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2015年春运预计国家铁路发送旅客2亿8900万人,同比增长10.1%,日均可以达到723万人。(新华网)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承担每年春运民众出行发挥了巨大作用。40天之内,要面对近3亿人次的旅客,这就是今年铁路的春运任务。这看似简单的一组庞大数字的“考验”,铁路部门到底准备好了没?能不能应对?是如何应对的?
带着这样的疑问,与笔者一起梳理铁路部门在春运期间的“负重前行”。尽管2015年春运比往年来的都晚,但铁路部门却早早作足了功课。从开通售票平台、实行新列车运行图调整、再到高铁动卧的“朝发夕至”以及今天的增加充足的运力等等,不难看出铁路部门面对春运这次“大考”所作出的努力。铁路部门推出和完善一系列春运便民利民措施。
一方面,铁路大力挖掘运输潜力,千方百计增加客运能力,高峰期安排旅客列车3200对以上,北京、广州、成渝、南昌、湖南等重点地区客座能力增幅10%以上;另一方面,加强售票组织工作,延长车票预售期,集中办理学生和务工团体往返车票,增开人工售取票窗口和退票改签窗口1604个,增设自动售取票机1948台,方便了旅客购票。面对春运这张大“考题”,铁路部门下足了功夫,在兼顾市场需求的同时更注重社会的需求,将大众的心声、民众出行的需求作为铁路部门的工作目标,细致入微地做实、做好。
有了这些措施,实现旅客春运“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目标,铁总似乎“成竹在胸”。总而言之,面对每年的春运“大考”,可以说铁路部门的努力决不能抹杀,为了让大众的出行可以更加便捷、高效,铁总也是“蛮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