
  http://www.zhongchou.com/deal-show/id-122950#maodian
发表于 2015-10-24 03: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说全对,但是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发表于 2015-10-24 08: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民航、汽车产业都被外资搞惨了,特别是汽车产业几乎就是外资品牌的代工厂!只有高铁产业算是掌握了技术,打出了中国品牌!
LZJ对此的功劳还是很大的!
(我对LZJ的看法是一分为二,功过分开,不以功否定过,也不以过否定功,不能因为林彪反对毛,就把他的战功都否定了;21世纪导报一记者把LZJ从头骂到尾,甚至造谣;你骂他“贪”我也理解,但骂他高铁建设、管理方式等,则有些不可理喻了;但现在真相大白了,21世纪导报原来有一批“新闻敲诈”人士,以前的铁道部估计没给交过“保护费”!)

中国的高铁在不再收取折旧费后(即收回建设成本或由国家补贴代还),票价将下降很多,真正成为普通老百姓日常的快捷交通工具!
LZJ说的话是没错的![有他在,铁总都可负担得起全部折旧费(建设成本)]
中移动在网络建设成本收回来后,原来话费4毛一分钟双向收费,现在变成1毛一分钟单向收费,仍有钱赚!
(如同住房费用,原来月付“房贷+水电费”,贷款还清后,只需月付“水电费”就行了!)

发表于 2015-10-24 09: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高深了,我们老百姓哪儿看的懂啊
发表于 2015-10-26 13: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仿佛看见了老徐家客厅里某位前部长的牌位
发表于 2015-10-27 19: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志军被拘役整四年了,如果他早被拘或晚被拘四年,中国高铁的命运必大不同!
2015-2-1 转载 铁道论坛

到这个月(2015.2),前铁道部长刘志军被拘役已整整4年了。

假设一下,如果刘志军到现还没有被拘役,那中国高铁肯定是空前的繁荣!

      首先,中国真正进入了高铁时代。

京沪,京广,哈大,沪昆等一大批按350时速标准建设的线路,肯定在按设计速度跑。京沪高铁全程大多跑进了4小时,京广全程不到7小时 ...... 。
设计250时速的线路,沪深跑进了7小时,沪汉更仅跑3.5小时 ...... 。
全国除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外,所有的省会城市都实现了8小时进京的既定目标。

      其次,按刘志军的工作作风,全国铁路第七次大提速应该早已完成。

京沪高铁因为有了国产超500的动车,目前的最高运速很可能已达到450KM/H,平均时速也已达420KM/h 。而京广高铁平均时速亦达到了400上下。这样京沪间3个半小时可达,已基本与航班用时不相上下。京广间直达时间大幅缩短至5个多小时。而设计时速250公里的沪深等高铁因设计标准远高于日本新干线,第七次大提速后, 正以300或320的时速运行,沪深两地间的旅行时间由目前的单程11小时大幅缩减至往返11小时左右。

因高铁对航空的巨大冲击,空客和波音公司在华飞机销售很可能大减。而中国铁路因高铁的大幅提速,运能比现在增加一半以上。中国高铁真正便利了全国旅客,真正展现了辉煌!

      再假设一下,如果刘志军早4年被拘,即2007年初就被拘,那中国第一条按350时速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行的京津高铁,很可能被后任高阻大人降为250运行,武广,京广,京沪等高铁也肯定不会以350及以上的标准来建设,甚至连200时速标准都达不到。
时至今日,中国很可能仍未有真正意义上的高铁。

刘志军搞腐败应受惩罚,但中国高铁进程确实因其下台大幅倒退,令国人遗憾!


      刘志军早被拘4年和晚被拘4年,8年时间决定了中国高铁的命运、前途。

发表于 2015-10-27 19: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铁粉对刘志军的评价

刘志军被判了死缓,当然关于他的争论不断,对他大建高铁的批评声不断,而我作为一名铁粉,和广大车迷一直在为他洗地,为什么?因为亲眼目睹了中国铁路经历的林林种种,现在剩下的只有叹息和失望。


刘志军我们都叫他刘跨越,因为他任内,中国铁路的发展实实在在是跨越的,历史上绝无仅有,本以为这种发展会像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高速持久的发展下去,没想到后来刘志军因贪污下台,但是我想铁路的发展,这个趋势是大的,肯定会继续下去,可是没想到,盛光祖上台后,铁路的发展,却是一场大倒退。


先从中国铁路的发展说起,49年建国,全国的铁路一大半都在东北,管内铁路主要在京津唐一带和山东 江苏上海。整个内陆,华南沿海,都是没有铁路的,在刘之前的几十年,中国的铁路实现了从无到有,期间,东北铁路基本没有变,因为东北铁路的密度已经达到了县县同铁路,管内地区的省会和地级市基本全部通铁路。但是铁路建设之后便是一直的停滞的状态,到了90年代,铁路的水平基本和70年并无太大不同,在南方山区,四川、福建为代表的,铁路平均速度不足50KM/H,一些地质险恶区,如湖北西部、青藏高原,没有铁路或者有少数铁路。而同一时期,中国的高速公路和航空却是喷发式的增长,很多人第一次离开家乡,不是通过铁路,而是公路。80、90年代正是中国经济增速超过10%的高速增长,大量的运输需求铁路根本无法满足,今天我们嘲笑印度火车卖挂票,其实当时在一些短途的通勤线路,中国火车顶上也是坐人的,在运输高峰期,货车也出来运人。中国铁路就这样,在整个社会都在大发展的情况下,却意外的停滞,欠了几十年的债。


当时候中国铁路发展滞后,国家不重视和体制都是问题,如当时整个社会的国企一样,沉重的包裹让整个铁道部运营勉强平衡,国家除了国家性质的运输如军事运输,都是不符一分钱给铁道部的。连发生灾难,都要义无反顾的出身,自己出钱。


当时国内铁路技术装备,可是是极度的寒颤,铁路机车功率不如今天的大功率机车的四分之一。当时铁路除了干线是复线,其余都是单线,电气化率低的可怜。机车几乎清一色的内燃机车,黑色的烟尘让铁路总是脏兮兮的。


DF4B,功率只有2430kW


今天的HXD3B 功率9600KW


然而这一切在刘志军上台后,铁路却发生了过去30年都没有过的变化。铁路开始了一轮大规模的全面升级就,从铁路轨道、信号、机车全面的升级,其中最为典型就是铁路的7次大提速和后来高铁的发展。


过去铁路为了节约资金,桥梁 隧道比例很低,遇到障碍只能绕过去,铁路的实际里程很长,由于曲率半径很小,机车根本无法快速行驶。


这张图展示就是山区铁路的修建,可谓是山路十八弯。


首先是线路的升级,原有的铁路,弯道拉直,有地质不稳定区间避开区间,桥梁代替路基。繁忙线路进行电气化和复线改造。


典型代表就是京九铁路的电气化和复线改造,沈山铁路的抗洪改造。京哈京广线完成了电气化的改造。


其次是机车车辆升级,机车功率加大,客运机车提高速度,客运列车提高速度和舒适度,货车提高载重。


开始发展出了两款速度170KM/H,4800KW的准高速机车SS7E和SS9,目前这两款机车是国内特快列车和直达列车的主要牵引机车。货运方面,通过与东芝、西门子等合作,开发了目前遍布全中国的功率超过7200KW的HXD系列大功率货运机车,货车的载重不断提高,以大秦铁路为代表的重载铁路每年运输破一亿吨。客运列车大量用带空调的25G,也就是今天的红皮车代替原有的无空调的25B列车(绿皮),后来有了舒适度更好速度更快的25T列车,主要用来执行Z字头的列车。


25G型客车,是今天中国铁路的绝对主力,K字头的车,几乎都是这种车,最高速度是120KM/H


ss9电力机车和25T型客车,25T是白蓝色,今天的Z字头的列车主要为这种车型,最高速度是160KM/H。牵引他的SS9电力机车速度高达170KM/H,是一款性能强劲的机车。这是以前速度不到50KM的中国铁路无法想象的。


还有就是铁路车站的改造,过去铁路车站老旧,候车环境差。接着铁路升级的契机,铁路的车站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车站的改造,目前仍然在进行。


石家庄的老站


今天的石家庄车站


接着便是铁路在体制上的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今天的GZ们说刘志军是铁路改革的倒退,但是刘志军对铁路的改革,恐怕是今天铁路从铁道部换了名字这样的改革步子大得多,触动的利益多得多。


当时的铁道部下面有着数不清的企业,像今天的南车北车为代表的,他们完全服从铁道部的安排生产,是典型的计划经济,刘志军对铁道部下属的企业进行了剥离,成为独立企业,融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除了为铁道部生产车辆。如今他们也为地方政府的地铁制造地铁,发电设备,也向国外出口铁路设备。如今北车大连的机车出口到了新西兰,南车青岛四方的动车组车体出口到了欧洲,目前他们还是上市企业,从一个快要破产的国企,变成一个活跃的市场经济中的上市企业。


接着是铁路下属事业单位的分离,隶属铁道部的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大学、以及地方上的中小学等铁路院校划入教育部和地方,法院划入地方,铁路公安回归公安部。今天有人说铁道部是个帝国,有自己的司法体系来黑铁路,这就是无知的典型。


然后路局的改革。把当时的41个铁路分局撤销,合并为哈尔滨、沈阳、北京、太原、上海、济南、郑州、西安、武汉、成都、南宁、南昌、广州、兰州、乌鲁木齐、昆明17个铁路局。同时铁道部本身削弱权利,更多权利下放到地方路局。这一举动是当年的铁路运输能力几乎翻倍,当然,刘志军这一举动也为是得罪了数不清的人。


今天总有人说铁路改革,说铁道部撤了就好了。但是铁路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根本是为了提高运力,刘志军之前的铁路改革都是失败告终,原因是什么?因为铁路就是那么多,你不去修新铁路,不去升级改造,运力当然无法提升,改来改去不过是官场游戏而已。刘志军通过提高运力,倒逼了铁路的改革。


有人会说今天的票不还是一样难买吗?这是存在的问题,我也承认,刘志军真的提高了运力?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中国的春运本来就是一个供给严重不足的,原来供需比如果是10:20,刘志军的改革下,变成了13:21,15:22类似的发展,中国铁路运力在增加,但是大部分都被增加的需求给消化了。中国铁路需求每年都在以10%的速度增长,中国铁路货运一年增加的运量就是很多国家几年的运输总量。但是刘志军让铁路增加的速度算是超过了需求增长的速度,买票难,也在缓解。


90年代初期,哈尔滨铁路局内部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说了铁路客运的未来,论证了当时铁路中短途旅客大幅下降的原因,当时是公路大发展的时期,铁路速度远远没有汽车快,中短途旅客大量流向公路。但是没想到10几年后,大量旅客从公路返回了铁路,解决了中短途旅客流失的问题,这便是高铁的诞生。


刘志军对普通铁路的贡献,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了解,他们看到的,是在媒体成熟后的今天,才发展起来的高铁,因此称他为高铁之父。


中国对高铁的探索,从邓小平从日本回来就开始了,但是受限于国内的共有技术,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刘志军前任对高铁进行了很多探索,包括著名的中华之星,刘志军对中华之星痛下杀手,引进国外技术,让很多人骂成汉奸。中华之星之所以下马,其实他不是什么全国产,其实关键技术和零件还是国外买的,而且由于不成熟,导致了难以置信的高昂造价。和和谐号,实在是太成熟也太便宜了。高铁高价采购什么的,说铁道部自食其果,其实,动车组的造价比国外完全进口和国产的中华之星相比,实在是太便宜了。


刘志军最为骄傲的,莫过于他和张曙光笑傲西门子的谈判了,这个今天让国外人士都佩服的谈判让中国以最低的价格,获得了最多的技术。刘志军充分避开了中国人爱窝里斗的性格,以整体去和西门子等外国厂商谈判,避免了被各个击破,没有重蹈铁矿石谈判的覆辙。高铁技术分配给了各个厂商,铁科院跟几大高校也在科研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中国铁路方面的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有人说,高铁值得建吗?因为有普通铁路和公路,还有航空。当然是值得的,建高铁的初衷,其实不是为了客运,反而是为了货运,与客运相比,货运更为紧张,中国电煤的运输,主要是铁路,2008年前后,南方夏季大幅缺电,但是正是暑期运输,根本没有办法加开货运。对经济甚至都产生了影响。高铁的最终的目的是客货分离,虽然目前走的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高铁相比于航空和公路,受天气影响的因素小。最近几天的全国暴雨,让更多人认识到了高铁的重要性。高铁是应该抓紧时间建造的,现在经济形势比较低迷,趁物价低时建造更划算,而以后物价上升,高铁的造价会让未来不可能再大规模建造。


回头说说刘志军东窗事发后,铁路怎么了


2011年刘志军下台,盛光祖接任,没想到铁路惨遭杀手,其中典型的就是铁路降速,新铁路修建标准降低。比如沈丹高铁,刘志军当时的规划是300公里,盛光祖改成了250公里。西部一些按250修建预留300公里的铁路全部取消预留,一些350公里干线也被弄成了250公里。如果能节省资金,这样做也说得过去,但是事实这是多花钱的事。刘志军的计划被推迟,通货膨胀和计划变更重新设计导致造价早就达到甚至超过了原来350公里的水平,比如计划中的宁安铁路,250公里,每公里造价已经比京沪高铁每公里基本持平甚至更高。铁路的科研和新车型的研发几乎停滞。


然后是铁路管理的松懈,刘志军工作作风很强硬,他说过牺牲一代铁路人,这也让铁路职工心怀怨恨,也得承认刘志军不给职工涨工资做法的确不妥点。严格的管理让中国铁路最初引入动车组的时期顺利通过考验。结果刘志军下台5个月,7.23便发生了。事后的原因其实管理失职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刘志军在高铁试车时亲自能站在车头里,而盛光祖在哈大高铁开通前一天去了长春客车厂,结果哈大高铁开通时却回到了北京。


目前铁路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是缺车十分严重,铁路新开通的高铁差不多已经翻倍了,但是车辆仍然是刘志军当时的数量。导致开通新线其他线路就要减车,这也是今年春运高铁一票难求的原因。盛光祖迟迟不买车这也让路内怨言颇多。


有人说难道这些功劳都是刘志军的?这是铁路百万职工的功劳,把功劳都扣在刘志军身上,是不公平的,只是唯领导论。但是事实就是没有刘志军这样的领导,铁路的发展不会有今天。铁路的职工几十年来都是一样的过日子,他们不能进行铁路的决策。刘志军的前任和后任都做不到刘志军的水平。这就像说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具有统筹能力的领导,是一个行业能否发展好的决定性因素。


最后说明,这不是为刘志军轻判辩护,而是展现一个真实的刘志军,他贪污是他自己葬送了自己,功过无法相抵,是为了反驳那些非黑即白的人,贪污他就一无是处的关键,也为支持高铁,7、23后GZ和媒体们的炒作已经让铁路收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而且都是无法挽回的伤害。西部的高铁计划受伤最为惨重,重庆和成都是最大的受害者,而成都的媒体们居然还在和GZ们一起黑高铁?一帮没做过高铁的跟着黑,真不知道这是什么心态。


end
多谢阅读


楼主刚写完文章,微博上南车北车两位宣传部的人就打起嘴仗了,看来刘志军当时不让企业自己去谈判是对的


发表于 2015-10-27 19: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庸官在铁路系统的所作所为

把盛光祖(网名高阻、降速哥)叫做“开历史倒车的庸官”,不是平白无故的


人民日报:铁路建设不能开倒车    2012年01月06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1/06/c_122543536.htm

人民日报:治治庸官     2011年08月19日
http://lt.cjdby.net/thread-1211011-1-1.html

人民日报所讲的是恰如其分、一点没错的!

庸官上台后,铁道从大发展,立即成了大倒退,

1、铁路两次大降速,

(2011.7.1第一次,接下来723事故,2011.8.28第二次;彻底废除了2007年的第六次大提速(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一两百亿的升级费打了水漂;武广高铁、京津城际高标准运行了2-3年都降速了;厦深铁路 前任讲可以提到300公里时速,盛光祖降为200,实际跑180,车票紧张得天天如同春运,但低速、低票价,人为降低效益、制造亏损;这样可以证明前任高铁规划错误)

2、新建铁路降低标准建设;

(不按发改委批复,人为降低技术标准; 降标后因为重新设计 及延误施工造成的土地拆迁人力成本上升,低标准和高标准铁路成本基本一样;正在施工的如京沪高铁强行拆除风屏障、汉宜高铁以路代桥再返工,造成人为浪费;四横四纵的一些干线高铁也被降低技术标准,如宝兰高铁、石济高铁等;宝兰高铁、渝黔铁路两头都是高标准,中间此段低标准,将来形成肠梗塞;贵州省内六安铁路按250公里时速建设,重庆贵阳的渝黔新线却降成200公里时速,且旁边都有一条老铁路)

3、认为中国人坐不起高铁,所以动车组不用生产了,新车型更无需开发了;实际则是高铁经常因缺车而买不到票(随到随走成奢望),而前几年动车生产厂家则没事干!

4、列车不按 设计速度运行,全降低速度运行(不管200、250、350全部降速一刀切);
是不是资源浪费?
运营初期是不是要搞上几十年?
或者像周翔民之流说的,中国高铁都是造假的,外国人没跑过350,中国人就不能跑!
武广高铁早两年开通,上来就是350跑了一两年都没事,京沪高铁跑300都故障不断!是什么原因?
只有永远不提速、提不了速 才能证明降速是正确的!

(高铁逼停的上海—武汉、广州—武汉等航线,高铁降速后又重新开启了;京沪高铁本来是380公里时速运行,4小时内北京到上海!降速后要5小时了,大大地削弱了对民航的竞争力及高铁效益!)

5、铁路建设  没有按期完工(更没有提前完工),只有工期延误,或者是大停工!(还特意规定铁路不许提前竣工,自己不干事,还不许别人干事 !)

6、没人讲效益(两次大降速,造成效益大滑坡、资源大浪费),只有天天讲安全,经常搞检查!

安全口号喊得震天响;不坐火车、不下基层,只会开会、发文件;这种方式能搞好安全真是神仙了!

如同一个饭店经理,为了不出食品安全问题, 原来每天营业100桌,现在营业50桌;为了“让人民满意”,饭菜大降价,员工涨工资、管理人性化;效益全不谈;每天喊口号,领导人不见;这种经理不知称不称职?

最搞笑的是将退票费一律降至5%(2013年,为“让人民满意”),造成一人多票后再退票,白白浪费票源;后又重新恢复原有退票模式;瞎折腾、白折腾一场!
还惹上了许多人控告国家铁路局!

取消车票保险费(使火车票带有几毛钱的尾数),其实乘客真的不在乎这几毛钱,但此费用对铁路部门却是有意义的。

搞了个货运改革,却效果始终不佳(宣传的很好,实际却一般;网上评论文章很多,有兴趣的可自己搜)。

处处打压高铁(否定前任是中国官场传统;降速降标不许提前竣工不许随意提速。。。),高铁却越发闪亮;现在货运都要搞高铁货车了!

(以上这些虽在后期有些好转,如郑徐高铁在多方力争下,没有降到250公里时速;高铁货运列车也打算搞了;但已对铁路造成巨大损害)

当然盛光祖也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1、铁路招标外包给第三方;铁道部(铁总)和施工方、设备商“断绝”了关系,防止了招标腐败;但铁道部(铁总)也没人去管什么高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的事了!
(不干事、少干事也是防止腐败的一个好方法)

2、为员工加工资;基层员工工资确实是要调整了;但应先提高效益,调整分配机制,而不是机械式的调涨!

3、网络购票全面推广(刘志军是高铁票网购,绿皮车窗口买票);虽然有些过快过急,有网络瘫痪、农民工买不到票等问题,但总体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4、宣传工作做得好了;取消了新闻发言人,但对各级正面宣传报道层层加压;铁路的外在形象大为改观。
(但723事故也由管理问题变成了技术问题;开历史倒车成了科学规划、科学发展;723事故和他一点关系没有;海关达芬奇事件也和他一点关系没有)


坚决抵制庸官 开历史倒车、降低铁路建设标准行为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见人民铁道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456-159535-1.html

高铁过度超前、中国人坐不起高铁、高铁没有效益等等论调早已不攻自破!
事实和数据证明,中国人坐得起,中国高铁大有发展前途!

但自从开历史倒车的庸官盛光祖上台后,

一、将已有的高铁及普铁两次大降速,
2011.7.1第一次降速;接下来7.23事故;接下来2011.8.28第二次;武广高铁350公里时速运行一年半了、京津城际350公里时速运行3年了、第六次大提速运行4年了的铁路都要降速了。由此铁路效益大滑坡...

(科技部副部长: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原因跟速度无关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4-01/3792448.shtml

二、新建的高铁及铁路降低标准建设

(高铁降标后建设成本降3%,速度降30%,有的不降反升,引发许多省份的极大抗议)

发改委批准的高铁,盛光祖一律按最低标准建设,且不留提速条件,造成将来无法升级

高铁不像高速公路,一旦没有预留提速条件,基本上没有升级可能,除非新建!

庸官的理由竟然是高铁对中国过度超前,中国人坐不起!西部人更坐不起!

5-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实现小康社会时,高铁就是老百姓的普通出行方式而已!而时间压缩则显得越来越重要!此时有些铁路却不能提速升级,只能空留遗憾了。现有数据也表明,速度越快(300时速对200时速),市场竞争力越强。

地方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交通建设要像教育投资、国防建设一样算总账,要看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促进作用!

许多铁路在刘志军时期都已经按高标准设计和动工了,盛光祖上台全推到重来

降标后并没有降低什么成本,最多降5%,有的反而成本更高,速度降低了30%,以后铁路不能升级,而留下百年遗憾

中国的高铁迟早要建的;建得早,成本低、但客流量小;建得晚,有客流,但成本高;综合比较还是早建好;土地、拆迁、人力成本不断上涨,更要高标准建设,才能符合集约原则。

建议各方关心铁路建设的人士,向有关部门(国务院、发改委、交通部、铁路总公司、设计院等)呼吁,坚决抵制这种降低铁路标准且无法升级的开历史倒车行为!

(人民日报:铁路建设不能开倒车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1/06/c_122543536.htm

铁路开工后,仍可以提高建设标准,沪宁城际、宁安城际、贵广高铁等都提高过,沪宁城际还提高过两次。

我对盛光祖的评价是“三无三会”:
修路无能、管理无能、申请资金无能;
会降速降标、会加工资、会搞安全大检查(检查完了照样出事故;检查搞了好几回,火车没坐过几次)
还四处宣扬中国高铁不安全、不成熟,为自己的管理无能找借口

庸官还规定铁路不许提前竣工,
(大停工、大延误、大亏损,没人负责。早完工早有效益 是商业常识。北京奥运设施场馆、京津城际提前竣工是不是要处罚?)
铁路提速50公里/小时需重新做环评,
铁路建设要“三降一保”(2011.5),
(降速度、降标准、降票价,保安全;实则是效益没了、安全也没有)
高铁建设以客货通用线(200公里时速)为主,
(刘志军是新线跑高速客运为主,老线跑货运为主;庸官是新老线都低速跑客货运;
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反而要降标;高速公路原来是4车道,现在是6-8车道;最早铁路都是50—60公里时速是不是要倒回去)
自己不干事,还不准别人干事!倒行逆施,用心险恶;鼠目寸光,祸国殃民!!

(人民日报:治治庸官 2011年08月19日 06:50:43 http://lt.cjdby.net/thread-1211011-1-1.html

将7.23事故原因推给前任领导真是历史笑话,好像钱学森退休了还要对中国的火箭卫星事故负责,而不作为的人啥责任都没有!
安监局长骆琳后来被贬到供销社当副社长去了,据传此人在重庆调查安全事故时(薄主政),就有先看人、后定责任的习性!


不按发改委批复、人为降低标准的有:

1、宝鸡—兰州高铁, 发改委批准250公里时速,预留提速条件;此路是四横四纵的徐州到乌鲁木齐高铁的一段,其他路段均按350公里时速建设或预留,只有此段按250公里时速建设,不留提速条件!

2、石家庄至济南  高速铁路是国家高铁四横四纵干线,被开历史倒车的庸官盛光祖降为250公里时速,不留提速条件,无砟降为有砟,(发改委批复是250公里时速预留350公里条件)速度降低30%,成本基本一致!

无砟铁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建设成本高一点,但可大幅降低维护成本;无砟降为有砟,明显是技术外行的决定!

此一横中,济南—青岛 除已有一条时速250公里高铁,还在申请一条时速为350公里高铁

见:http://news.jn.soufun.com/2013-11-22/11517767.htm

http://news.qingdaonews.com/qing ... ontent_10338365.htm

而济南—石家庄却被庸官搞成一条落后的250公里“高铁”

山东曲阜--临沂--日照之间的高铁也是按300(350)公里时速申请建设
http://www.sd.xinhuanet.com/sd/ly/2013-08/17/c_116979315.htm

河南省郑州--周口--合肥、商丘--合肥两条高铁,哪怕自己掏钱也要建成350公里时速

http://news.gaotie.cn/guihua/2014-04-16/153355.html
http://news.gaotie.cn/tielu/2013-10-13/105405.html

江西省坚决要求 昌吉赣高铁 按350公里时速建设,并取得成功
http://bbs.railcn.net/thread-1187208-1-1.html
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456-182109-1.html
http://www.jx.xinhuanet.com/news ... /27/c_115574360.htm

3、(北京)张家口至呼和浩特的高铁,连接太原--张家口、西安--包头--呼和浩特两条高铁,国家批复250公里时速, 预留提速条件;降为250公里时速建设,不留提速条件,无砟铁路降为有砟铁路

这条铁路为新五横五纵之一,可以大幅提高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的进京速度,同时可联通太原--张家口、西安--包头、银川--包头等高铁;包头--集宁段老线路升级就可跑200公里时速,新建低标准高铁是不是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4、西安至成都的西成高铁,发改委批准250公里时速,预留提速条件;降为时速250公里!

此线路 绵阳--西安段在多次反复后终于降为250公里时速,不留提速条件;而刘志军时期开工的成都--绵阳段则预留350时速条件

5、重庆到万州至郑州高铁发改委批准250公里时速,预留提速条件;降为250公里时速,不预留提速条件,无砟铁路降为有砟铁路。

6、青岛至烟台至荣成高铁,取消提速条件,无砟铁路降为有砟铁路

7、重庆至贵阳的铁路降为时速200公里时速的客货两用铁路

发改委批复是250公里时速,预留提速条件

此铁路现在定位就有严重问题!刘志军是将新线定为客运专线,老渝黔线货运为主,现在是新老两条线都跑客、货,且两条线的标准都不高!将来会严重影响贵广高铁对 成渝地区---珠三角乘客 的吸引率,高铁运行时间4小时是效益线,超过4小时,没有什么人坐火车了!降标后重庆到广州有5—6小时了!

又是一个外行的决定!

经济发展到中高阶段,煤炭、钢材、水泥等货运量下降、第三产业人流量上升!现在货运增长很慢,客运增长很快,老铁路跑货运足矣,LZJ的思路是对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fabdd010182b6.html

8、呼准额铁路原定为200公里时速铁路(具有城际铁路功能),现在降为160公里时速铁路,连快速铁路都称不上了

9、合肥至福州高铁(京福高铁一部分),350公里时速建了一半再按250公里时速(曲线超高)建设

10、西安至太原(大同)高铁,350公里时速建了一半再按250公里时速建设

11、南平至龙岩高铁(杭州至广州高铁一部分),原定为250公里时速,降为200公里时速客货铁路

12、杭州至黄山高铁(连接京福高铁),降为250时速,成本仅仅降1%,速度降30%

等等。。。。。。。。。。。。。。。。


庸官还将京沪高铁 风屏障施工 半途取消,造成京沪高铁通车后 由于大风引起故障而停车(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2-03/20/content_7068179.htm

汉宜城际快竣工时 降低 速度标准(250降为200),取消桥梁改用路面,造成路面塌陷,返工重建,花钱更多,铁路标准更低

http://news.163.com/12/0316/02/7SMEKHGN00014AED.html
http://www.hb.xinhuanet.com/news ... ontent_22691014.htm
http://www.ditiezu.com/thread-216091-1-1.html

贵阳—重庆铁路 是 成渝地区—珠三角(成都—重庆—贵阳—桂林—广州)高铁大通道 的一部分,被降为残废级的200公里时速客货铁路,鼠目寸光、祸国殃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fabdd010182b6.html  (开历史倒车说是科学规划,应该去当宣传部长了;建议中国高铁、飞机都不用搞了,多坐牛车、马车,这样省钱)

沪昆高铁 长沙--昆明段,发改委批复是250公里时速预留提速条件,lzj是直接按350公里时速建设,2010年就实际开工了,幸亏开工得早,后面西部的高铁,批复是250公里时速预留提速的高铁,sgz一律按250公里时速建设,取消提速条件!!!最惨的是重庆--贵阳铁路,lzj本来想提高到350,sgz直接降为200,且不留提速条件!!,成都---重庆--贵阳--桂林--广州的高铁大通道,成都--重庆是350预留,贵阳--广州是300预留,但重庆--贵阳是200不预留!!!如同一条高速公路两头是8车道,中间一段是4车道且不能升级,开历史倒车的庸官尽干这种缺德、缺心眼的事!


附文:庸官危害远大于贪官;中国需要负责任的铁道部长

略谈近期京沪高铁四天三起故障
铁道系统内 人士文章,此博文发布的当晚就发生了723事故
2011-07-23 00:47:4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9c710100s50j.html

2012年铁路春运 非官方 小结
2012-02-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9c710100zcdb.html

中国需要更负责任的铁道部长
2011-7-26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2589338.html

谁为高铁负责?
2012-01-09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819836.html

刘志军下台前的最后一次讲话
http://www.docin.com/p-328345709.html

全国各地的保路运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9966af0100we3n.html

四川、陕西高速铁路 保路运动
http://bbs.railcn.net/thread-909655-1-1.html

请阻止铁道部现任负责人对宝兰高铁降标降速的恶劣行径
http://tieba.baidu.com/p/1919641775

高铁停工 月亏十亿
http://news.163.com/12/0307/04/7RVERM7B00014AED.html

盛高阻为了强行将京沪高铁降速 而拆除 风屏障,对京沪高铁运行故障有不开推卸责任
铁路相关人士认为  高铁决策随意导致浪费
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2-03/20/content_7068179.htm

铁粉对刘志军、盛光祖的评价
http://www.ltaaa.com/bbs/thread-214737-1-1.html

略谈事故调查分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9c710100skbn.html

对刘志军应负723责任,《报告》原文如下:

 1、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未经批准擅自将甬温铁路项目批复的设计标准由200公里/小时提高到250公里/小时;
   成都到西安的高速铁路(还有宝兰高铁,郑徐高铁,石济高铁)发改委批复是250公路时速、预留提速条件,庸官降为250时速、取消提速条件,是不是有罪?
   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高速公路最早是4车道的,现在许多是6--8车道的,中国最早的铁路都是50--60公里时速,是还是要倒回去?
   京津城际铁路最早批复是200公里时速,提高到350公里时速运行几年了,主席、总 理、常委们坐过都说很好

2、片面追求铁路工程建设速度而忽视安全管理,盲目确定开通时间,压缩建设工期,致使甬温铁路的质量安全检测、验收、评定、评估等工作中产生一系列违规操作和不规范行为;
北京奥运设施(地铁、场馆等)、京津城际、武广高铁都是“赶工”出来的,350公里时速运行都几年了!
京沪高铁一换人就出那么多事情!
一万多公里的铁路大停工、大拖延、大亏损却没人负责!
工程早一天完工早一天产生效益,是商业常识!

3、决定设立铁道部客运专线系统集成办公室,但未建立相应工作制度,造成集成办与运输局客专技术部、基础部职能不清、职责交叉,削弱了有关部门的正常工作职能;
事后诸葛亮式的评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4、没有督促有关部门制定信号新产品、新设备技术审查和上道使用的规章制度,导致仅经过技术预审查、存在严重设计缺陷和重大安全隐患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上道使用。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鉴于其涉嫌严重经济问题,建议另案一并处理。
中国多年前 就开通了那么多的高铁,运行一直稳定,怎么到现在才发现有这么多问题!!
建议中国一切的火箭卫星事故,严格追究 钱学森 的领导责任!
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

安监局长骆琳 被贬到供销社当副社长去了,据传此人在重庆调查安全事故时(薄主政),就有先看人、后定责任的习性,这次723,还是这德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11-11 0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