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上局、太仓联手打造上海的“”燕郊”—太仓高铁新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8 09: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phantazi 发表于 2014-12-17 11:49
房价差那么多,主要还是因为教育。
你要是让上海和江苏一起高考一起录取,鬼才会去买上海的房

这么说吧,天津和北京是接壤的。就高考来说,天津比北京竞争更小,也有很多外省高考移民蜂拥而去;但它房价就比北京低很多,落户籍也比北京容易太多。。。

鬼才去北京买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09:3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历九年 发表于 2014-12-18 09:05
这么说吧,天津和北京是接壤的。就高考来说,天津比北京竞争更小,也有很多外省高考移民蜂拥而去;但它房 ...

其实天津人也不会去北京买房,苏州人不去上海买房,但中国穷地方太多太多,拼命往北、上挤
发表于 2014-12-18 09:4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成百上千 发表于 2014-12-17 17:12
对太仓来说,到上海的通勤客流是必须考虑的

昆山经济比太仓发达3倍,也不见得昆山~上海有多少通勤客流,甚至商务客流远比通勤客流多
发表于 2014-12-18 10: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成百上千 发表于 2014-12-18 09:38
其实天津人也不会去北京买房,苏州人不去上海买房,但中国穷地方太多太多,拼命往北、上挤

穷地方拼命挤在上海买房? 上海买得起房的,相对于苏州来说还是穷人吗?

苏州人在上海买房的多了去了,你没看见不代表没有
发表于 2014-12-18 12: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lz隔一天发一个差不多内容的帖子烦不烦啊

这里是火车论坛,不是搜房网,不是高楼迷,不是西祠,能把你的嘴巴闭紧点么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20: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调查显示,每天早上大约有30万人从燕郊出发去上班。长长的队伍,拥挤的车厢,是不少人对于燕郊开往北京的公交映像,有人调侃说每天都被挤成了“照片”。“不管你是年轻貌美的白领还是工地搬砖的民工,此刻,大家都挤在一起,不仅身体不自由,连呼吸甚至思想都不能自由。拥挤的车厢麻木了感情也凝固了时间。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不去小城里享受每个月2000块钱的小日子,非要来这里受这份罪。”有人说,对于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们来说,每天大量的时间都是在车厢里度过的。而且公家车的速度慢,而且想抢个座位也没那么容易,必须有时间和体力的双重付出。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07:2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q0421 发表于 2014-12-17 16:41
太仓南站距离安亭站、太仓站都太近,跟花桥站一样根本不会有什么班次,难道太仓的亲儿子太仓站不发展,去发 ...

太仓拼命争取增加太仓南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铁路不是地铁,不可能停了太仓站再停太仓南!太仓可能不懂但铁总为什么同意增建太仓南呢?
难道真的是为了停靠沪太城际的C车?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07:2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q0421 发表于 2014-12-17 16:41
太仓南站距离安亭站、太仓站都太近,跟花桥站一样根本不会有什么班次,难道太仓的亲儿子太仓站不发展,去发 ...

太仓拼命争取增加太仓南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铁路不是地铁,不可能停了太仓站再停太仓南!太仓可能不懂但铁总为什么同意增建太仓南呢?
难道真的是为了停靠沪太城际的C车?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07:2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q0421 发表于 2014-12-17 16:41
太仓南站距离安亭站、太仓站都太近,跟花桥站一样根本不会有什么班次,难道太仓的亲儿子太仓站不发展,去发 ...

太仓拼命争取增加太仓南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铁路不是地铁,不可能停了太仓站再停太仓南!太仓可能不懂但铁总为什么同意增建太仓南呢?
难道真的是为了停靠沪太城际的C车?
发表于 2014-12-20 10:3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q0421 于 2014-12-20 10:39 编辑
坚持成百上千 发表于 2014-12-20 07:28
太仓拼命争取增加太仓南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铁路不是地铁,不可能停了太仓站再停太仓南!太仓 ...


沪通铁路在太仓境内设的站是太仓港站、太仓站、太仓南站(预留)三个车站。太仓港站设在沙溪,以货运为主;太仓站设在陆渡,以客运为主;预留的太仓南站设在科教新城,以客运为主,太仓段于10月14日开始动工,预计2019年可以通车。

一个预留站而已。。。。。。主要对接沿江城际
发表于 2014-12-20 11: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成百上千 发表于 2014-12-20 07:28
太仓拼命争取增加太仓南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铁路不是地铁,不可能停了太仓站再停太仓南!太仓 ...

松江南和金山北挨得也很近啊,那里发生什么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1:1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溟有鱼 发表于 2014-12-20 11:07
松江南和金山北挨得也很近啊,那里发生什么了吗?

北、上两大卫星城,燕郊10条北京公交相连、花桥上海地铁相连,
第3个卫星城太仓靠什么?
城际铁路
发表于 2014-12-20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成百上千 发表于 2014-12-20 11:17
北、上两大卫星城,燕郊10条北京公交相连、花桥上海地铁相连,
第3个卫星城太仓靠什么?
城际铁路

完全答非所问
发表于 2014-12-20 12:0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溟有鱼 发表于 2014-12-20 11:23
完全答非所问

嘉善南站离虹桥站也很近额,也没见得发生了什么,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2:1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q0421 发表于 2014-12-20 12:05
嘉善南站离虹桥站也很近额,也没见得发生了什么,呵呵

上海出去3条铁路嘉善、昆山、太仓(在建)
除太仓外都有并行高铁,开城际列车不是拆自己墙角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2:14: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河燕郊,距离北京最近,也是廊坊北三县发展最快的地方。十年前,伴随着北京城迅猛扩张的脚步,燕郊楼市开始苏醒,北京白领涌入燕郊,开始钟摆式的上班生活。而今,每天往来京燕之间的人口数量,多达30万,燕郊成了“睡城”。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提速,燕郊已不再满足于“睡城”的角色。最先感受到北京产业和人才外溢气息的燕郊,有着更宏伟的蓝图。
      燕赵都市报记者郭天力
      1976年,燕郊还是彻头彻尾的河北农村。这一年,第一批支援三线建设的中直单位来到这里,发现人们说着标准的京腔,风俗习惯与北京并无二致,更重要的是,这里虽然不是北京,却比很多北京的地方距离天安门广场还近。短短30多年,依靠这一特殊的区位优势,燕郊从一个蕞尔小镇,发展成了拥有60多万人口的中型城市。燕郊,尽管在行政上属于河北,但是满大街的京牌车、北京公交车、北京电话号码、北京口音……人们一时难以分辨这里到底是北京,还是河北。
      1、三线单位涌入燕郊
      1994年,在中国水电四局龙羊峡水电站工作多年的北京人任婧终于等来了回城的消息。可让她失望的是,由于进京指标有限,他们这些支援三线建设的北京人,可能不能全部回京。任婧和同事们经过一番周折,得知在北京和河北交界处,有一个叫燕郊的地方,虽然只是个小镇,但已经有一部分中直单位进驻,有了一定的城市基础。“与天安门是一条线,直线距离才30多公里。”既然回不了北京,那就退而求其次,在北京门口吧。
      提着大包小包,任婧上了一班从北京到燕郊的长途汽车。“走的是102国道。别看是国道,其实就是砂石路,特别窄,还特别颠。那会儿的车辆密封性也不好,吸了一路的灰尘来到了燕郊镇。”任婧回忆说。当年北京的三环路还没有全程贯通,出了三环一路往东,便是一片农耕景象。而燕郊,即便有一些国字头单位驻扎,但这个小镇的周围,依然是看不到边的麦田。任婧在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燕郊经济开发区招商局报了到。
      土生土长的燕郊人蔡仲元说,燕郊这个名字,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因位于燕国都城郊区而得名。清朝时,皇帝往东去遵化的清东陵扫墓时,每60华里设置一个行宫。出京后第一个行宫,就在现在的燕郊行宫村。“你想啊,皇帝出门,那阵仗肯定小不了,吃喝补给、各种礼仪都需要不少人,燕郊这一带的村落也就越来越多。”蔡仲元说,不过,尽管毗邻北京,燕郊所辖的十来个村街,都是靠务农为生。
      正是由于部分支援西北、西南地区的三线单位回不了北京,进而选择燕郊,让燕郊有了城镇的雏形。
      看地图你就会发现,燕郊镇地处三河最西端。如果以天安门广场为圆心,以35公里为半径画圆,那么,燕郊都能进入圆中,北京境内很多地方却进不去。
      现在说谁是第一个发现燕郊的外地单位,恐怕会有多个说法。因为,早在1976年,燕郊就迎来了第一批中直单位。四五家当中,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冶金一局。当时的燕郊镇,有两万多人口,光冶金一局就有4000多人。
      在北京行政区划历史上,1958年是个重要年份。这一年,原属河北省的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五个县划归北京市。而地处京津之间的三河、大厂和香河三县,尽管四周全被京津包围,却仍属河北,形成全国最大一块“飞地”。当时,一部分人在为回不了北京而郁闷时,却还为河北保留了一块距离北京如此近的飞地而庆幸。“燕郊虽然地处河北,但是比北京的延庆、平谷,甚至通州的一些地方距离天安门都近。有时候大家想,就算回了北京,调到延庆或者平谷之类的地方,还不如河北的燕郊近呢。”大家就这样自我安慰。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挨着北京的燕郊镇,因为地利之便,在中国的其他乡村人口日益流失时,它却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
      2、北京用公交将燕郊拉入怀中
      1994年的燕郊镇,人口已经从70年代末的两万人,增长到十几万人。那个年代的燕郊,在很多人的记忆里都是:“很安静”。整个燕郊没几个正儿八经的街道,只有一条横贯东西的102国道,其他道路大都是土路。临街的房屋,多为一两层的民房。有人问起燕郊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有人编了个顺口溜描述说:“土坯房,泥泞路,路边酒馆小卖铺。”“每个单位都是自己打井,自己弄医疗设施,各自为政,自给自足。就算挨着,也不太往来。”蔡仲元回忆说,但是,由于这些人很多都来自北京,或者与北京各大部委有着密切联系,通勤需要也越来越大。
      区区35公里,这么近,却又那么远。回忆起去北京,对当时的燕郊人来说是个大事。经过燕郊的火车车次非常少,“小公共”发车也没个正点,拉不满不走,到了节假日又不够使,私家车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去北京是个长期困扰居民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周末的时候,各色人等各显神通,有的提前和北京那边联系,让过来接;有的挤不上车,干脆骑自行车。就算是挤上长途车,也只能到通县,然后在通县倒车进北京。
      这样下去,总不是长久之计。燕郊不停扩张的路网,似乎总是赶不上人们出行的脚步。老百姓们也经常呼吁让北京的公交车延伸过来。任婧回忆说,1997年,当时燕郊开发区招商局做了份北京把公交开到燕郊的可研报告,递交给了北京的交通部门。“为了显示郑重,领导要求在一日之内,拿到所有驻京单位的盖章,类似请愿书吧。当时经办这事的办事员还怀疑一天能不能办完,没想到,只要到了那些单位,一听开通公交的事儿,立马绿灯。一天之内,几十个章全拿到了。”任婧说,后来听说批下来了,但是北京公交公司要求燕郊这边一个月之内建起公交车站来。“燕郊日夜加班,就用了一个星期就把所有公交站建了起来。”
      当年,从郎家园到燕郊的930路公交车就开通了。这件事在大家的记忆里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在燕郊行宫东大街街道办工作的一位女士说,听说北京的公交车开到了燕郊,一下子让“35公里”的距离亲切了起来———“原来也知道很近,可是要过去却没那么容易,近的优势,总是发挥不出来。”
      930路公交的进入,让燕郊这个河北小镇,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北京的温度。随着燕郊北部一些大型社区的陆续建成,814、815路公交也顺势通了过去,而且都可以刷北京的公交卡。现在,10趟北京公交都呼啦啦地开到了燕郊。
      此后,通燕高速开通,更是大大拉近了与北京的距离。燕郊北部居民还在日夜期盼着燕郊北外环西延,在潮白河上再架起一座大桥,与北京徐尹路打通,这样,燕郊居民就能更加便捷地进入北京六环。两地间的人员往来将更加频繁。
      将来,两座大桥,像是北京的两个雄浑的臂膀,将燕郊紧紧地揽入了怀中。
      3、融入北京
      即便939路公交开通了,乘坐这趟公交出行的,主要还是驻燕郊的中直职工和本地人口,在北京工作的人很少到这里来。有什么理由去燕郊呢?
      2001年,北京四环贯通;2004年,五环贯通;2009年,六环贯通。每一环的贯通,都在撩拨着燕郊的神经。大饼越摊越大,北京的各种优势资源也越来越集中。资源越丰富的地方,也蕴蓄着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燕郊某房地产公司工作多年的孙雷(化名)说,他们公司老板,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便看到了燕郊的未来。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燕郊直接感受到的辐射会越来越强。“但是,当我们开发好第一个项目向北京销售时,很多在北京工作的人感到没法理解,燕郊?什么地方?干嘛在那买房?对在燕郊置业不能理解。”无奈之下,公司只好将营销重点放在三河本地,“对三河东部地区来说,燕郊到北京的距离近了一大截。”
      这种状况随着北京房价在2005年前后起飞得到改观。2007年,衡水人王晓从天津大学毕业后来到石家庄工作。当年,他曾到过一次燕郊。“相对于北京上万的房价,燕郊房子才4000多元。我认为投资空间很大。”王晓毫不犹豫地在燕郊买下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先租着,以后想到北京工作,也有个栖身之所。”
      “燕郊的房地产市场跟全国步调基本一致。”孙雷说,北京房价太高,燕郊地价便宜,房价是一河之隔的通州房价的一半,对购房者来说,可以省出几十万。燕郊的房地产开发量每年都在几百万平方米,北京媒体上,每天都可以见到燕郊的房地产广告。很多买不起房的北京白领,开始细心地打量起燕郊来。
      在燕郊的购房者当中,东北、山东和山西人占很大比例。至今,网络上仍在流传一位山西朔州网友2009年的一个帖子:“坚决不能在燕郊买房的十大理由。”一一列举燕郊的种种不便,诸如配套不完善、距离北京太远,甚至有网友认为,燕郊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价格,其投资和居住价值,甚至比不上朔州。但事实上,仅仅不到4年时间,燕郊人口翻了一番;当年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房子,现在售价翻了三番,而朔州,依然是朔州。
      在廊坊,市区房价不如三河县城,而县城又不如燕郊镇。到北京的距离成为左右房价的关键。
      燕郊镇上的南巷口村,2007年启动拆迁,建成了一个600多亩、建筑面积超过180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小区天洋城。“以前燕郊全镇也才几万人口,但现在一个小区就好几万人。”从当年的村支书到现在的天洋城社区居委会主任,蔡仲元最大的感受是:人口增长太快了。“以前都是本地人,现在找个本地人非常费劲。小区里甚至还住着不少外国人。流动人口增长太快了,快得你都没法想象。”
      蔡仲元向记者介绍了一组数据,经济开发区成立第10年的时候,即2002年,整个燕郊也才10个社区,现在有50多个社区,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居民需要,今年准备再建七八个。还有人抱怨的医疗和教育问题,燕郊的改变速度也是飞速的。“1994年我刚来燕郊时,全燕郊只有一个小医院。现在三甲医院都有了。再说,到北京已经这么方便,就算燕郊看不了,去趟北京早不算个事了。
发表于 2014-12-20 12:3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q0421 于 2014-12-20 12:44 编辑
坚持成百上千 发表于 2014-12-20 12:12
上海出去3条铁路嘉善、昆山、太仓(在建)
除太仓外都有并行高铁,开城际列车不是拆自己墙角


怎么叫拆墙角??嘉善南到虹桥一天也就20班高铁(而且都有票额限制),以及2趟慢车,难道这也算拆沪杭高铁墙角?嘉善南~虹桥才22分钟,安亭~上海站15分钟,太仓南~上海估计也22分钟左右,太仓站~太仓南估计3分钟,也可以看得到太仓南的结果了。95%的车子肯定不会停太仓南,不然车速提不起来,沪通铁路开行120对城际动车,也不可能专为太仓服务的,太仓往上海的首班车估计要从南通站过来,因为动局没计划在太仓建动车所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2:55: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q0421 发表于 2014-12-20 12:38
怎么叫拆墙角??嘉善南到虹桥一天也就20班高铁(而且都有票额限制),以及2趟慢车,难道这也算拆沪杭高 ...

开沪太城际C车分两个方面:
1、技术上可行吗?
2、上局肯不肯开?
1、沪通不像沪宁120对开满,也就20对,主要是苏北、鲁东,普速车不断减少,上海站也接得下,没有动车所可以回上海站
2、不和G在冲突,再要给上局好处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3:0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对太仓来说光靠过路的D车,对太仓新区三期开发不利,如果开通沪太城际C车,将使沪太同城化
发表于 2014-12-20 13: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燕郊根本不能算卫星城。。卫星城起码得是松江 安亭 嘉定这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1 05: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