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东站 发表于 2014-10-19 21:47 
未完待续,沙溪干流现在已建好的桥梁有:
(原)外福铁路沙溪口大桥,
青州造纸厂专用线大桥,
另于网上找到两篇关于沙溪大桥的文章,今天打桥上过,师傅倒蛮悠闲的在避车台还钓鱼呢,火车来了举旗,走了接着钓。
新浪上的 http://news.sina.com.cn/s/2005-07-13/08496421668s.shtml
(基层写真)坚守平凡的桥隧巡守工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08:4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坐上越野车,从南平市区出发,在一条三弯九转的公路上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记者来到了外福铁路沙溪口桥隧哨所。
正值初夏,轻风微微地吹拂着,河岸边杨柳柔韧的枝条不断在水中飘荡,到处散发着树和青草的香味,一座两层的小哨所就立在沙溪河旁。
20年前,邱芦生从部队回来就被分配到了福州工务段,6年前,他来到了沙溪口当起了桥隧巡守工,负起桥洞的看守和维护的责任。他和另一名巡守工叶明福轮流看护,每人一个星期。
隧道全长772米,桥长287.7米,这共长1000多米的桥隧,让邱芦生守护了6年。多少个来来回回,他已记不清了,但每条枕木、每根钢轨,甚至每个螺丝的样子,他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
在邱芦生的工作笔记中,清楚地记着每天的巡查情况,按常规一天四趟:上午7时40分,9时;下午14时40分,16时。早上7时30分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对隧道进行巡检维护,每天都是如此。由于隧道是S形的,隧道内又没有照明,隧道内一片漆黑,他只能提着矿灯,一步一步仔细地检查,一趟下来刚好半个小时。
检查铁轨、清扫杂物、大小便、除草、给螺丝注油,一天天,一年年,邱芦生就在这样平凡而单调的工作中度过。
说话间,一声长笛从隧道那边传了过来,邱芦生连忙戴上安全帽,举起手中的小旗,毕挺地站立在铁路边,等着火车呼啸而过。“列车上有些旅客会向外扔东西,有时被溅得满身都是。”邱芦生笑着对记者说。
“春运那段时间最忙了!列车上的厕所使用率太高,只要列车一过,就得清扫铁轨上的粪便,还得用水清洗。”邱芦生平淡地说。记者没想到眼前这位五大三粗的汉子竟是这么细心。检查,看护,一天就这么过来了。“任务不重,但责任重大,一点马虎不得。”邱芦生显然已习惯了这种单调重复的生活。
收工了,邱芦生开始淘米做饭。他告诉记者,在哨所一呆就是一周,每次接班时,他们要带足一周的米和菜。“现在好多了,这几年周围村庄的人多起来了,偶尔也有小商贩挑着东西来卖,我们也能吃到新鲜的菜和肉了。”邱芦生指着远处的村庄对记者说。
夜幕降临了,对邱芦生来说,这又是一个寂寞长夜。在这样的夜晚,陪伴邱芦生的只有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去年,段上为哨所安了闭路电视,每夜只能守着收音机的日子也就此结束了!”邱芦生显得很乐观。“说是看电视,往往走神的时候多!”邱芦生告诉记者,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想起了家人。憨厚的邱芦生又深情地对记者说起了和家人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
|
闽北日报的文章 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mbrb/040628/3_1.html
沙溪口铁路大桥摩托飞驶当绝迹 南平沙溪口铁路大桥附近的西芹镇坑底村立墩自然村,有36户人家,百分之五十的村民有两轮摩托车,共65部。该村村民通往镇里或市区须绕道3公里,因此长期以来许多人不愿绕道而是抄近路(约1华里)直接走沙溪口铁路大桥。看守大桥的工务值班人员根本无法管理,村民摩托车载人装货我行我素,多次危及行车安全险酿事故。南平站铁路公安派出所曾多次做工作但效果不佳。 今年以来,南平站铁路公安派出所领导带领五名民警深入立墩自然村,会同村里召开村委会、治保会、党员会,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并挨家挨户宣传《大桥安全管理公告》。同时配合南平路桥工区10名职工在沙溪口铁路大桥两端各埋设4根1.5米的护栏严禁摩托车过桥,确保线路安全。 (徐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