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kekart 于 2015-5-29 19:17 编辑
2006年,铜陵铁路客运迎来了一个小高峰,这座人口仅有70万人的小城,在这一年的铁路旅客发送量高达124万人次,但是自此之后,铜陵铁路却迅速滑落,到2012年,铜陵全年铁路旅客发送量仅为48万人次,只有2006年的四成,虽然在2012年以后铜陵市的铁路旅客发送量开始缓步回升,但也仅仅上升至2006年发送量的一半,铜陵铁路客运经历了一次近10年的低谷期。
铜陵市2006年~2014年铁路旅客发送量统计,数据来源于各年度《铜陵市国民经济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2006年以前 铜陵市人口仅有70万人,且是中国内陆地区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但是就这样一座人口少、面积小的小城,在十年前曾与安徽省北部人口最多、且最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阜阳市一起享有“北阜阳,南铜陵”的美誉,每年春运期间,上海铁路局都会为铜陵站增开多对临客列车,这并非是因为铜陵市本身客源充足,而是因为当时处于宁铜铁路终点的铜陵站,不仅承担了本市的运输任务,还承担了周边县市的运输任务,由于早年周边县市的交通欠发达,因此周边县市许多居民都需要通过铜陵市中转至其他地区,这使铜陵站成为了当时皖江地区重要的中转车站,曾连续多年是上海铁路局春运时期的重点地区。
(二)2007年 2007年,铜陵站的旅客发送量较前一年下滑了23万人次,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列车运行图的调整,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进行了第六次大提速,此次大提速的亮点是动车组列车的开行,作为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沪宁线首先开通了动车组列车,但是,沪宁线也需要减少既有普速列车的数量以降低对动车组列车运行造成的影响,而经由沪宁线运行的上海~铜陵5046/7 5048/5次、铜陵至无锡5062次和常州至铜陵5043次列车在本次大提速后宣告停运,铜陵站的图定旅客列车对数由4对减少至2对,仅保留上海~铜陵T776/7T778/5次和杭州~铜陵5122/3 5124/1次,但由于保留的2对旅客列车都是通往铜陵市民出行的集中方向,且周边县市居民仍然需要通过铜陵市中转,因此2007年铜陵站的旅客发送量依旧超过了100万人次。
(三)2008年 2008年上半年,铜陵站仍然只有2对图定旅客列车,但是由于沪宁线动车组列车开行数量的加密,上海~铜陵T776/7 T778/5次需要在沪宁线上待避动车组列车,造成该趟列车在沪宁线上停车时间增加,运行时间拉长,其中铜陵至上海方向T778次列车运行时间由最初的6个半小时增加至8小时,而此时铜陵至上海的公路客运仅需6个小时,这造成了不少铁路客流转向公路客流。而2008年下半年,铜九铁路开通运营,新建的铜陵东站相比原先的铜陵站,距离市区距离较远,且配套设施不齐全,尽管当时的铜陵东站新增了3对直通旅客列车,但是其中2.5对均在凌晨时段停靠铜陵站,而铜陵市并未开通夜间时段去往铜陵东站的公交车,因此造成市民前往铜陵东站十分不便,另外,由于铜九铁路经过池州市,致使原先在铜陵站乘车的池州市周边地区客流被分流至池州站,在加之周边县城的公路客运逐渐发达,铜陵站原先的中转客流明显减少,致使本年度的旅客发送量较上一年再度下滑18万人次。 另一方面,铜九铁路的开通虽然使铜陵市告别的铁路末梢的地位,但新建的铜陵东站是名副其实的铁路中间站,原先在铜陵站始发的两对列车全部延伸至池州站终到、始发,铜陵东站亦没有增加任何始发列车,而铜陵站开通铁路客运的近40年间一直都是旅客列车的始发站,铜陵市民也习惯了乘坐始发列车出行,失去始发列车,也是本年度旅客发送量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由于新建的池州站不具备列车过夜条件,导致由原铜陵站延伸到池州站终到、始发的杭州~池州5122/3 5124/1次列车由原先的两组车底对开改为一组车底当天往返,导致池州至杭州5124/1次列车终到杭州站的时间推迟到晚上23点以后,这给部分旅客出行造成不便,也给这趟列车的客流量造成影响。
(四)2009年 2009年,铜陵东站停运了武昌~南京K345/8 K347/6次列车,但是同时增加了阜阳~池州5153/4次、芜湖~池州5155/6次和南宁~南京K1192/1次3对旅客列车,与2008年不同,2009年是铜陵东站经历的第一个无始发车、且客流被周边车站分流的的完整年份,因此,该年度铁路旅客发送量较前一年再下滑14万人次属于意料之中。但该年度新增的阜阳~池州5153/4次列车是铜陵站一个新的亮点,铜陵市虽属于安徽省管辖,但从1971年开通铁路客运以来,仅在2002年10月21日至2003年1月15日间短暂开行过至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的旅客列车,5153/4次列车的开行,使铜陵市结束了与省会合肥市及其他安徽省北部城市接近40年不通客运列车的历史,加之此车使用普通无空调绿皮车底,票价低廉,深受沿线人民欢迎,使铜陵东站有了一个新的客流增长点。
铜陵至上海旅客列车降速过程
但与此同时,铜陵至上海方向的T7778/5次列车运行时间进一步拉长,铜陵至上海全程超过8个半小时,终到上海站的时间已经是深夜23:28,造成这趟列车上座率进一步下滑,而上海方向长期以来是铜陵站的热门方向,上海方向客流的逐步损失,也是铜陵站旅客发送量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2010年 2010年春运结束后,金温铁路公司增开温州~池州K8538/9 K8540/37次快速旅客列车1对,这是铜陵东站首次增开直达温州方向的列车,而浙江方向与上海方向同为铜陵东站旅客出行的集中方向,且这趟列车相较于K8524/1次列车,到达杭州站的时间更加合理,因此也吸引了一部分客流。这对列车的增开也使铜陵东站的旅客列车对数达到8对。 但在2010年7月1日运行图调整后,上海~池州T7776/7T7778/5次列车运行区段缩短为南京~池州,使铜陵东站失去了惟一一趟进沪列车,也结束了铜陵市36年铁路直达上海的历史,这对于铜陵东站是一次重大打击。 2010年10月26日运行图调整后,杭州~池州K8522/3 K8524/1次列车由原先的普通无空调绿皮车底直接升级为全列软座空调车底,在运行时刻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票价较原来提高了3倍,在全程耗时远多于同线公路客运的情况下,票价与公路客运相仿,且终到杭州站时间在晚上23点以后,使该趟列车客流大幅下滑,平日上座人数甚至无法坐满一节车厢。 尽管该年度的旅客发送量较上一年仅仅降低2万人次,但是该年度旅客列车对数较上一年却多出1对,而该年一系列的运行图调整为下一年旅客发送量再度大幅下滑埋下了伏笔。
(六)2011年—2012年 2010年底,经过铜陵市政府的申请,铜陵东站正式改名为铜陵站,铜陵市政府此举意在提高车站的区位识别度,更加方便旅客出行,但是在车站更名后的两年间,铜陵铁路客运却遭遇了低谷期。 2011年春运开始后,金温铁路公司新增了温州至成都东的临时旅客列车,由于车底不足,温州~池州K8538/9 K8540/37次列车车底被抽调支援临客,直到2011年5月9日才重新恢复运行,但仅仅一个半月后,温州至成都东临时旅客列车再度开行,K8538/9 K8540/37次列车再度停运,并在一年后因为温州至成都东临客转为图定列车,正式从运行图中删除,不再恢复运行,铜陵市至浙江方向仅剩1对凌晨发车的跨局过路车及1对全列软座的“高价慢速车”。 这2年间,铜陵站没有增加任何旅客列车,连以往春运期间增开的进沪临客都全部取消,随着进沪列车的取消、浙江方向列车的停运、涨价,2011年铜陵铁路客运发送量较前一年下滑17万人次,2012年再较前一年下滑2万人次,48万人次的发送量仅有2006年的四成。 2012年12月21日,连续亏损两年的杭州~池州K8522/3 K8524/1次列车无力支撑宣告停运,铜陵站由此只剩下6对列车。
(七)2013年—2014年 2013年春运,上海~铜陵K8466/7K8468/5次临时快速旅客列车使铜陵站时隔4年半后再度迎来始发进沪列车,也使铜陵站告别了近3年没有进沪列车的历史,春运后,虽然K8466/7 K8468/5次列车停运,但是上海铁路局停运了南京~池州T7777/8次,并利用停运的车底增开了上海~池州T7606/7 T7608/5次长期临客1对,使铜陵站正式恢复了进沪列车,这趟列车每日上午从铜陵站发车,到达上海仅需运行6个半小时,而票价则比同线公路客运低20元左右,因此吸引了不少客流。 2013年7月1日铁路运行图调整后,铜陵站再传捷报,新增1对烟台~九江K878/5 K876/7次快速旅客列车,这是铜陵站首对直达华北地区的旅客列车。 2013年12月28日铁路运行图调整后,铜陵站再次增加徐州~湛江K161/2次快速旅客列车1对,这是铜陵站首次增开直达广东省方向的旅客列车,也使铜陵站的旅客列车对数重新回升到8对。 2014年7月1日运行图调整后,徐州~湛江K161/2次运行区段更改为徐州~南宁,使铜陵站有了第2对直达广西方向的列车。 2014年12月10日运行图调整后,铜陵站虽然失去了烟台~九江K878/5 K876/7次,但是新增了南通~昆明K722/3 K724/1次快速旅客列车1对,填补了铜陵站往苏北、贵州、云南方向的空白。 这2年间,铜陵站恢复了阔别近3年的进沪列车,并新增了总计3对直通旅客列车,虽然2013年铜陵站旅客发送量较上一年仅仅上升3万人次,但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止住了铜陵站铁路旅客发送量连续6年下滑的势头,2014年,铜陵站旅客发送量继续回升,较上一年上升8万人次。
(八)2015年及以后 2015年7月1日运行图调整内容已于近日公布,铜陵站将增开2对旅客列车,分别为徐州~广州东K677/6 K675/8次和南宁~上海K1558/5 K1556/7次,届时铜陵站将拥有第1对直达珠三角方向旅客列车、第3对直达广西方向旅客列车及第2对进沪列车,此次调图后铜陵站的旅客列车对数将历史性的突破10对,通达范围也将大大扩大。 2015年对于铜陵铁路最大的亮点在于,合福客运专线将正式开通运营,铜陵北站也将正式启用,铜陵市将冲入“高铁时代”,根据铁路总公司的运营计划,铜陵北站将增开22.5对高速动车组列车,届时铜陵市民可乘坐高铁直达安徽、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江西、福建、湖南、广东10个省级行政区。 2015年底,宁安城际铁路也将开通运营,铜陵站将开通至南京、上海方向的动车组列车,而此方向长期以来是铜陵市民出行的主要集中方向。 2015年,铜陵市境内两座铁路客运站的列车对数合计将超过30对,并可通往中国多数省市地区,铜陵铁路旅客发送量有望实现新的飞跃。 目前庐铜铁路正在建设之中,铜宣铁路也在前期规划阶段,铜陵市日后将有2条高速铁路及多条普速铁路通过,与此同时,铜陵站、铜陵北站周边的配套设施也在逐渐完善之中,铜陵市正逐渐发展为皖江地区又一个铁路枢纽城市。
从2006年开始,铜陵铁路客运就逐渐迈入了低谷,在此期间,很多人有抱怨、有不满甚至有谩骂,但对于每一个在这座与铁路有不解之缘的城市中长大的人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希望铜陵铁路能够越来越好的心愿。很高兴的是,我们能够看到,从2013年开始,铜陵铁路客运逐渐走出低谷期,尽管可能再也回不到当初的辉煌,但是,这座被铁路交通深深影响的工业移民城市,正在谱写着新的铁路故事。
只是,这座40多年来从来没有拥有超过5对旅客列车的城市,或许再也找不到一位对某一趟特定列车有特殊感情的铁路爱好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