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90|回复: 5

明光老火车站的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1 15: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光老火车站像一段时光的站台,在时间的河流里,演绎明光集镇的发展与繁荣,更多的是记忆了明光集镇的往昔和足迹。

1.历时三代的明光老火车站

明光是京沪铁路线上的一个重镇,通火车的历史已有百年。京沪铁路前身江北段是津浦线即从天津至南京的浦口。津浦铁路的修筑可谓一波三折,从提出设想到修筑历时近20年。1886年,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提议沿大运河修一条北京到镇江的铁路,缓解运河水运的压力,清廷未准。接着,1896年江苏候补道容闳,再次呈请借用外国资本修建天津到镇江的铁路,清廷获准,但因德、俄、法列强干预而搁浅。几经周折,1908年,在袁世凯、张之洞的努力下正式签订了《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津浦线分北段、南段施工。北段由德国借资参与修筑,南段由英国借资参与修筑。历时四年,至1911年12月全线通车。1912年,津浦铁路在明光设站。

明光火车站的建站历史已经有三代了。现在的明光火车站是1974年修建的,这是第三代。改革开放后,明光及周边的五河、盱眙、泗县等地的年轻人开始外出务工,这里成了他们的出发点,火车成为他们最理想的交通工具。曾几何时,明光站的人流多得惊人。特别是春运时期,那人流像喷涌的泉水,一下就漫到了明光大街小巷;火车更像是饥饿的巨龙一停下就把人流吞吸进去,然后像个胜利者般扬长而去。南下上海、北去北京方便快捷,明光人常以此为豪。但明光人一般都知道明光还有一个老火车站,在老道口北侧。穿过老道口就是火车站的货场,当年是火车的站台。与站台相隔的还有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线,发源于肥东,流经定远,过明光集的池河在此处设有渡口码头。这里水陆交通交汇,南来北往的货物由此中转,当年的热闹程度不言而喻了,搬运工是非常吃香的,搬运站也由此形成。紧挨货场便是当年的顺河街了,由名称便可知,这条街是依附于池河而生存的。顺河街从老道口西下,行不足百米就到了池河边,然后沿池河北折——因为池河经明光集这段是成弧形的,老火车站就在这弧线的切点上。顺河街的走向自然也就成了弧形了,但因街两面房屋的建筑,使顺河街曲曲折折。此街形成的历史应该更早些,解放后,这里建起了粮站、油料厂、盐业公司等八大家。这么多以运输而发展的部门聚集在这里,可想而知这里的交通是多么繁忙呀。曾经这里建有三个码头,解放后又在西边建了一个解放码头。通过这些码头把沿河各地的物资经明光老火车站再南运北输。如今,这些码头已无踪影了,其场地也被居民建上住宅了。当年的顺河街现在只是居民行走的一个巷子了,而且破旧不堪,连路灯也没有,与曾经的灯火辉煌、忙碌与喧嚣不可同日而语了。


老火车站,还不算老,是在第一代火车站基础上扩建的,但这里都俗称其是老火车站,就是指明光第二代火车站。老火车站至今还保留着,其建筑规模大体还算完整的,但现在是铁路工人的住房。搭建和修理是常事,走进去,搭建物很明显已经将原有建筑包围得差不多了,就像是一个围了围巾、戴了口罩和帽子的人,形体没变,但也很难一眼认出了。

2.老火车站,记录日军侵华的罪证

老火车站,也是日本侵华的一个罪证,日军侵犯明光期间,对老火车站进行改建过。住在这里的,大都是老人,他们对这些建筑和发生在这里事是听其长辈们常说的。老火车站,在人民路西端,人民路是现在的叫法,而她在老明光的记忆里,叫大马路、一马路。稍有年岁的明光人,至今还是这么地叫着。如果你要问他,人民路在哪,他会惊异地看着你,明光还有人民路吗?

人民路过韩山南路后叫渡口西路,老火车站的门牌号就在渡口西路38号。离韩山南路不足百米,如果你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墙上那依稀可见的火车头型的标识,而且,对着渡口西路有一屋脊切面,俗称屋山。上面火车头的标识,使你一眼就会回到那个破旧落后的年代。黄漆隶书体的“候车室”字样还很清晰,这是当年的候车室,西部分是售票室,沿渡口西路而建,现已经因铁路职工住家的需要改搭建了。候车室的大门还保留着,只是主人已经改造过,进了房子里,就到后院。后院是当年车站广场。正对着候车室的有一面二层楼房高的墙,保存完好,像高大的屏风一样,立在门口,这里的人叫它语录墙。这是文革时期建的专门写毛主席语录的,字迹也就是近些年才褪色的,笔画的痕迹还隐约可见,但已难以辨认了。

沿着渡口西路在向前走几米,你还能看青砖灰瓦的瓦房。墙面青砖间用白石灰勾的缝还清晰得很,与青砖的灰青色组成很美的线条图案来。整个墙面没有粉刷,还是当年的模样,墙上还挂了蚌建1-8号的门牌。一看就是上了年纪的。绕过老火车站的候车室,就拐进了一幢坐北朝南的青砖灰瓦的房子。一问起这房子,这里的老人便说,这是日本鬼子盖的,是三八墙,结实得很,冬暖夏凉。走进去,墙体就给人厚重感,抬头看廊檐上的木梁,粗壮结实。住在这里的老人说,这房子这么多年没变化的,只是里面刷了一层白乳胶。其它的一点没变。这幢房子有六间,说是当年日本鬼子的办公房。对面有几间与此格局一样的房子,是行李房。穿过走廊,就到铁路边,不过已被墙隔起来了。沿着墙向里走,也就是当年的行李房边,有一圆形且面有方孔的建筑。老人说这就是日本人建的碉堡。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进行六周之久的大屠杀,使我三十多万同胞成为日本枪下的冤魂,至今难以长眠。1938年初,日本侵略军沿铁路侵占明光。据说占领明光的也只有十几个日本兵,他们一般都躲在炮楼碉堡里,让日伪军去整治明光百姓。一位老奶奶还回忆,日本兵来时,她和妇女们就用锅底灰涂在脸上,以此来躲避日本人的残暴。日本侵略者在老火车站建筑的碉堡,现已经成为一户铁路工人家堆放杂物的地方了,走进去,大体结构没变,碉堡的机枪眼还保留着呢。此户人家的女儿说,她小的时候就在这里睡觉的呢。在碉堡里睡觉,那是何等安全呀。

3.鲁迅日记里的明光火车站

明光第一代火车站建成于民国元年。最早的火车站是由英国参与设计建造的,在老火车站的旧瓦堆里就发现过“chinmenco;金门厂”字样的瓦片。最早的火车站建筑在后来改扩建中,已经很难找到最初的样子了。鲁迅在1913年6月21日的日记里写到由北京返绍兴探亲途经明光时,一位列车员工在火车未停稳时跳车,摔倒车下被碾断小腿的事。虽然这只是记事,但提及了明光站。鲁迅看到的是最初的明光站,可惜文豪太惜墨如金了。

老火车站也像鲁迅先生的日记一样,用她的模样记录了那个远逝时代里的明光,记录了一段难以用文字叙述的明光集镇。时过境迁,但这过时的建筑将成为明光集镇历史上最鲜明的标记。


20141024085015191519.jpg
发表于 2015-4-11 17: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后看。。
发表于 2015-4-11 17:2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光火车站没什么车停靠了,在省内都排不到前20了
发表于 2015-4-11 17:23: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现在明光站的车次和客流,真没有改造的必要
发表于 2015-4-12 11: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蒸汽机车时代,明光还没卞庄热闹,逢车必停,摘掉车头到水鹤前加水。。
发表于 2015-4-13 18: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可惜照片少了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1 13: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