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网www.cngaotie.com讯: 据新民晚报(作者 赵志疆)报道,日前,铁路总公司发布消息称,自2015年1月1日起至3月15日止,铁路部门将增开8对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列车。其中备受关注的是,高铁动卧票最高售价达3960元,比全价飞机票还要贵,引发网友吐槽。 实际上,高铁动卧虽然仍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但“动卧”却不是什么新概念。早在2011年,上海与重庆、成都之间就启动了对开动卧列车,软卧车厢每个铺位都配有独立视频系统,高铁动卧更是配有小型会议室,堪比五星级酒店的收费引得一片哗然。眼前的一幕,与当初的舆论反响何其相似。只不过,当初的动车组列车升级为了高铁列车,曾备受瞩目的豪华动卧也早已因门前冷落无疾而终。经历过破冰之旅的惨淡收场后,重出江湖的高铁动卧不免让人捏一把冷汗:铁路部门是否针对市场需求做足了功课? 对于铁路总公司来说,“高铁高价”自有其充分理由:铁道部改制之后,公司化运营的铁路总公司,自然要追求市场化盈利模式,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来收取不同票价,不失为一种积极探索。多数人吐槽高铁动卧,并不是关心其运营情况,而是担心它会否挤占公共资源——高铁动卧会否以减停普通列车为代价?从以往体验来看,这种担心并非多余。 如果铁路总公司是纯粹的市场化企业,依据市场情况配置产品、设定价格,自是无可厚非,然而,铁路总公司“亦官亦民”的身份很容易引发公众关于“公私不分”的焦虑:一方面,公众担心它将本该用于公共服务的建设资金投入企业运营;另一方面,公众近乎本能地怀疑,它是否会将企业决策失败造成的损失,轻易用公共资金“交学费”。基于铁路总公司的两种身份,它与公众的对话始终不在一个平面上,对话内容的现实割裂,更多是由铁路总公司尴尬的身份定位使然。 高铁动卧蓄势待发,既然如此,不妨让其票价再飞一会儿,相信市场会给一个客观评判。当此之时,亟待明确的问题有两个:首先,谁是高铁动卧的目标客户?重新修订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司局级以下公务员只能乘坐飞机经济舱,高铁动卧价格显然超标,是否应及时立个规矩?只有剔除了公务消费,才能还原高铁动卧真实的市场需求。其次,高铁动卧的投入与收益如何分配?如果将此视为企业的市场化行为,其投入就不应该动用政府资金,风险也理应独自承担;反之,如果明确其公共属性,不仅收益应用于补贴公共服务开支,决策失误也必须接受相关问责。无论如何,不应以一块牌子之名,行两套班子之实,一手讨要财政补贴,一手收取市场收益。 无论高铁动卧能飞多久,公私难分的铁路总公司注定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以此为背景,备受关注的高铁动卧不失为推动铁路系统深化改革的切入点。 原标题:高铁动卧,让它飞一会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