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郑万铁路初测外业的第二天,还没来得及整理带回的大包小包,就接到室主任通知——马上参加铁四院商合杭铁路定测外业。 匆匆收拾好心情和行李,踏上火车,来到了皖南宣城。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商合杭铁路勘测——从阳春到盛夏,从合肥到宣城,从内业组长到技术队长——这一路,我的经历不少,我的收获颇丰。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责任与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这就是成长吧,我享受着这过程,我感恩着很多人和事。 那些一起战斗的人 第三测段线路最长,也是最晚开工的。此外,本段路基工程占商合杭铁路铁四院设计范围内的一半以上,勘探工作量更是占达七成左右,测绘工作量居全线第一。 大会战期间,项目紧,任务重,人员安排紧张。但是,线路专业有幸邀请到了工龄比我年龄还要大的老前辈——沈俊(担任过京沪高铁、合福高铁等多条长大干线的指挥长,我们称呼他沈指挥)。沈俊以其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同时为多个专业的设计工作把关或提供指导,手把手地教导年轻人,常常熬夜至凌晨。在与地方政府的对接中,沈俊坚持立场,审时度势,执行了设计技术标准,融洽了与地方的关系,极大保证了项目的有序推进。同时,在地路专业还有两名前辈,一位是该专业的组长吴成杰,一位是后期加入的尹士清,他们的工龄均在20年左右。 工程设计中,工作经验非常重要,而年轻人欠缺的就是经验,但是有前辈们把关、引路,我们做事时的底气就更足了,推进工作的方向也更明朗了。 本次勘测工作开展的时间正值酷暑盛夏,同时也是江南多雨时节。为了保质量、抓进度,全体战友积极克服不利天气因素带来的影响,每天坚持四点半出工,下午收工回到驻地后及时处理内业,有的技术人员甚至顾不上休息、补睡眠,常常奋战至凌晨才休息。今天抢晴天,明天战雨天;上陡山、钻密林、淌水沟……却从没一个人请过假、退过缩。也正是这份热情,这种精神,为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既有线上道申请中,铁四院工勘院十二队与本段线站专业负责人多次赶赴上海、合肥等地协调。每次都是匆匆赶到湖州的长兴站,踏上清晨第一班动车出发,晚上赶着最后一班车回到驻地继续处理和安排内外业工作。在既有线复测中,湖州站高速场与普速场上下行线每天分三个天窗点作业,相关专业内外业人员不辞辛劳,不分昼夜连轴转,在不利于开展勘测工作的多雨和天窗点多次关闭等困难的外部条件下,自我加压,适当超量安排工作量,与时间赛跑,在全线率先开展并完成既有线复测工作。 那些一起经历的事 本次勘测中,铁四院派遣各专业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保证了勘测质量与进度。工作之外,我们还策划、组织了多项业余活动,为单调的外业生活增添色彩。在活动选取上,偏向大众化的、人人能参与的集体项目,如篮球、羽毛球等友谊赛,同时还考虑到老前辈特有的兴趣爱好,多次开展象棋赛。在活动中,既释放了压力,又放松了心情,还健强了体魄,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凝聚力,使得大家都能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 本次商合杭勘测工作已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从补充初测到定测,我经历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担任技术队长,第一次统筹安排内外业工作,第一次从“后方”走上了前台,第一次带队与地方对接,第一次代表全测段向院领导做汇报……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责任与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这就是成长吧,我享受着这过程,我感恩着很多人和事。
作者:储诚诚
|