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鄂西北在线(作者 贾佳新)报道,近日,一份“中国高铁贵贱图谱”被搬上网络,借着媒体渠道广泛传播。媒体依据图谱从票价、平均时速、公里造价、性价比四个方面对中国高铁进行了全面“解剖”。媒体数据称已把全国在营的31条高铁线和年底即将开通的贵广高铁翻了个底朝天。那“翻出来”的所谓“高铁图谱”到底靠不靠谱?
首先,从价格角度而言,报道显示有84%的高铁线路价格低于0.48元/公里的基准价,9%的高铁线路高于基准价。这样的比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中国铁路经济里,厚非与否,民心自知。事实上,我们通过对比,更能清晰的认识到我国高铁价格在国际上的优势。如日本新干线东京到博多间1069公里的票价为22520日元,折合人民币为1.6元/公里,法国高铁TGV票价为1.2元/公里,德国高铁ICE票价为1.9元/公里。
其次,就平均时速而言,报道称近六成的高铁平均时速不足200KM。究其计算方法,则为以该线路总里程/起点到终点最快车次历时。媒体将此计算方法得出的平均时速定义为高铁最高平均时速。众所周知,列车在中途停站时间和停站前后的降速和加速过程,都会影响到车次历时的长度。按照以上办法,只会得出车次运行距离越长,平均速度越低的结论。媒体如此不负责任地定义高铁最高平均时速,可谓断章取义,数据的不严谨让人啼笑皆非。
再次,关于我国高铁造价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中国高铁博弈国际市场,很大一部分优势来源于成本。对比国际上高铁造价多为每公里3亿元以上的现状,我国的1.68亿元每公里的低造价成了竞争海外市场的重要筹码。低造价不代表就是豆腐渣工程,以最低的成本建造符合世界标准的高铁线路,这是我们的能力和优势。
最后,我们来看看性价比。高铁的价格相比于普快的价格要高,但这高出来的价格不应仅仅体现在速度这单一方面。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工具,高铁的舒适度和服务质量较普通火车都得到了优化。就如我们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入住星级酒店与花几十元入住普通旅馆,并不是因为价格上的差距就可以让我们少睡几个小时便可以让体力得到补充。我们更在乎的是物质上的感官和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对于服务的全方位的升级覆盖,我们不能单单要求价格与速度上的绝对正比而无视了铁路在其他方面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