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71|回复: 0

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谈高铁的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4 15: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2日电(记者 张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9日下午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出席2015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并致辞。李克强表示,城市记忆着昨天,承载着今天,也创造着明天,不仅是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大舞台,也是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播的先行者。7月2日,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回答网友提问,解读李克强总理出席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
  在谈到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第二个论坛城市交通论坛时,李铁表示,中国在交通上有它的优势,我们新技术的应用,高铁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城市间甚至“一带一路”上更广泛地连接中欧的贸易,成为各种要素流通的桥梁。但是在城市交通方面我们确实还要学习,学习什么呢?第一,我们城市交通体系远远滞后于我们现在的发展,多样交通方式的供给还没有形成平衡的配置。比如大量堵车,我们地铁的发展严重滞后,地下交通严重滞后,这些在欧洲十几年前、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就很好地解决了。交通并不仅是交通的问题,有很多其他方面,比如站点利用,当大幅度的人口流动在某个站点上发生的时候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我们知道欧洲很多国家TOD模式是广泛应用的模式,比如到德国、比利时,空港和快轨、城市轨道甚至和地铁、公共交通都在一个空间上,这个空间上可以带来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带来土地的升值,也可以解决投入的一部分资金来源的问题。所以这种交通模式、空间模式的发生和改变对我们的交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李铁指出,在我们国家交通发展是很快,很多城市都通了公共交通甚至通了高铁,但是高铁都修到城外去了,把高铁放到城外的地方是可以减缓拆迁的压力,但是却没有和城市内人口最密集和交通最拥挤的地方形成空间的无缝对接,正因为如此,人口的流动和其他交通工具衔接的分离就使我们城市资源配置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对城市的服务业发展也没有起到推动的作用。所以这是我们国家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欧盟在这些方面有特别好的经验,既有技术的经验,也有管理的经验,还有制度的经验,怎么样有机结合也是我们这次作为问题提出来进行重要的讨论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2 09: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