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新韵 发表于 2015-5-19 17:03 
首先京沪高铁无论从线路上还是排图上都是高铁中的标杆。京沪铁路由于运营几十年,客流格局基本明朗,大站 ...
我没有否定大站车多,小站车少的合理性,只是它们的停靠相差过大,而且大站还有部分始发,而所谓的小站只能靠过路车。事实上,京沪上的所谓标杆并没有多少。就以这次调图前北京到上海为例,不计高峰线,京到沪约有34趟(含京杭G两对)。平时约有京沪高铁的停站思路大致有三种:1、京沪间一站直达(实际停靠南京南站),按此排图只有G1、G3;2、只停靠省会,按此排图有G13、G15、G17,而G11和G19勉强也可以算是;3、省会停靠,其他站交错停靠,剩下27趟车均是如此,如果各站按照50%的几率停车,则能停靠十二三趟,然而实际上安徽四站都在25%以下。再看东北开往上海的六趟车,一趟所谓标杆都没有,基本都是按照第三种思路排图,那安徽各站的停靠情况呢?滁州2趟、蚌埠南1趟、定远1趟、宿州0趟,没有一个超过50%。还有说客流需求的,事实上蚌埠、宿州去上海的高铁票额常年紧张,而像沧州西、德州东等地都是以进京客流为主,而他们的经沪车安徽几个站多。
PS.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徐蚌紧张造成大量跨越,然而济津间同样紧张,济津间一站不停车次却要少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