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时,家住厦门的章亚萍准时来到码头,踏上了开往漳州港的轮渡船。一路上,章亚萍和几个同事闲话家常,40分钟的航程一晃而过。上午8时,章亚萍和同事们准时来到公司上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双城”生活已成常态 漳州港与厦门岛分处厦门湾南北两岸,两地相隔3.5海里。依托着厦漳跨海大桥和“海上巴士”,漳州港已融入“厦门半小时生活圈”,像章亚萍这样的“钟摆族”已成为厦漳同城化的最佳代言人。 1996年,来自湖北武汉的章亚萍来到漳州港工作。由于当时漳州港的基础教育设施仍不完善,为了解决孩子的入学问题,章亚萍在厦门思明区购买了房子,开始了漳州、厦门两头跑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工作方式我也已经习惯了,也挺开心的。”今年45岁的章亚萍坦言,交通设施的便利,使城市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异地同城”的感受十分深刻。 海上巴士“靠天吃饭” 30日上午,在漳州港码头,中新网记者跟随着“钟摆族”们搭乘轮渡,感受“双城”生活方式。 徐徐的海风拂过脸颊,记者发现,有的人站在甲板上远眺风景,有的人在船舱内闭目养神;有的人拿着手机看视频,有的人围在一起打起了扑克。大家惬意而悠闲,似乎暂时告别了大都市的“快节奏”。 “轮渡虽然方便,但有一点不好,就是易受天气影响。”在厦门工作的郑武健告诉记者,渡轮“靠天吃饭”,如果遇上大雾天气要停航,大家没办法,也只能选择驾车走厦漳大桥。 40分钟后,汽笛声响起,轮船靠岸,人们陆续离船,各自开始了平凡的一天。 民众期待下调过桥费 与郑武健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来自湖北潜江的王知旺。在厦漳“钟摆”大潮中,王知旺多数时间选择自驾车途经厦漳大桥的方式上下班。 “漳州港的环境和交通是极大的优势。”今年41岁的王知旺在厦门打拼了十几年,2005年在漳州港买了房子。王知旺表示,虽然漳州港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比起厦门稍有差距,但是漳州港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是他选择在此购房的决定因素。 “每天和仨俩好友相约一起上班,这一路就不枯燥乏味了。”王知旺称,比起厦门岛内高峰期堵车一个多小时,开车往返漳州、厦门所需的40多分钟便不觉得漫长了。 然而,小型汽车通行厦漳大桥过桥费往返一次就要花50元,一年下来对家庭也是一笔不菲的负担。“希望有关部分能够积极推动过桥费下调事项。” 有媒体报道称,厦漳大桥通车近两年,往返车数却不如预期,导致大桥通行费年收入还不足以归还贷款利息。为此,在2015年福建省“两会”上,福建省人大代表、民进厦门市委专职副主委吴丽冰再提降低厦漳大桥收费一事。 有关部门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国庆期间,厦漳大桥因节日免收费,大桥车流量迅速上升为日均17863辆,是2014年日均车流量7410辆的2.41倍。 “这表明,厦漳大桥存在较大的车辆通行潜在需求。因此,降低单次收费标准不会影响过桥费收入,反而会提高大桥的使用率。”福建省人大代表白景涛说。 厦漳城际铁路渐行渐近 从渔港小村摇身一变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港走过风雨兼程的20多年。如今,港口经济、高新产业的发展,带动漳州港实现产城一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日渐丰富,漳州港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生态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记者了解到,备受关注的厦漳城际铁路环线项目建议书审查会日前在福州召开。有关专家表示,厦漳城际铁路环线项目对于完善厦漳之间综合交通网络,促进厦漳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厦漳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厦漳大都市区同城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而随着厦漳城际铁路环线项目提上议程,漳州港将无缝“接轨”厦门,厦门湾“双城记”故事将精彩续写。
来源: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