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一百多年前,汴洛铁路的修建,是中原地区的一件大事。
铁路所到之处,不仅能够方便人们出行,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沿海甚至西洋的一些东西都在有意或者无意地冲击着这片古老大地。
清末,河南还是一个风气未开的省份,随着京广、陇海铁路的构架,河南人才真正开始开阔眼界、了解外部。
在众多外来者中,有一个人非常值得一提,他的名字叫约瑟夫·斯卡尔贝克(Joseph Skarbek)。斯卡尔贝克是法籍波兰人,20世纪初,他在法国铁路工程公司谋到了一个职位。突然有一天,他听说比利时铁路方面要招聘一批工程师到遥远而神秘的中国,就去应聘。
被录取后,斯卡尔贝克特意买了一台相机。1906年10月,斯卡尔贝克来到了河南郑县(今郑州),这一待就是三年。在此期间,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他还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许多郑汴铁路沿线的风土人情照片,这些与欧洲迥异、充满异国情调的中国民俗照片,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国人的生活状态。
在郑州市档案馆,保留着斯卡尔贝克的60余幅照片。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斯卡尔贝克的这些照片的玻璃底片原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基本上被损毁和遗失了。这些得以保存下来的照片目前都珍藏在波兰的华沙亚洲与太平洋博物馆。前年,郑州市档案馆通过波兰驻华使馆文化促进处文化参赞梅西亚先生的帮助,从500多幅照片中精选了60余幅进行复制,以供档案馆珍藏。
大多数人穿着土布衣
今天,当我们认真观看斯卡尔贝克的这些黑白照片,依稀能寻找到一个世纪以前郑汴铁路沿线的风土人情。其中不少照片反映了当时中国中原农村的生活面貌,内容涵盖了节日、庆典、装束、礼仪(丧礼、婚礼)和演出等方面。有一些反映商业活动和集市的照片非常独特,作者从日常生活场景捕捉镜头,小贩、货摊、街道,丰富多彩。
无疑,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一百多年前真正的河南人的日常生活。就让我们结合史料,透过这些黑与白的光影,走进上个世纪初的河南。
衣食住行,衣着服饰一方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上的必需品,另一方面也是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在衣着上封建统治者有着严格的规定,等级森严,“农民之家许用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许用绢布。如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绸纱”。而对违反规定者,会给予严厉处罚。因此下层民众不敢逾越这森严的规定,再加上生活条件的艰苦,一般都穿土布衣。
在这些老照片中,我们会发现,城市居民多穿青衣小帽,个别阔气的人会长衫马褂,而乡村农民则大多着短衫短裤。不管是市民还是农民,大多数穿的依然是土布面料,只有一些官员或者乡绅,穿着洋布面料。
根据档案记载,近代时期,汴洛沿线老百姓的主食为粗面、小米、稀饭、夹馍和烧饼等。到了冬春季节,老百姓为了节俭,有的用红薯代饭,有的多食五谷杂粮。而配菜一般是辣椒、咸菜、豆腐、豆芽和季节性蔬菜。鸡鱼肉等“硬菜”,一般在年、节、喜庆和酬客时才能吃一顿。
斯卡尔贝克的相机记录了某地人们赶集时午饭的瞬间:这顿路边的午饭还算丰盛:一锅大烩菜加几个烧饼,这已经算是集市上最为美味的佳肴了。
当然,在赶集这个热闹的时刻,妇女孩子们穿着都比较“艳丽”:竭尽所能把压箱底的服装披在身上,坐着马车,开开心心地去赶集。
赶集,对于当时的农村人来说,可能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之一。 红白喜事展现民间习俗
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婚娶丧葬,即俗话说的红白喜事,则是人生活中两件大事。
从明清至民国,儿女婚姻奉行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一套封建礼教。即使是普通百姓家庭,也须以礼为尚,竭力讲究。
丧葬也是生活中的大事,其大体过程可分为初丧、开吊、出殡和守丧。送葬中随着纸火、幛联,当然也少不了请鬼神驱邪等法事活动。
在那个时代,老百姓,尤其是农民的业余生活是比较贫乏的,一场简陋的戏曲表演,就能吸引着四邻八方的村民如痴如醉地观看叫好。在斯卡尔贝克的照片中,有几张记录了当时的农村演出:一个土台子,几根树枝搭起的席棚,演员们在上面唱戏,下面的观众或站或坐,目不转睛地观看——当然如果说有什么比戏文还能吸引人,那就是洋人——当得知一个洋人拿着一个箱子(旧式相机)出现时,所有的观众,包括台上的演员都好奇地投来目光——对于很多河南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这辈子见过的唯一的一个洋人了。
春节,是中国最重大的一个节日。这几天,无论男女老幼、富人穷人都表现出快乐的样子,他们会穿上最隆重的衣服,门上贴上春联,敲锣打鼓迎接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大家都走出门去向长辈们拜年。初二到初四初五,是走亲戚的时间。三乡五里,路上行人如织,穿梭般往来于乡间城里。
透过这一张张黑白照片,那些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似乎并没有走远。他们的风俗,依然多多少少被我们继承和保留下来,因为他们也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他们,是我们的祖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