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中国特有的“几亿人大迁徙”这一现象也即将拉开序幕。今年,铁路部门在订票、购票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却催生了一群“屯票族”。
“屯票”族们一般都懂电脑,通过各种“抢票神器”在最早的时间抢到自己想要的车票,有的一下手就是几十张,而其目的是在大量囤积的车票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车票,然后在免退票费的时间点前退掉多余的票,以使自己“走得了”、“走得好”,从而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而,这种“反复订票,又反复退订”的现象使得大量车票被囤积起来,使得那些不懂电脑的老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在车站窗口依然面临着“一票难求”的遭遇,其购票权利的“被牺牲”值得我们深思。
“屯票”行为影响了其他人的正常购票,造成了“购票依然难”的假象。“延长预售期,退票改签新政”的推行,是为了让旅客可以更加充裕地安排、调整自己的旅程,以缓解春运高峰期的客流。同时,也可以使铁路部门更早地掌握客流情况,从而可以调整车票的销售和安排,更好地满足旅客的乘车需求。但是出现的这些大量的“囤票退票行为”会导致信息的失真,从而影响运力的安排,影响了其他人的正常购票,侵害了他们的利益。
对于“屯票族”来说,因为那些并非刚性需求的囤票行为,导致抢购车票的焦虑及成本增加,这种行为稍显不厚道,也存在着“违背诚信”的不良现象。然而单纯指责“屯票族”道德失范,是无法改变“购票难”现状的。“屯票族”的行为固然有愧,但指责挡不住“乡思”。因此,要消灭“屯票族”就不能简单地靠舆论谴责和道德自律,更需要多方努力。一是铁路部门应该要对购票的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二是应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避免人们在传统节假日或黄金周扎堆出行,从而提高出行的质量,缓解春运期间
铁路的负担。(文/陈清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